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歧途的「寒門貴子」祁同偉,值得同情嗎?

教育思享 發佈 2021-09-21T04:58:29+00:00

在《人民的名義》中,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大反派「公安廳長」祁同偉,讓人看到了一個貧窮孩子通過努力讀書改變命運,因為不懂得控制「欲望」而跌入深淵的故事。

誤入歧途的「寒門貴子」祁同偉,值得同情嗎?

當惡人被懲罰,應該換來的是人們的掌聲,可是有這麼一個人物,他死亡的時候,卻莫名讓人心裡產生了一種悲涼。

在《人民的名義》中,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大反派「公安廳長」祁同偉,讓人看到了一個貧窮孩子通過努力讀書改變命運,因為不懂得控制「欲望」而跌入深淵的故事。

或許,有人同情這個人物,可能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可能是因為他所經歷的一切。

當初,年少時的祁同偉也曾「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期待畢業後大展拳腳,雖然出生偏遠農村,卻憑藉著埋頭苦讀,考入大學,還在學生社團中精明強幹、如魚得水。

可以說,學生時代的祁同偉非常優秀。

然而,有些同學在學生時代可以靠「成績」、靠「努力」出類拔萃,進入社會後僅憑勤學苦讀和踏實肯干卻遠遠不夠,當然很少人願意承認這些。

對於祁同偉這樣的優秀生,似乎已經通過努力,實現了鯉魚跳龍門。

然而令祁同偉沒有想到的是,進入公務員序列之後,卻被安排到了偏遠基層,而遠沒有他優秀的學生,卻獲得了好去處。如此對比下,或許是個人都會有很多想法。當然,影片中一直在說梁老書記是為了鍛鍊祁同偉。可是實際情況真是如此麼?

祁同偉在基層拼過,他深入虎穴緝拿毒販,身中三槍摧毀販毒團伙獲得公安部一級英模。戲劇化的是在劇中,祁同偉的「英雄事跡」也沒有能夠改變自己被壓在「基層」的命運。或許,對於一般人來說,待在基層覺得沒有什麼,可是對於一個能力極強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種折磨,是一種比死亡還要「痛苦」的事情。

人才往往不甘心苟活,尤其是像祁同偉這樣出身的孩子,自然會更不甘心,更何況他與自己的「女友」長期異地戀的背景之下,太多無奈、悲憤、不甘心等等。

這或許也是影片中交代的「操場一跪」,而這一刻曾經的「祁同偉」已經死了。

祁同偉的經歷,何嘗不是一些從貧困中走出的大學生,所遭受的經歷。他們原生家庭沒有任何助力,甚至畢業還需要努力去改變這個貧困的家庭。可惜的是,有些男孩子在女方的逼迫下,甚至選擇了與原生家庭的決裂。相反,這一點上,祁同偉卻不同,還令人有些欽佩,他曾利用自己獲得的資源,回饋著自己的家庭和他所在的鄉親們。

可惜的是,祁同偉的命運,始終是一個悲劇。

當然,也代表了一些貧窮孩子闖社會的無奈,他們沒錢、沒人脈,更沒有權勢,卻擁有一個不甘人後的心。有人說,祁同偉是因為「欲望」才走了歪路。然而,不甘人後的心真的有錯嗎?筆者以為這樣的心態沒有錯,只是祁同偉錯在了「不認命」,更錯在了「認命」。從他跪求梁璐的婚姻,這本身就是對現實的屈服,就是一種認命,但是在仕途上卻又不認命,還一直試圖想要再進一步。

而《人民的名義》中的侯亮平、鍾小艾夫婦,恰恰與祁同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種家庭下,教育出來的孩子,註定了命運不同。因此,對於從貧困家庭走出的孩子,更應該有一顆「安分」的心。

也許,對於窮小子而言,踏入仕途,不該去奢望那些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凡事應該量力而行。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不假,但是想要改變家庭的命運,現實看來並不容易。

祁同偉作為學生時代的勝利者,卻在社會中成為了失敗者,這該責怪祁同偉麼?筆者以為別總是勸別人「認命」,或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總之,想要在學業、事業和人生上更進一步,既需要智商和學歷,更需要情商和見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