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票房破50億!吳京:我是靠命吃飯的

正和島 發佈 2021-10-21T12:07:49+00:00

《長津湖》上映第20天,累計票房突破50億,累計觀影人次突破1億。這是中國電影史票房第四部破50億的電影,也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最快破50億的記錄。

《長津湖》上映第20天,累計票房突破50億,累計觀影人次突破1億。

這是中國電影史票房第四部破50億的電影,也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最快破50億的記錄。毫無疑問,《長津湖》會被載入史冊。

憑藉《長津湖》的爆紅,吳京的個人累計票房已接近230億,登上中國演員累計票房第一的寶座。

回顧下來,從《戰狼》到《流浪地球》再到今天的《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吳京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般,一步步邁入影壇頂流,成為了票房的保證。

太過成功的吳京,讓一些人「羨慕嫉妒恨」,網絡上的「酸言酸語」也隨之崛起,甚至還有逼捐的聲音……

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實際上,真實的吳京遠超常人想像。

他從一個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港漂」,從一個毫無話語權、不被搭理、吃不上盒飯的小演員,一步步走到今天的「200億票房先生」,充滿心酸曲折。

《太極宗師》打斷手指,《小李飛刀》炸傷了眼睛,《殺破狼1》為了和甄子丹那段超精彩的45秒打戲,他手臂的同一個位置,打斷了四根木棍。《男兒本色》韌帶斷裂,他的演藝事業前幾十年,受傷從未停止過。

用他的話說:「我是靠命吃飯的!」

2017年,吳京在《開講啦》分享了他的少年經歷,他說他十四歲那年腰部受傷,導致了下肢癱瘓,當時連上廁所都難以自理。那段治療,吳京是頂著極大毅力撐過來的,他還記得走一步需要半個小時,卻痛到汗流浹背。十八歲,吳京右腳又斷了,他又經歷了一次從高處墜落……

吳京說,他很感謝這些經歷,這教會了他從零開始沒有那麼難,而每次從零開始,人性也會變得更強大一分。

以下是吳京的故事。Enjoy

作 者:夏昆

來 源:正和島

01、沒有盒飯吃,不被人搭理,一個決不放棄的「港漂」

吳京從小心裡就藏著一個武俠夢。

1995年,吳京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熒幕中,這個新出現的「奶油小生」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此後,憑藉著一身功夫和耐看的長相,吳京正式邁進了影視圈的大門,做起了年少時憧憬的武打明星。

那時,吳京飾演的角色大多是俊逸瀟灑的少俠,幾年時間下來,影視劇雖說拍了不少,但他始終處在一個不溫不火的邊緣地帶。有人說,那張俊秀的臉龐限制了他的發展。

梁宏達此前就這樣評價過吳京:

「非常認可吳京的演技和武術動作,但是並不看好,因為吳京有一張娃娃臉,不醜不帥,這樣的長相不論是演好人還是壞人都有很大局限性,吳京是打不紅的冷麵小生。」

另一方面,2000年前後,內地武俠片已呈日薄西山之勢,港台偶像劇開始搶占觀眾市場,時代的變遷讓吳京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對他而言,過去沒有打出名堂,未來連能不能繼續打都是未知數。

2003年,年近30的吳京決定去「港漂」,本以為能打開戲路,卻沒想到迎接他的依然是一段「至暗時刻」。

初到香港的吳京雖然也接了些角色,但一如內地,香港武打片的市場同樣被偶像劇嚴重擠壓,再加上由於不會說粵語,他成了人們眼中不受歡迎的「大陸仔」。

10年前,南方人物周刊曾對吳京做過一次專訪,談及那段港漂經歷時,吳京的眼眶開始泛紅:

「這些年裡,我儘量想活的率真點,但在香港,一件衣服曝光一次後不能再穿第二次,公司不會為一個新人置辦服裝,你想那會兒我有多少錢買衣服?

演了一天戲,累得眼睛都睜不開,想坐在路邊伸伸腰,不可以;抽菸解悶不可以,穿短褲不可以。一開始就得扮成正面、健康的乖乖仔,在我心中這些通通是個屁!

我也叛逆過,去你的,愛幹嘛幹嘛。但我也明白,剛到人家的地盤,肯定得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特別是自己還沒能力,沒有話語權的時候。

電視劇《太極宗師》播出後,同為主演的樊亦敏也在一次採訪中坦言:

「拍這個戲的背後,其實吳京熬了很多苦,當時吃飯沒有人幫他拿盒飯,回去盒飯沒有了,就看剩的什麼東西可以吃。

我親眼看到,他很禮貌的和那個人講,麻煩你給我一個衣服,我要換一下,那個人連眼睛都沒看他,就是這個樣子。

還有一次在辦公室,我看到他蠻不開心的,他說我媽今天生日,我跑來辦公室,想打個電話跟我媽說一聲生日快樂,他們不讓我打,問我有錢嗎?有錢就給錢打,沒拿錢打什麼。我問他,那你覺得還要拍戲嗎?

他說我並不怕這種東西,就是我現在是不開心,但我不會放棄。

中國人講「三十而立」,30歲的吳京,卻還在漂泊的路上。

想來,當時的他也絕不會料到自己會成為今天的「200億票房先生」。

02、「我是靠命吃飯的!」

2005年,吳京迎來了一個重要機會,也是演藝生涯中的一大轉折,他參演了葉偉信執導的警匪功夫片《殺破狼》。

雖然只是一個配角,台詞加起來一共也沒幾句,但吳京和甄子丹那段小巷決鬥的打戲卻堪稱經典。

拍這場戲的時候,導演說:「子丹你練了30多年,吳京你練了20多年,你們別套招了,直接打吧!」

於是,這場戲便成為了一場真實的近身肉搏,雙方都拿出看家本領,拳拳到肉,甄子丹打斷了四根實心木棍,全招呼在了吳京手臂的同一個地方,第二天他手腫到抬不起來。

《殺破狼》激起了吳京的狼性,打那起,他給了自己一個新的定位:「我不是靠臉吃飯的,我是靠命吃飯的!」

沉浮十年之久,吳京事業終於開始上升,但沒過多久,他做了一個令所有人不解的決定——去拍中國軍人。

客觀來說,在當時軍旅題材並不是很熱門,這樁生意很可能要賠,很多人開始勸他:

「小吳,真的不要搞了,你會賠的,沒有人願意看的,喜歡的是花樣美男,你怎麼那麼傻啊,你的錢都是用你肉段骨折的那些心血換的。」

吳京回應說,他想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動作片時代。

「既然沒人能幫我打造這樣的時代,那能不能我自己創造一個,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行,那我自己去當導演。」

關於戲路的轉變,吳京其實沒有太多談及過,但從他的經歷來看,很可能與2008年參與汶川地震的救援有關。

2008年,汶川地震時,吳京去做了義工,幫著扛物資,救援災民,一待就是三個月,全程無宣傳。

見證者說:

「吳京是在我們寺院待得最久的明星,為給災民搭帳篷,曬落了一層皮。因為太熱,只有睡羅漢寺大殿屋檐下,開爛車去極重災區去送物資,工作太辛苦,早上要吃七個饅頭。」

後來的採訪中,吳京回憶起當時的場面:

「這些賑災的士兵,他們用身體當橋板讓小孩子和老人家,從他們身上爬過去,我覺得這才是真正要走的,這才是男人!

男人跟男孩之間,差的不是年齡,差的不是長相,差的不是穿著,差的不是財富,區別只在於兩個字,責任,或者說是擔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13年,吳京還導演過一部紀錄片,是雅安地震後,他前往震區救援時拍的,鏡頭對準了幾位軍人,記錄了武警戰士幫助大山里一位孤苦伶仃的阿姨恢復生活的故事。

阿姨的丈夫在汶川地震中遇難,大兒子在雅安地震中也去世了,軍人們幫助阿姨從搖搖欲墜的房子裡搬出了床鋪,並為她搭建了一個帳篷,阿姨帶吳京到她暫時的家裡時,這樣介紹到:

「這個是軍人給我搭的,是我的兒女給我搭的(指武警戰士)房子。

你們不知道,我在打電話的時候聽到他們走了,當時我就哭起來了。我有幾個兒女(武警戰士)在我身邊我心裡好踏實哦,結果他們一打電話說他們走了,我覺得我好空虛了。

我想想我的兒子(武警戰士)走了,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見到。」講到這裡時,阿姨的眼淚已經止不住了。

紀錄片拍到這裡就結束了,雖然不長,但足夠感人肺腑,鏡頭下,吳京看到了百姓對軍人的信賴和寄託,也見證了人民子弟兵的責任與擔當。

吳京為什麼總演軍人,努力演繹軍人的血性和精神,他的敬佩和嚮往,很可能就來自這些故事,來自這些可愛的人。

03、那些沒有打敗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網上有一個視頻,吳京拿著一個鐵鍬,站在一個靶子旁邊。

在100米開外,他的隊友正在進行實彈打靶訓練。你沒看錯,是「實彈打靶」!!一個失誤就可以喪命那種。

砰!槍響了,吳京高喊到破音:「我去,十環。」

這其實是軍人之間的「信任射擊」。只有能夠在100米的距離開槍打中一塊硬幣的人,才能和軍營里的夥伴練信任射擊,吳京就練到了這個程度。

網上還有一個視頻,吳京在訓練運動速射,對吳京來說,會用真槍不夠,還要非常熟練才行。

「演一個兵不如就是一個兵。」這是吳京常說的一句話。

為了演好軍人形象,2011年,他專門跑到南京軍區特種部隊裡,體驗了8個月的軍旅生活,和真正的戰士們同吃同住。

訓練、格鬥、射擊等訓練科目照常參加,子彈從耳邊擦過,最腐臭的水也喝過,他還讓一輛坦克開過他的身體,生吃蚯蚓面不改色。

吳京的強大在於他始終準備好一件事——從零開始。

吳京還記得入伍的第一天晚上,教官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

「伏地挺身100個,誰怕誰啊,100個,咔咔咔。來,同志們,換窄的100個,緊接著同志們換拳頭,壞了,快沒勁了。300個之後,同志們換手指再來100個。來,同志們,最後再來100個。」

一晚上500個伏地挺身,要知道,這一年他已經37歲了……

學導演、換戲路、當兵鍛鍊,不得不說,人到中年,再重新開始這一切,是需要勇氣的,而吳京最不缺的,或許也正是這種勇氣。

2017年,吳京在《開講啦》分享了他年少時的一段經歷,14歲那年,吳京因腰部脊椎受傷,導致下身癱瘓,每天躺在床上,連生活都不能自理。

「媽媽就在病房裡服侍我上廁所,不是去洗手間,我們那是男病房,是在病床上上廁所。很尷尬,兩天之後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就跟我爸媽說:『你們都走吧,我自己能照顧自己。』

那段時間的治療,吳京完全是靠著武俠夢和毅力撐過來的,想翻身的時候,他就用一隻手拉著床,一隻手拉著自己的胯,靠上肢的力量硬翻,下床後的第一步整整走了半個小時,即便如此,整個人也已經痛到汗流浹背。

「當時我覺得,如果我可以重新走路,我可以被迫地重新開始的話,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在醫生的鼓勵和自身的堅持之下,兩個半月以後,吳京可以正常走路了,他又回到了武術隊,可當他準備開始拿冠軍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右腳又斷了……

還有一個細節,吳京的左手大拇指是短了一截的,這是他在6歲時推板車玩,不小心被切斷的。

6歲開始斷手指,8歲腦袋開瓢,14歲下肢癱瘓,17歲腳斷,身上縫100多針,就連結婚都是拄著拐杖去的,當年的這些傷痛已經成為了他的「軍功章」。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打垮他。

吳京說,他很感謝這些經歷。這些經歷教會了他更勇敢,也成為他人性中更強大的一部分。

04、結語:我不害怕從零開始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吳京一直不認同這句話。

在他看來,機會什麼時候來,以什麼樣的形式來,都不知道,根本沒辦法準備,只能用自己的勇氣迎上去,哪怕是一條從未走過的路。

「我走過很多的路,換過很多的方向,不敢說有什麼成就,到今天我覺得唯一可以能夠讓我拿出來炫耀的可能就是,我不害怕從頭開始。」

吳京吃過很多苦,遭了很多罪,他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

如果你容易患得患失,如果你正承受著某種失去之痛,不妨看看吳京的經歷。

當人經歷過「失」,就能夠坦然接受「失」,也就擁有了從零開始的勇氣。

或許,吳京的電影還存在瑕疵,但他陽剛的男兒本色,把中華兒女該有的樣子展現出來,每次都能點燃大眾的愛國熱情。

所以,吳京的爆紅,可以說是時代選擇了他,而他也在擁抱這個時代。

這個世界,需要一些理想主義者,向我們證明熱血、努力、夢想和堅持的意義。

參考資料:

[1]. 演員吳京:還在「打天下」, 南方人物周刊

[2].《一切不怕從零開始》,開講啦

[3].《長津湖》票房破40億,吳京慘遭集體抵制:你能不能別再吃愛國紅利了?一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