「紳音之選」Liberty 3 Pro同軸圈鐵降噪耳機聲闊小金腔試玩手記

耳機大家壇 發佈 2021-10-20T03:09:17+00:00

作者:流氓才子隨著手機圈推陳出新的帶動,這兩三年是各類藍牙耳機產品爆發的年代,技術的進步也讓最初領軍的傳統頸帶式藍牙耳塞慢慢讓位於更加輕便且續航不落下風的TWS真無線耳機。

作者:流氓才子

隨著手機圈推陳出新的帶動,這兩三年是各類藍牙耳機產品爆發的年代,技術的進步也讓最初領軍的傳統頸帶式藍牙耳塞慢慢讓位於更加輕便且續航不落下風的TWS真無線耳機。加上數字算法處理和人工智慧的突破,如今搭載降噪功能的TWS真無線更是市場的寵兒,在這片浪潮中,聲闊是一個很吸引我們眼球的身影。聲闊(Soundcore)成立於2017年,是一個兩條腿走路的品牌,一方面專注於耳機、音箱等產品研發和銷售,另一方面兼顧功能性和音質本身,在音頻行業中算是一個「次新股」的存在,它的切入點更偏向於跟隨當下各類數字設備進化的趨勢,獨到的定位和完善的運營讓其成為市場的寵兒,也成就其首個衝進全球耳機品類銷量前10的中國品牌之榮。



在聲闊的藍牙耳機類產品線中,主打音質的Liberty 2 Pro一直備受好評,而今天的主角Liberty 3 Pro同軸圈鐵個性化降噪耳機「聲闊小金腔」,大家很容易從型號後綴得知,這是Liberty 2 Pro的升級和後續。才子試玩這款產品已經有一陣子了,結合一些不同的場景和近似定位的產品,分享一些用家的體會。



相信玩家們會和我一樣,初見Liberty 3 Pro時候會有點懵逼為啥叫它聲闊小金腔,其實如果摘下膠套,我們就一目了然了,在耳塞的前腔部分,就是一個金屬材質的出聲口設計,相比塑料材質,這個「小金腔」的金屬材質可以把腔體外殼做得更薄、體積也可以做得更小(畢竟體積在真無線耳塞這類產品上,可以說是事關成敗的設計因素),聲學特性也更加穩定,據聲闊方面的介紹,腔體內部有經過精確計算的氣壓導流結構,可以讓主腔體內的動圈動鐵在極小的空間中,也能實現同軸放置和同步發聲,以及進一步優化出聲口的相位問題,翻譯一下就是,小金腔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和小巧,它其實更多是為了聲音服務的。




說到這裡,你會發現前文廠家介紹中,不經意地提及了三個關鍵字:動圈、動鐵和同軸,在當下HIFI耳塞的領域,圈鐵塞子占據了大半江山,同軸擺放也很常見。但是這樣的配置在藍牙耳塞,尤其是降噪藍牙耳塞身上,並不多見,原因前文其實也說過,對於TWS真無線,尤其是帶著降噪功能的真無線來說,功能決定了耳塞本身必須要搭載多組麥克風、降噪模塊、藍牙模塊、數字處理和數模轉換模塊、耳放模塊,以及提供以上組件足夠續航時間的電源模塊,一方面是螺絲殼裡做道場,另一方面又要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很多產品出於體積和重量的考慮,會在耳塞單元方面做出妥協,就像一個只顧完成規定動作,卻無暇增加自選動作的運動員,規定動作完成了但是這些產品總還需要些賣點,於是在降噪和外觀上做文章無疑成了最快捷的方法。與眾不同的是,聲闊對音質同樣在意,力圖在小金腔耳塞單元和聲音調教方面盡力做到完善:不但要用兩個發聲單元,還需要將其同軸放置進行精確的調聲。聲闊早就將這個「ACAA同軸圈鐵聲學架構」申請了獨家專利,在小金腔身上,這已經是ACAA2.0的進化版本了。



這樣架構的聲闊小金腔容納了更多的單元組合的同時,較於上代耳機體積還減少了30%。作為一個1圈1鐵耳塞,聲闊小金腔的動圈單元使用了10.6mm大尺寸複合材質振膜,比主流藍牙耳塞普遍採用的6mm口徑單動圈大了77%,發聲面積則增加了不止200%。一寸大一寸強,中低頻的優勢已經不言而喻。而負責中高頻的動鐵則採用了定製的樓氏單元,也算是這個價位HIFI級塞子的標配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加載了如此齊全的功能組件,聲闊小金腔的單只重量也僅僅控制在6g,而且日常佩戴中,甚至會感覺耳塞比6g更輕,不得不點讚一下。



在這樣一個聲學架構下,我們說說聲音表現。聲闊小金腔有三種工作模式:降噪、普通和通透模式。而普通模式狀態下算是小金腔的本底音質,可以說「素顏」下的聲闊小金腔,展現出一種很醇厚的聲底,低頻結實而有彈性,而主打人聲的中頻表現是其強項,有密度,也有情感,這兩個特質加在一起會讓你想到什麼?沒錯,用聲闊小金腔去享受快節奏的流行樂或者金屬、搖滾會非常的過癮,用聲闊小金腔連上手機,打開網易雲,搜索一支叫做「Power Wolf」的德國樂團,你一定會明白我此時一邊碼字一邊搖頭晃腦的原因。在這支樂隊的作品中,聲闊小金腔不但能提供迅捷有力毫不含糊的鼓點,以及男主唱磅礴粗獷的男高音唱腔,還可以捕捉到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打擊樂音色,而這些小細節,在一般的數碼級藍牙耳塞上是聽不到的,原因也很簡單,多了一個樓氏動鐵,多了一段優秀的延伸,而包裝上的HI-Res Wireless此刻不經意地閃爍了一下。



當我們用手指在聲闊小金腔的觸碰面板上停留超過兩秒以後,耳畔傳來了標準的中文提示:降噪模式(默認是TONE音,中文提示音需要在APP裡面設置)。這大概會是更多玩家開啟聲闊小金腔的方式,聲闊官方其實是有APP支持對旗下耳機產品進行設置和升級的。對於降噪功能也是如此,玩家可以使用聲闊小金腔預設的降噪等級,也可以通過app和聲闊小金腔的聯動,根據每個用家不同的耳道聲學曲線,打造專門的降噪方案,這也是APP上顯示的HearID ANC個性化人耳自適應主動降噪。回顧一下,便不難理解官方對Liberty3 Pro一大長串全名中,降噪前面冠以「個性化」三個字。對才子來說,預設的降噪方案已經足夠好用,而且即便是「公模」模式,其實在實際使用中,也是不斷調整的,聲闊小金腔會根據環境噪聲的情況自動調節降噪的負反饋量,所以有些降噪耳機負反饋過大帶來的「負壓感」,聲闊小金腔身上是沒有的。在降噪的「度」方面,聲闊小金腔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平衡點。



降噪模式下的聲闊小金腔,聲音和普通模式下略有不同,雖然依舊保持著溫暖而有力的中低頻,但是降噪模式下明顯強調了高頻的能量感,這點不難理解,在環境噪音比較大的室外,噪聲多集中在中低頻,掩蔽效應會讓人耳對於高頻變得不夠敏感,因此聲闊小金腔開啟降噪之後會適當提升高頻的量感用於保持聲音的平衡,當然,如果用家本身對高頻比較敏感的話,也可以在APP裡面調節,讓小金腔哪怕在降噪模式下,也能開啟高頻更加溫柔的風格,所以說,得益於數字處理能力的強大,這些功能放在前幾年的民用市場,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

說說佩戴體驗,在我玩過的不少真無線當中,聲闊小金腔的佩戴算是很舒服的,官方名曰Fusion Comfort超舒耳佩戴技術,這要得益於人體工學設計,在耳塞腔體側面還搭配有一個可拆卸的液態矽膠耳翼,這個空氣耳翼恰好是可以支撐在耳甲上的,既增加了牢固性,也因為材質而擁有更好的隔音,耳翼有四種大小,基本可以適配小姐姐小哥哥各種尺寸。我的耳朵不算大,用小小號或者小號(也就是0號和1號)都有不錯的體驗。同樣的液態矽膠耳帽也有四種大小,擁有更加柔軟的觸感,耳翼耳帽搭配一起佩戴更為舒適!


在試玩聲闊小金腔之前,才子使用的降噪真無線是三星Galaxy Buds Pro。這倆耳機都雙單元(一個是圈鐵一個是雙動圈)搭配,兩相比較,聲闊小金腔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音質和降噪水準都更勝一籌(個人認為降噪水平上,聲闊小金腔的耳翼功不可沒,而且在音質上,動鐵組合也比雙圈組合更容易處理腔體內部的聲學處理),值得一提的是,聲闊小金腔是為數不多支持LDAC的真無線,還得到20位格萊美音樂製作人傾力推薦,在官方APP當中,你可以找到LDAC傳輸的選項,開啟之後,最直觀的感受是聲音整體一下子暖了一些,當然,第一印象背後的根本原因,是LDAC傳輸碼率的增加,使得耳機還原出來的信息量得到了大幅增加,而且主要體現在泛音的豐富程度上,所以你會覺得聲音一下子有了更多的層次,也進一步拉開了和Galaxy Buds Pro的音質差距。二是佩戴牢靠和舒服程度上,聲闊小金腔勝出很多,三是在非三星品牌的安卓手機上,聲闊小金腔的友好程度更高,當然不足之處也是有的,Galaxy Buds Pro防水性能更好,可以一邊洗澡一邊聽歌,但是聲闊小金腔我暫時不敢這麼玩,雖然它一樣用了親膚疏水疏油的材質。



簡單分享了一些這陣子聲闊小金腔的使用感受,其實很欣喜地看到,隨著技術,尤其是數字處理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藍牙降噪真無線耳塞可以做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強大。進化版的ACAA2.0架構已經在便利性的前提下,達到了更優秀的音質水準,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讓我們大吃一驚的3.0呢?不妨拭目以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