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荒漠治理新路徑

中國能源報 發佈 2021-10-19T22:30:15+00:00

10月12日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透露出強烈的信號,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於近期有序開工。

【高質量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0月12日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透露出強烈的信號,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於近期有序開工。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下,我國正加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光伏發電在各類生態場景下的應用探索逐漸增多,將光伏產業與沙漠風情旅遊有機結合逐漸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根據美國NASA的研究,沙漠每年接收的太陽能約為2000—3000千瓦時/平方米。如果這些太陽能全部轉化為電能,足以讓1千瓦的電器使用3000個小時,按照我國家庭年均用電量6000瓦計算,只需2平方米沙漠就能滿足一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僅我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總面積約為33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區域人跡罕至,可開發潛力巨大。

在擁有巨大發電潛力的同時,荒漠光伏產業還具有多種生態功能。「光伏電站可以防風防沙,實踐經驗表明,安裝光伏板後,大量荒漠逐步變成了草地,生態環境修復的效果非常好。」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指出,「荒漠光伏几乎不涉及拆遷等成本,還具備土地價格優勢。」

當前,荒漠光伏產業已成為繼造林治沙、沙障壓沙之後的第三條防沙治沙新途徑。「以前的治沙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現在產業融合發展思路之中,引入光伏企業治沙,在保護光伏場區的同時,還能選用適合沙漠生長的經濟植物,利用沙漠發展有機農牧業,利用沙漠旅遊帶推動沙漠風情旅遊,將沙害變為沙利,提升沙漠荒地利用價值。」內蒙古達拉特旗能源局副局長劉貴文指出。

雖然我國荒漠光伏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但我國沙漠化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對光伏設備提出了挑戰,尤其是沙塵暴對電站運維及項目綜合發電效益的影響不容忽視。如果清掃不及時,灰塵帶來的發電損失可能會高達30%-40%,將成為技術攻關的重點方向。

「荒漠化地區分很多類型,一些是暴曬但沒有風沙,一些是暴曬且風沙嚴重,情況各有不同。設備企業應該拿出針對性的方案,在設備選型方面做好充足準備。」彭澎說,「此外,荒漠光伏普遍遠離用電區域、城市以及電網線路,需要重視消納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