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金前線之殤:線路之爭四個階段決定大明國運,背後情況複雜

東海尋人 發佈 2021-10-21T09:14:54+00:00

前言:  明朝末年的抗金線路之爭,可以說是曠日持久,但又較為隱秘,或直接、或間接決定著大明的國運走向。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紹了抗金線路之爭的由來,這一篇文章將重點梳理一下全部過程。  總體上抗金線路之爭可以分成四個階段,而這四個階段跟明清戰爭的四個階段關聯非常大。

前言:

  明朝末年的抗金線路之爭,可以說是曠日持久,但又較為隱秘,或直接、或間接決定著大明的國運走向。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紹了抗金線路之爭的由來,這一篇文章將重點梳理一下全部過程。

  總體上抗金線路之爭可以分成四個階段,而這四個階段跟明清戰爭的四個階段關聯非常大。

  明清戰爭的第一階段以薩爾滸之戰為標誌,第二階段以瀋陽、遼陽失陷為標誌,第三階段以廣寧之戰為標誌,第四階段以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為標誌。

  抗金線路之爭正好嵌在這四個階段標誌性事件前後,隱約告訴大家線路之爭或多或少對邊防有特殊的影響。

抗金線路之爭第一階段

  早在李成梁還活著的時候,熊廷弼就參了他一本,細數其失誤,建議死刑。可見在薩爾滸之戰之前,線路之爭就埋下了伏筆。

  薩爾滸之戰之後的一段時間,大明可能還覺得還有挽回的餘地,所以還是進攻路線占主導,不過因為明軍元氣大傷,還沒來得及恢復,效果一直不佳。

  天啟元年,袁應泰丟了瀋陽、遼陽,東北平原核心地帶基本被後金占據。戰敗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袁應泰過度信任遼人與蒙古人,還有指揮不力。袁應泰其實內政能力不錯,安撫工作做得不差,但就是不夠謹慎,而且在軍事上是個草包,總體能力遠不如李成梁。

抗金線路之爭第二階段

  進攻路線出現失誤,天啟帝便開始重視防守路線了,在袁應泰戰死的這一年重新啟用了熊廷弼,任命為遼東經略。但實際他還沒完全放心,還是用了支持進攻路線的王化貞,任命為遼東巡撫。線路之爭隨即隨著「經撫不和」爆發出來,最終導致了廣寧之戰慘敗。

  不過廣寧之戰慘敗,主要責任還是王化貞輕敵引起的,熊廷弼是次要責任。可見進攻路線更容易露出破綻,出現問題。

  可惜的是熊廷弼被動捲入黨爭問題,被魏忠賢領導的閹黨迫害,傳首九邊,大明失去了擎天一柱。而王化貞出身東林黨,卻變節依附了閹黨,雖然暫時免死,但最終也沒逃過死刑。

抗金線路之爭第三階段

  熊廷弼、王化貞之後,便是孫承宗與袁可立這對組合。孫承宗這個時候開始與袁崇煥組建關錦防線,主張先防守後反攻;而袁可立卻破天荒地執行了熊廷弼提出的但未來得及實施的「三方布置方案」,遼南地區一度出現轉機,盤活了抗金局面。具體戰果,大家可以看圖示。

  孫承宗與袁可立雖然是對立路線的,但私下他們並沒有什麼矛盾,甚至還有互相讚賞的時候。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一階段線路之爭,矛盾緩和了呢?其實並沒有,反而是更複雜了。

  第一,孫承宗組建關錦防線的同時,還主張從遼西一帶反攻收復廣寧等地,然後再奪回遼陽、瀋陽等東北平原核心區域,然而這些需要大量的財政經費,與袁可立的靈活的遼南遊擊策略是有競爭衝突的。而且大家知道的,明末天災人禍不斷,財政吃緊,很難這樣大規模兩線用錢。鑑於袁可立的方案成績暫時更好,所以孫承宗的方案胎死腹中。

  第二,還是那個老問題,黨爭問題再起爭端。天啟帝放任閹黨一家獨大,大肆打擊排擠異己,不僅孫承宗這種東林黨人被逼得辭官了,而且連保持中立的袁可立也被閹黨打擊,最後心累也致仕了。三方布置方案沒了優秀的指揮官,戰績馬上就不行了,很快也被默認等同於放棄了。

  天啟年間,魏忠賢的閹黨害死熊廷弼,逼孫承宗辭官,袁可立致仕,可謂是一 鍵三連。大明的三道長城被毀,在崇禎上台之前,抗金前線陷入了一段黑暗混亂的時期。線路之爭確實暫時沒了,但魏忠賢安插過去替代他們的閹黨將領,能力感人,抗金前線的形勢更加惡化了。

抗金線路之爭第四階段

  好在天啟命不長,不然要提前十多年亡國。崇禎繼位後,馬上開始清理閹黨核心成員,包括抗金前線的閹黨將領。軍事上沒了閹黨勢力介入,抗金形勢恢復了部分元氣,但線路之爭又興起了。

  崇禎接手的是爛攤子,大明已經完全錯失了反攻的機會。這個時候天災人禍更加嚴重,賑災需要錢,平定農民起義需要錢,抗金前線因為後金壯大速度太快更需要錢。天啟帝與魏忠賢的一系列騷操作,文官系統的人心早就渙散了,一半以上開始不聽皇帝的了,加稅也困難。且不說大明宗室還有十多萬(一說幾十萬),占著一大筆財政支出。

  由於籌集軍餉十分費勁,崇禎根本沒辦法像天啟年間那樣兩條線路一起來,只能將寶壓在關錦防線上。所以崇禎重用袁崇煥,不斷放權,達到歷史巔峰。

  但是很顯然袁崇煥缺乏熊廷弼、袁可立那種戰略遠見,竟然將毛文龍給斬了。後金(清)反而因此沒了後顧之憂,關錦防線的防禦壓力激增。

  毛文龍原本很受王化貞、袁可立重用,其本質就是支持進攻路線的派系。進攻路線的派系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不注重軍隊體制建設,這點是防守路線派系所不能容忍的。沒了王化貞、袁可立這兩個靠山(還有魏忠賢),加上一些個人因素,自然鬥不過袁崇煥。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可以說徹底廢掉了進攻路線的尾巴,抗金線路之爭夾雜著各種因素終於分出了結果,但大明也差不多要亡國了。

總結

  明末抗金線路之爭的四個階段中,越往後財政越吃緊,兩套方案越不可能並存,競爭也逐漸激烈化。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大明國力的變化,整體下滑的趨勢一直沒有改變。所以總體上前期進攻路線比較受重視,後期則是防守路線為主。

  熊廷弼本人其實不參與黨爭,但是他背後有東林黨、宣黨領袖為他背書,他的死多半是受到黨爭問題牽連的。袁可立本來年紀就很大了,也沒打過仗,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啟用的。從他稍加改造執行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方案來看,線路之爭在財力足夠的情況下,是可以共存並相互配合打出最佳的效果的。可惜的是,等袁可立出了成績之後,閹黨又來搞破壞了,功虧一簣。可見黨爭問題的介入,對邊防危害十分巨大。

  從短期看防守路線的戰略優勢較大,但從長遠來看不如進攻路線安全。不過這當中的關係也是辯證的,如果長期被動,因為大明國力持續衰退,總會露出破綻,從而被後金逮到機會;而過於主動,意味著大量放權給下屬,容易輕信別人,很容易被敵人利用,存在一定隱患。所以大明要想破局,軍事上有突破,還是需要結合兩個線路的優點,避免缺點才行,這無疑對指揮者的能力要求極高。

  假如一開始就是熊廷弼、袁可立這對組合,他們應該能夠互相彌補不足,滿足指揮官能力的要求。之後如果沒有閹黨干擾,黨爭問題沒有介入,或許大明還能拖上數十年。

  不過要徹底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還是得從制度上改革官僚系統的沉疴,不然邊防問題遲早因此崩潰。

  我是東海尋人,喜歡這篇文章的記得點個關注,下一篇我將繼續為你解析明末的輿論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