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我本是山里農民,農民朋友把我抬上舞台

松鶴皮匠 發佈 2021-10-21T13:01:04+00:00

一、苦難出身1958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一個男孩上下來,他,就是後來在春晚舞台上紅了幾十年的相聲演員趙本山。趙本山5歲那年,他的母親就離開了人世,沒有了母親的疼愛,小小的趙本山內心是孤苦無助的。不久後,趙本山的父親也遠走他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來。

一、苦難出身

1958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一個男孩上下來,他,就是後來在春晚舞台上紅了幾十年的相聲演員趙本山。


趙本山5歲那年,他的母親就離開了人世,沒有了母親的疼愛,小小的趙本山內心是孤苦無助的。


不久後,趙本山的父親也遠走他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來。趙本山不是孤兒,但是卻近乎孤兒的狀態。


趙本山後來自己也說:我就像是個無人認領的孤兒,吃不飽,穿不暖,總想著有一天要是能吃飽穿暖,那就是最大的夢。我當時當時還讀了點書,可是在讀書的時候,我並不是個乖孩子,我是很淘氣的。我的老師來家裡家訪,也沒有人接待我的老師,老師常常撲空,後來老師了解到我的情況,也就不再上門家訪了。


趙本山讀書的事自然是沒有太大的盼頭,但是他碰到了一個很好的二叔。

他的二叔是個盲人,同時是個民間的藝術家,會拉二胡,會唱戲,而且表演的技術很高。趙本山跟著二叔學習,他本來是個正常人,但是由於他入戲太深,學著學著,居然真的學出了盲人的感覺。


趙本山自己也說:在各個地方,要是想找個人演盲人,我敢說,沒有誰能超過我,我一定是演得最好的。


二叔是趙本山的貴人,趙本山一直記在心裡。


在東北鐵嶺火了之後,趙本山想著有更大的成就,可是當時走投無路,沒有引路人,他也很是無可奈何。


當時的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更何況在那樣的年代裡,能有口飯吃,就是最大的追求。


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有實力的人準備的。


1974年,這一年趙本山16歲。他憑藉著自己的表演天賦和勤奮好學,進入了當地的公社文藝演出隊,他的機會來了。


這一次演出,他就火了。活靈活現的表演,再加上他對農民心理的深入了解和熟悉,很快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他很快由公社的文藝隊進入到鄉里的文藝隊,沒想到他的表演再次獲得成功,他隨即進入西豐縣的劇團,開始表演當時很流行的二人轉。


趙本山說道:在這段時間裡,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力量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我也說不清楚,可能就是所謂的自信吧,或者說就是成功的感覺。


這還不是趙本山真正的成功,這僅僅是趙本山的開始。


他的事業開始起步。

24歲這年,也就是1982年,趙本山參加省里的農村戲曲表演,他當眾表演了《摔三弦》,這一下子可不得了,趙本山一舉成名,他開始正式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了。


各地紛紛請趙本山去演出,趙本山也開始體會到什麼叫商業演出,這段期間,他抓緊時間學習各種本領。


輝煌的時刻一直在等待著趙本山。


29歲這年,也就是1987年,趙本山多了個好搭檔,這個人叫潘長江,兩個人合作演出了一場名叫《瞎子觀燈》的好戲,這一場演出下來,那可真是了不得,兩人真的是珠聯璧合,一下子在整個東北火了起來。


兩人僅僅在東北瀋陽就表演了六百多場,平均每天下來,至少有五場表演。觀眾的戲票就等於飯票。


戲票缽滿盆滿,趙本山終於可以大膽地吃飽穿暖了。


二、事業起伏


俗話說三十而立,30歲這年,趙本山以為自己的事業會越來越好,可是1988年的春晚,讓趙本山心灰意冷。


和潘長江合作演出的《瞎子觀燈》讓趙本山名聲大振。1988年的春晚在哈爾濱設立了分會場,為了讓節目順利播出,就把春晚節目提前錄製了。


趙本喜氣洋洋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晚的節目按時播放自己的戲,可是從頭等到尾,節目全部劇終,趙本山就是沒有看到自己的那個節目。

具體時間什麼原因,趙本山不知道,他的節目就這樣沒了。


當時去錄製節目的時候,整個鐵嶺的人都知道了,這天晚上,大家都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趙本山的節目,可是大家都等了一個晚上,就是沒有等到,大家很是失落,趙本山內心更是充滿了失望。


剛剛火起來的趙本山,馬上就被澆了一把冷水。


所幸,在這段時間,趙本山沒有自暴自棄,他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除了技術方面的,他在心態上也更加穩重了。


三、穩重出發


就會總是給有能力有準備的人。


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的國慶文藝晚會上,趙本山再次被邀請。


鐵嶺的人又都知道了。

這個叫趙本山的人將要在全國各地的觀眾面前露臉了。這一次,趙本山成功了。


隨即第二年,趙本山成功在春晚表演了《相親》,這個節目帶給大家無數的歡樂,飯前飯後,大家都在談論這個叫趙本山的人。


如果說之前趙本山只是在東北火了起來, 這次節目之後,趙本山在全國火了起來。


連續三年,趙本山再次被春晚的導演選中,每次到了春晚,大家看節目單的時候,第一個就是找趙本山的名字。


有趙本山的地方,就有歡聲笑語。有趙本山的節目,就有無數的觀眾守候在電視機面前。


數不清的經典小品從趙本山的節目中出來了,比如說《賣拐》,比如說《賣車》,比如說《功夫》,比如說《昨天、今天、明天》。


這些節目一個比一個好看,一個比一個精彩!


趙本山成為小品界的巔峰!


四、再次轉行


趙本山特別重視每次演出,特別是重大的演出,他每次都要做足準備。可是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奇怪,你又是重視,就越容易出問題。


1994年這年,趙本山又被春晚的導演看重了,他很高興,積極準備節目,可是實在是太倒霉。


他準備好了一起,準備去劇組報到,可是劇遲到了,導演急得要命,趙本山也急得要命,只得臨時改變節目順序,讓後面的節目先頂上去。


臨時的變更讓觀眾覺得莫名其妙,沒等到趙本山的觀眾更是滿身怒氣。雖然後來趙本山按時趕到了,但是導演就是不允許他上台演出。


沒辦法,準時是對舞台最大的尊重。


趙本山開始靜靜地反思自己,也思考小品行業的本質,更開始著手規劃自己的事業。

從1994年開始,趙本山開始規劃自己的影視劇事業,他準備改行拍電視劇。接連拍了幾部電視劇,都沒有火起來,趙本山有點灰心失望,開始覺得自己能力有問題,他也沮喪過。


萬幸的是,趙本山不肯服輸的性格,讓他開始繼續折騰起來,就像是當年剛開始演戲起步一樣。


他主演的《幸福時光》終於在電視劇行業有了自己的名氣。


不過,他始終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覺。


五、我來自農民,是農民把我抬上舞台的


趙本山來自農村,骨子裡是裝著農民的性格和本性,他最熟悉農民的想法和農民的心思,他也最懂農村的那些事。


就在2002年,趙本山在電視劇行業大火特火,因為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將《劉老根》中的劉老根演得活靈活現。


有了這一次的嘗試,趙本山找到了靈感和靈魂,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拍了一系列的農村電視劇,最著名的就是《鄉村愛情》。


《鄉村愛情》就是用老百姓都看得懂的方式講述屬於老百姓的故事。


如果說趙本山的成功離不開他的貴人相助,那麼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趙本山始終沒有忘記文藝是來自生活,他始終記得:我趙本山,是來自山裡的農民,是農民朋友把我抬上舞台的。


俗話說:電線桿子再高,也要眾人扶著。


趙本山始終是記住這句話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