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功勳》熱播,總導演鄭曉龍:屠呦呦對我們最大的要求是「真實」

瀟湘晨報 發佈 2021-10-21T03:30:39+00:00

屠呦呦說,這麼多年,她很羨慕天上那個「獵人」,能永遠精力充沛,沒有年華老去之虞。這段對話屬於夫妻家常卻也意味深長,它為熱播電視劇《功勳》之《屠呦呦的禮物》收尾,更在無形間為整個單元點睛。

相濡以沫的夫妻又一次仰望星空。屠呦呦說,這麼多年,她很羨慕天上那個「獵人」,能永遠精力充沛,沒有年華老去之虞。丈夫卻說,即便是神也是有血有肉的,奔跑在野外會受傷會生病,但他相信,「追逐科學和真理的人永遠不會老」。

這段對話屬於夫妻家常卻也意味深長,它為熱播電視劇《功勳》之《屠呦呦的禮物》收尾,更在無形間為整個單元點睛。屠呦呦何以為人類健康做出巨大貢獻,何以成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導演鄭曉龍、編劇王小平、主演周迅為首的主創團隊將了不起的中國科學家故事回歸「人」的抒寫,沒有凌空蹈虛或泛泛說教,而是與原型人物一樣踏實落地,在人間煙火里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構建了一部平易中見崇高的心靈史。

由此,觀眾認識了沒有神祗般的光環,但守一生如青蒿葉一樣寧靜淡然、如青蒿莖一樣正直堅毅,在中醫藥瀚海艱辛中求取寶藏的屠呦呦;也相信,一生追逐科學和真理的這位中國女性科學家永遠不會老。

在「看不見」中寫「看見」

相較《功勳》前幾個單元,屠呦呦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第一位女性科學家,是大眾相對熟悉的原型人物。為知名度頗高的《功勳》描摹高光時刻,從哪個角度切入,如何既恪守真實又保持新鮮的戲劇感,自然是不小的挑戰。在「看不見」中寫「看得見」,這一單元將科學家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別具一格的講。

劇里的屠呦呦常有「看不見」的時候。在單位,走在路上時她「看不見」擦身而過的同事、上級,得了個「各色」的評價;面對病理學三大專家一致的意見,她「看不見」權威定論,被指「目中無人」。在家裡,她「看不見」家務,也「看不見」清貧的生活條件,連揣在兜里的告知父母即將前來的家書、擺在包里的提醒她下班接孩子的小人書,她統統看見了又似乎全然沒看見。

尋常視野里稀鬆平常的人情世故,在屠呦呦的世界好像被屏蔽,世俗概念里的察言觀色,更與她絕緣。但劇中,就是這位「身在紛擾世界,心在玻璃罩中」的人,總能在出其不意間打通了五感,看見、聽見、接收到屬於她的訊息。屠呦呦對開會傳達精神的內容視若無睹,卻在聽見外調去四川時忽然搭上了話;她總是不記得帶家門鑰匙,卻對丈夫所講的做好一碗酒釀的原理上了心;她半途下火車全然忘記停站時間,卻將一對母子買石榴的對話聽得入神。

在「看不見」與「看見」的鮮明悖反中,劇作與演員合力,把一心專注於課題、全副身心交付研究的科學家形象塑造得入情入理。屠呦呦能聽見四川,前提是她心心念念的青蒿方子就出在蜀地;她對酒釀感興趣,原來是課題組解不開青蒿對瘧原蟲抑制率低的關鍵要素在於「溫度」二字;她能從石榴籽聯想到藥片的崩解度,只因她彼時腦海里的最大問號,就是明明試藥時百分百有效的青蒿粗提物緣何上了臨床試驗便藥效全無。

屠呦呦也是凡人,她能在平凡的日復一日中建立非凡功勳,不靠偏運,所謂的「福至心靈」其實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開花結果。而揭開「看見」與否的表徵,科學家的價值判尺歸根結底是科學與真理。正因為心之所向在於科學與真理,她在科研路上的目力所及才能沒有禁區、沒有規訓、沒有論資排輩、更沒有業務以外的其他「派」,只會為事實、數據、嚴謹的真理而據理力爭。《屠呦呦的禮物》寫出了求真的晶瑩純淨心,便立住了原型人物鮮明的科學家精神。

以外化的波瀾不驚寫內心的摯愛深情

如果說「目中無人」是劇中屠呦呦專注於內心研究世界的特別表現,那麼始終波瀾不驚的情感表達,則是她另一張與眾不同的女性表情。

不同於中國傳統觀念對賢妻良母的定義,屠呦呦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上無疑是淡然甚至缺位的。她一心撲在研究上,家務事無巨細都由丈夫李廷釗操持,兩個孩子也天各一方一個託付給寧波老家的父母,一個寄宿在北京的幼兒園。

劇中有幾場父母與孩子的戲,無數人為之潸然淚下。屠呦呦奔赴四川尋訪民間驗方,滿心只有與時間搶時間,利用外調機會應訪盡訪。父母帶著小女兒跋涉千里來到北京探家時,她正趕牛車、坐拖拉機、靠雙腿跑,穿行在四川的山野民居。待她風塵僕僕回京,經劉奶奶提醒,才想起那封告知父母即將來京的家書始終沒顧得上拆。看著被父母收拾得窗明几淨的家,打開桌上她最愛吃的寧波特產,淚流滿面的何止螢屏上的屠呦呦。此去經年,課題組成功提純出青蒿素,屠呦呦終得空在上海出差間歇轉道寧波探望家人。在老家,父親的門栓拴上又拿下,女兒口中的稱呼也終於從「她」變成了「媽媽」,可沒兩天,海南的臨床試驗出了問題,即刻返京成了她義無反顧的決定。分別時,年幼的小軍緊緊抱著媽媽送的新鞋捨不得放手,哪怕那鞋買錯成了兩隻右腳。眼看又是無盡的分離,老父親讀報時顫抖的雙手,誰說沒有觸到觀眾心底。

在周迅、張頌文、奚美娟、白志迪等實力派演員精湛細膩的表演下,一個在家庭關係里被父母埋怨又包容、被丈夫無條件支持與呵護的屠呦呦清晰可見。親人們用世上最溫柔敦厚的情意守護著這位女科學家,讓她得以暫時擱置感性,而把理性付諸全部時間。女性力量在《屠呦呦的禮物》中,不是通常意義的溫柔解語。在「大家」的範疇里,編劇把屠呦呦的更多感性留給素昧平生的患者。在海南,她給不幸病故的小女孩床邊擺上一朵雞蛋花,為找不到合適的抗瘧藥物寢食難安。課題組終於在青蒿上打開了局面,為了加緊時間,她不惜以身試藥,只為趕在瘧疾的高發期取得足夠樣本的臨床數據,等不及「又一個365天」的焦灼里,飽含她深埋的柔情和熱腸。

編劇用細膩的筆觸觀照普遍的生活、平凡人的情感,寫出了一個淡然卻絕不無情的科學家。她也對骨肉親情有深情眷戀,只是在與時間競速的科研中,她選擇把小家融於大家。而觀眾能在平視的視角里,以常情度量出功勳人物的非凡。就像屠呦呦,當她的心之所系全都與「治好病、救人命」休戚相關,悲天憫人的醫者大愛,不言自明。

以真實的背景描摹觀照歷史底色

鄭曉龍是《功勳》總導演,也是《屠呦呦的禮物》單元導演。「自始至終,屠呦呦對我們最大的要求、也是她反覆強調的,便是『真實』二字,別刻意拔高,也別丟了集體的努力。」在他眼中,「真實」不僅是原型人物對劇本的底線要求,也是一部重大現實題材的創作準繩。在《屠呦呦的禮物》中,「真實」體現在功勳人物塑造的平實、科研細節的求真,還體現在了「集體的努力」這一歷史底色上。

屠呦呦曾滿懷深情地說:「青蒿素是中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中國科學家的胸懷被劇本融入了真實的劇作背景,在豐贍的歷史信息量中,青蒿素研究來時路的顛簸反覆、中醫藥的博大精深,以及一代代中國科研人員為人類健康所奉獻的中國價值、中國精神耀目可見。

單元開篇,劇作寫明了「523」科研項目起源與世界的淵源。上世紀60年代,越南戰爭陷入拉鋸,嚴重的瘧疾席捲戰區,小小蚊子傳播的疫情殺傷力遠勝於美軍炮彈。越共總書記胡志明心急如焚,親自給毛澤東寫信,向中方求助支援抗瘧藥物和良方。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全國多家科研單位、數百名科研人員集體協作、通力攻關,希望儘快找到抗瘧新藥。劇集開宗明義指出,在屠呦呦隨中醫研究院進入「523」項目時,國家科委、衛生部、化工部、國防科委、中國科學院下屬近百個科研單位也先後投身該項目。而從常山鹼到更換新的科研思路,中醫藥跨越數千年為今人送來一根「火柴」。屠呦呦擦亮它,照亮了她大海撈針不懼「笨功夫」的研製之路。

《屠呦呦的禮物》尊重歷史真實,點出了在青蒿素之前已有無數人為抗瘧付出努力的事實。同樣在歷史真實的邏輯下,劇作塑造出物質匱乏時期科研人員的奉獻精神。為製備出實驗所需藥物,屠呦呦帶領課題組土法上馬,用醃鹹菜的水缸替代常規容器批量提取藥物。經費有限,時間更有限,哪怕沒有防護用具,組員們也都冒著皮膚過敏、藥物中毒的危險在試驗中步履不停。而「下次別找狗,找我」的屈光明、總是緊繃一根弦卻會在緊要關頭力挺課題研究的軍代表老徐等人,也不是常規意義的「反派」,劇集讓觀眾看到,在國家大義面前,所有人都以個人微小的默默的舉動,推動國家各項事業的進展。

《屠呦呦的禮物》始於越南戰場的蚊子,終於屠呦呦本人在諾貝爾頒獎禮上講的發言原聲,「青蒿素是中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首尾呼應中,劇作含蓄揭示了中國科學家、中醫藥瑰寶對全人類的厚重價值。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