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將情人藏在家中10年,丈夫被害時才知真相,真兇卻被判無罪

歷史文社 發佈 2021-10-21T15:17:16+00:00

「姦夫聞親夫婦,急欲潛遁,婦令其靜臥在床。夫至,問:『床上何人?』。」這是《笑林廣記》中的一則笑話,也是「隔壁老王」這個梗最有名的出處。

「姦夫聞親夫婦,急欲潛遁,婦令其靜臥在床。夫至,問:『床上何人?』妻答云:『快莫做聲,隔壁王大爺被老娘打出來,權避在此。』」這是《笑林廣記》中的一則笑話,也是「隔壁老王」這個梗最有名的出處。

而本期歷史文社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史上最強「老王」的故事。他藏身於情人家的閣樓,與情人丈夫朝夕共處10年都沒被發現。就連意外殺害男主人後,他都法外逍遙,被判處無罪。

這起離奇又狗血的案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進入主要內容前,大家可以點讚關注一下,以便查閱更多精彩內容。

美國威斯康星州有一個叫做奧托的少年,他長相帥氣、身形修長,還自帶一股沉默憂鬱的迷人氣質。奧托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夢想著成為一名作家,可迫於生計問題,他不得已早早輟學當了一個修理工,用寫字的手修理機器謀生。

直到19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之下,17歲的奧托認識了一個名叫多莉的女人。因為她,奧托終於有了追求夢想的機會;可也因為她,奧托最終雙手沾滿鮮血,墜入了無底深淵。

1922年8月22日深夜,幾聲尖利的槍響突然刺破了夜晚的寂靜。一位老婦被槍聲嚇得從夢中驚醒,立即向洛杉磯警局播打了報警電話。很快,警察就趕到了現場,並在老婦人家隔壁的屋子裡,發現了一名中槍身亡的男子——費雷德。

只可惜因為當時的刑偵技術十分落後,附近又沒有任何目擊者。這起命案的調查遲遲沒有突破,最終被迫擱置,壓在了無數卷宗之下,漸漸被大眾遺忘。直到1930年的一天早上,一名叫做赫曼的男子走進了洛杉磯警局報案。他聲稱自己知道8年前費雷德兇殺案的兇手是誰,而他所說出的那個名字,更是讓在場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多莉·奧斯特瑞希。

多莉出生於德國一個落後小鎮,自幼家境貧寒。受此影響,多莉沒能接受到什麼良好的教育,成年後就進了一家紡織廠當女工。

好在多莉從小就身材高挑、膚白貌美,長大後更是出落得楚楚動人。作為一個美而自知的人,多莉一心想憑藉自己的美貌找個金龜婿,然後飛上枝頭變鳳凰,徹底擺脫貧困的生活。而費雷德就是多莉找到的那個金龜婿。

是的你沒看錯,被指認為殺害費雷德兇手的人,正是費雷德的妻子多莉。

讓我們再次回到案發當天。警方趕到時,除了發現躺在血泊中的費雷德之外,還發現了被反鎖在衣帽間的多莉。被解救出來後,警方也大致從多莉嘴裡知道了案發經過。

當天晚上,兩人外出參加了一場宴會。回家後,正當多莉準備去衣帽間換下禮服時,背後突然有人重重推了她一把,衣帽間的門也被人從外面鎖住了。多莉聽到了激烈的打鬥聲、幾聲槍響,和一陣腳步聲,緊接著屋內便陷入了一片死寂,怎麼呼喊都沒有回應,直到警察趕來。

隨後根據警方的勘查,現場的確有打鬥痕跡,費雷德身中三槍,其中一枚子彈直接嵌入了心臟,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並且,費雷德隨身攜帶的一塊鑲滿鑽石的貴重懷表不翼而飛。綜合已知證據,這似乎是一起入室搶劫殺人案。

可問題在於,按照多莉口中「剛到家就被襲擊」的時間線來看,兇手應該提前潛入了房子裡。可屋子裡的門窗都鎖得好好的,沒有半點被撬動的痕跡。

此外,費雷德是一家大型紡織廠的老闆,非常富有,家中不說大把的現金,珠寶首飾應該不少。兇手費了那麼大力氣,還殺了人,就偷走一塊懷表,顯然不太合常理。

難道多莉在撒謊?或者多莉就是兇手?但警方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合適的證據,再加上,他們趕到時,多莉是被反鎖在衣帽間的。警方只能依據多莉的證詞和少量證據推測:有可能,兇手前腳剛進屋想要偷竊,多莉和費雷德後腳就回來了。驚慌失措之下,兇手與費雷德發生了肢體衝突並開槍殺害了他,然後撿起掉在一旁的懷表就匆忙逃跑了。

最終,這起案子以「入室搶劫殺人」被結案,兇手也一直都沒有找到。一晃8年過去了,多莉早就拿著費雷德留下的巨額遺產過上了美好新生活,這起案子也已經被壓在箱底,無人問津、無人在意了。誰曾想多年後,竟會突然竄出一個人重提舊案,甚至還說出了真兇的身份。

時間回到1930年,赫曼向警察一五一十交代了他知道的全部內情。赫曼稱,費雷德之死並非是入室搶劫所意外導致的血案,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殺死費雷德的罪魁真兇正是他的妻子多莉,執行者則是多莉悄悄養在閣樓10年的小情人。

妻子殺夫,閣樓養情人,還養了10年都沒被發現,赫曼口中的故事顯然匪夷所思到比電影還精彩。不過,秉承著「寧可誤會一百,也不放過一個」的原則,洛杉磯警方還是立即傳喚了多莉。

面對赫曼強有力的證詞,多莉沒有選擇狡辯,終於一點一滴講述起了自己的故事,以及費雷德死亡的真相。

前面我們提到過,多莉出生貧寒,一直想找個金龜婿,而費雷德正好滿足了她這一想法。然而,人的欲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曾經生活貧苦的多莉,一心只想著麵包。可當她擁有優渥富足的生活後,她又開始追求起了愛情和風花雪月的浪漫。只可惜,管理著偌大一個紡織廠的費雷德,長期沒日沒夜的忙於工作,連基本的陪伴都給不了她。

時間一長,被寂寞和幽怨情緒纏繞的多莉,產生了不軌的想法。1913年,17歲的奧拓闖進了她的生活,奧托帥氣的長相,年輕的肉體,和那股沉默憂鬱的氣質,無一不讓多莉著迷。為了得償所願,多莉經常故意損壞物品,並指定奧托上門修理,還穿著性感暴露的服裝故意勾引。

毫無意外的,奧托很快就淪陷在了多莉的溫柔鄉,成為了他養在閣樓里的金絲雀。此後10年時間裡,每逢夜幕降臨,奧托就會隱藏進閣樓內,悄無聲息。等到天色大亮、費雷德出門上班後,奧托就會以男主人的姿態自居,與多莉你儂我儂,還會負責大部分家務。

就這樣,多莉和奧托就這樣在同一屋檐下,在費雷德眼皮子底下,整整出軌了10年之久。

當然,費雷德又不是傻子,10年間他也發現過不少端倪。比如鄰居們的閒言碎語,比如閣樓上傳來的奇怪聲響,比如不翼而飛的香菸和酒。甚至有一次,費雷德還親眼看到了奧托從閣樓上一閃而過的背影。

然而,不知道是因為想像力不足,還是這方面真的缺根筋。費雷德雖然預感到妻子可能出軌了,還聘請過私家偵探跟蹤,但他卻從未懷疑到閣樓上。費雷德認定閣樓上的聲音是幻聽,閣樓上的身影是鬼魂,還因此害怕到拉著多莉立馬從威斯康星州搬到了洛杉磯。

值得一提的是,搬家之前,多莉特意提出想要一個帶大閣樓的大房子。就這樣,多莉不僅帶著奧托僑居新家,還為小情人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居住環境。

照此來看,憑藉多莉的手段、奧托的忍耐度,以及費雷德的反應遲緩,三個人充分可能「朝夕共處」一輩子。那麼,這種詭異的平衡到底是怎麼被打破的呢?

事實上,無論是費雷德的死,還是赫曼的舉報,歸根究底其實都是同一個原因,那就是——多莉的花心。

或許是將情人藏在閣樓10年的「輝煌戰績」讓多莉倍感得意,1922年8月22日的那場宴會上,多莉竟然當著費雷德的面兒,和其他男人眉來眼去的調情。回到家後,本就懷疑妻子出軌的費雷德為此大發雷霆,激烈的爭吵之下,他抬手重重打向了多莉。

就在這時,聽到異常動靜的奧托拿著槍悄悄下樓查看,不料與費雷德照了個正臉。一瞬間,閣樓的異響和鬼魂,妻子的疏遠和冷漠,偵探都找不到的出軌對象...... 10年間那些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點,全部組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強烈的憤怒和恥辱讓費雷德氣得發抖,他當即朝著奧托撲了過去。緊接著,在一番激烈肉搏之中,奧托手中的槍響了,費雷德也重重倒下、沒了呼吸。

之後就是警察所了解的那樣,多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想出了搶劫殺人的偽裝方法。她讓奧托把自己鎖在衣帽間內,然後帶著鑽石懷表和手槍去閣樓藏起來。待到警察趕到後,她就一邊假裝痛哭,一邊混淆視聽,讓警方誤以為兇手已經逃跑,從而忽略對房屋內的搜查。

至於赫曼,他和多莉的故事也相當刺激精彩。赫曼是一名律師,費雷德死後,就是由他負責遺產繼承事務。然後在那個過程中,多莉不僅搖身一變成了大富婆,還有了赫曼這個新寵。

那幾年裡,多莉就像是坐擁三千後宮的女皇帝一樣,一邊喜新厭舊,一邊又吊著所有情人。除了繼續被養在閣樓的奧托,正大光明相處的赫曼外,多莉還有個叫雷的情人,以及數不清的露水姻緣和曖昧對象。

當然,多莉有當女皇的野心,卻沒有那個能力。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想法,多莉竟然將費雷德兇殺案中最關鍵的兩個證物都交給了情人,她把鑽石懷表送給了赫曼,任他隨身攜帶;手槍則交給了他,委託他幫自己丟棄。

這兩個一看就漏洞百出的舉動,毫無意外的讓多莉再次被警方盯上了。先是一個警察意外發現了赫曼身上的懷表,然後又順藤摸瓜通過雷找到了那把手槍。面對這兩個鐵錚錚的物證,多莉硬是狡辯說,它們是在之後打掃房間時找到的。順帶著還指責警方當初搜查不力,否則就不會出現這種紕漏。

然後最精彩的環節來了。就在多莉與警方展開拉鋸戰時,赫曼臨危受命來到了多莉家的閣樓,給她「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就是奧托送食物。或許是壓抑、封閉太久,一來二去之間,奧托逐漸將赫曼視作了真心朋友。並傾訴了自己的情人身份,自己10年的閣樓生活,甚至於費雷德死亡的真相。

令人震驚的是,相較於多莉是殺人兇手的可怕事實,赫曼竟然更加擔心奧托的爭寵和多莉的巨額身家。於是乎,他趁著多莉被拘留調查之際,自作主張幫奧托改名換姓,還將他送到了加拿大定居。

可讓赫曼怎麼都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一往情深和無底線的忠誠,換來的竟然是多莉的始亂終棄。多莉憑藉指鹿為馬的狡辯本領,成功脫身後,便一股腦地將赫曼和奧托拋之腦後,並開始搜羅起了新情人。然後就有了赫曼跑到警察局那一幕。

按照常理來說,就算奧托是意外失手開的槍,但他殺了人是事實,多莉夥同情夫作案、欺騙警方、面對證據死不承認,更是性質惡劣。

可令人驚掉下巴的是,洛杉磯法庭竟然以,奧托是個被圈養在閣樓上的可憐加拿大人,多莉沒有指使或親手殺害費雷德為由,齊齊判處二人無罪釋放。

回顧這起奇葩的殺夫案,其充分展現出兩個道理。一是,腳踩多條船,必定會翻船。二是,某些不靠譜的警察和法官,真的很令人無語。

以上就是本期歷史文社的全部內容,看完不要忘記轉贊評加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