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低齡化,原生家庭該背多少鍋?

新週刊 發佈 2021-10-20T10:53:56+00:00

青少年的致郁因素很複雜,其中「原生家庭」被討論最多。/視覺中國璐璐面前只有一個選項——再次休學。高三那年,她被確診抑鬱症,進入了治療、好轉、復發的循環。由於情緒低落,且每周都要見心理醫生,她落下了不少課程,第一年高考落榜了,第二年靠吃藥撐著才考上了大學。

青少年的致郁因素很複雜,其中「原生家庭」被討論最多。/視覺中國

璐璐面前只有一個選項——再次休學。

高三那年,她被確診抑鬱症,進入了治療、好轉、復發的循環。由於情緒低落,且每周都要見心理醫生,她落下了不少課程,第一年高考落榜了,第二年靠吃藥撐著才考上了大學。

本科專業與醫學有關,冥冥之中,她想自救,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大一隻讀了一個學期,她就申請了休學,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後,她鼓起勇氣重讀大一。現在,她感覺又讀不下去了。

璐璐不敢告訴父母再次休學的意願,即使心理醫生明確建議她回家休養。相比站在天台邊緣往下望的恐懼,她更怕媽媽的責怪,「她每次都只會說,不舒服就去吃藥,別整天休學,你23歲了,再休下去就沒書讀了」。

璐璐是當今抑鬱症低齡化現象的縮影,「少年不識愁滋味」不適用在這群青少年身上。發布於2021年3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鬱的檢出率為7.4%。

青少年的致郁因素很複雜,其中「原生家庭」被討論最多。畢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家長影響最大。

網上,青少年對家長的「討伐」越發激烈——在知乎搜索「父母」,前3個關聯條目是「父母 抑鬱」「父母 控制」和「父母可以忽視你到什麼程度」;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被雪藏前,成員數超12萬;微博話題「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吸引7億次閱讀、近34萬條討論。

穀雨數據整理2萬條微博評論後發現,網友們對父母的情感偏負面。/穀雨數據

北京兒童精神科醫生林紅說:「孩子病了,往往是家病了。」

「不舒服就去吃藥,

別一個勁瞎鬧」

璐璐每次見心理醫生,媽媽都會一起去,然後取代女兒的「主講」位置、表達自己的看法。璐璐覺得媽媽在逃避,「她在暗示我變成這樣子不關她事,純粹我自己脆弱」。

大學的心理老師了解情況後,對璐璐說,她媽媽的做法有點像PUA。璐璐心想,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2020年底,璐璐在上課期間病發了,出現幻覺、暈厥的情況,也聽不清別人在講什麼。她打電話回家訴苦,媽媽一聽就炸了:「難得你的室友們這麼好,你卻只想著休學!」

璐璐與室友們相處和諧,主要因為她扮演了「善良人」的角色——主動晾了整個宿舍的衣服;買公用的洗衣液時,從不要求平攤費用;病發時,即使是在大半夜,也會跑到宿舍外的走廊上坐著,以求不打擾別人。

但媽媽沒問過這些,她從璐璐小時候開始,就用「我是在為你做打算」的邏輯,跟璐璐對話。

璐璐讀小學時,鄰居家的孩子會拉小提琴,媽媽得知後,也給她報了個小提琴班。璐璐說她一點都不喜歡,但媽媽說「你以後會懂的」。

讀初中時,璐璐被一個男同學長期騷擾。對方持續性地發「土味騷話」簡訊給她,被拉黑後,又換個號碼繼續發。璐璐有些害怕,但不知該如何處理,她向媽媽求助「那個誰誰性騷擾我」,媽媽卻說:「別學了個詞就亂用,誰知道他是不是在暗戀你。」

璐璐的抑鬱表現中,有一定的恐男比例,她覺得與騷擾事件有關。跟媽媽再次提起這件事時,得到的回答卻是「你怎麼不告訴我,好讓我幫你」。

家長都想為孩子好的,但有些方式錯了。/《小歡喜》劇照

2020年底那次病發後,璐璐發了一場高燒。可能是燒糊塗了,她無意識地抓起一把藥往嘴裡塞,慶幸被及時送醫,洗胃後就沒什麼大礙了。

經歷這次折騰,媽媽似乎意識到事態嚴重、同意了女兒再次休學,但條件是「不能一直休下去、一旦好轉就要重新上學」。

璐璐回嘴:「我比誰都想上課、想拿到畢業證,那樣能讓我看起來稍微正常些。」

到底是誰最先向她灌輸「你不正常」觀念的?璐璐覺得似乎也是媽媽。

某次面診期間,心理醫生對璐璐說:「你三句不離『我媽』,無論是宣洩還是正常表達觀點,『我媽說』已經成了你的口頭禪,思想中自我的一部分幾乎沒有了。」

璐璐當即愣住了。後來經過思考,她總結道:「這就是我媽對我最大的影響——強勢地控制我,又用『為我好』語氣道德綁架我。這讓我內心陷入拉鋸,最後變成自己傷害自己。」

「在恨與不恨之間搖擺,自我被撕裂了。」/《小歡喜》劇照

孩子抑鬱與原生家庭的關聯,比我們想像中大。

2014年,《華爾街日報》面向976個家庭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長期生活在吼叫教育里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和抑鬱傾向;2020年,穀雨數據在整理近2萬條相關評論後,發現抑鬱症網友提及父母時,最頻繁用到的詞是「罵」和「貶低」。

諱疾忌醫

前段時間,璐璐試圖理清每一次病發的導火索。除了社交落差,剩下就是媽媽的態度,「不斷迴避、拒絕承認」。

相比得知自己病了的消息,病痛被忽視、甚至被扭曲為「矯情」,更讓人火冒三丈,何況抑鬱症患者本來就很容易被刺激到。

諱疾忌醫,流傳千年的貶義成語,卻成為當下許多中式家庭的「日常做法」。

抑鬱症即便好轉了,也會復發,誘因可能是患者難以融入社會、情感容易受挫等等。

林紅到北京任職兒童精神科醫生前,在德國待過一段時間。德國有專門為抑鬱症患者服務的社工,比如代勞到社區醫院配藥、幫助他們重新熟悉社交模式;法律上有一條叫「家庭訪問」(Home Visit)的類目,要求心理醫生定期上門拜訪,且監護人必須接待。

回國後,林紅曾與國內學者聊起這種做法。學者表示,他們早就嘗試過回訪,但往往連家門都敲不開。

在21世紀的第20個年頭,抑鬱症在中國家長心中依舊如「瘟神」一般。他們總有很多方法,去「證明」孩子沒生病。至於「再度病發」?絕對不可能。

「抑鬱?你就是在為不上學找藉口!」/視覺中國

除了不承認,家長還會胡亂找別的誘因。2019年,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範疇後,北京安定醫院成立了成癮門診,盛利霞是裡面的一位醫生。

每天都有很多青少年,被家長拖著來找她面診,確診的比例卻很低。去年她遇到一個男孩,每天晚上都會刷手機、看短視頻到深夜,一度出現自殘行為。他媽媽哭訴,是手機害了自己的兒子。

盛利霞在診斷後發現,男孩患有抑鬱症,大半夜玩手機,是因為失眠難受、要找精神寄託。她將男孩轉到了相關科室,「遊戲成癮主要依賴心理治療和行為訓練,而抑鬱症還需要吃藥,這是不同的概念」。

也有人將抑鬱症狀,理解為青春期的叛逆行為。/視覺中國

當然,並非所有家長都是故意的,他們中的一部分,因為無知,所以漠然。

2020年10月,上海一女孩在聊天群里稱,自己在家服下了大量安眠藥。警察接到網友報警後,趕到女孩家中,卻被其父母拒之門外。他們堅稱「女兒只是去睡了」。在警察的強烈要求下,父母打開了女兒的房門,發現她已經目光呆滯。

直至女兒脫離生命危險,父母都不知道她神經衰弱已久。

據今年發表於《柳葉刀》的一篇論文,中國學者黃悅勤在2013-2015年間調查發現,我國抑鬱症患者群體中,僅4.7%的人主動尋求心理專科治療。就診率低,歸根結底,是抑鬱症的普及率低——很多上了年紀的家長,根本沒把孩子的抑鬱症狀當一回事。

當診斷結果不可逆時,就有家長開始抹黑抑鬱症,導致孩子產生病恥感、情緒更低落。

連身為成年人的中國演員熱依扎,談及自己因抑鬱症被曲解的經歷時,也會難受,「前些日子有人覺得我很丟人、覺得我犯病的狀態讓他們無語」。

抗壓能力相對差的青少年,更容易想歪。休學後,璐璐依舊逃不過媽媽的責罵。她反問心理醫生:「爸媽要是不生我,是不是會過得更好?我是不是不該存在?」

年紀越大的人,病恥感越重。從另一方面想,病恥感也是家長「灌輸」給孩子的吧。/穀雨數據

失控

北京兒童精神衛生專家曹慶久,講過一種現象:

有團隊以我國5個省(北京、遼寧、江蘇、四川、湖南)為樣本,調查後發現,經濟發達地區的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高於經濟發展地區。

國外的情況也相同。2007年,美國心理學家瑪德琳(Madeline Levine)採訪2700名矽谷地區高中生後發現,有80%的人表示自己處於中高度焦慮狀態。矽谷是美國的「富人區」,生活在這裡的家庭,收入以中高水平為主。

意味著,常被家長掛在嘴邊的「你們的生活條件這麼好、要啥有啥,怎麼可能得抑鬱症」,不成立了。

但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物質生活,依舊存在關係。瑪德琳認為,老一輩的人經歷過艱苦生活後,更希望在富足的年代中,讓孩子為自己彌補年輕時的遺憾,「他們想用孩子的成就,填補自己失去的自我」。

被要求做不想做的事情——怎麼也做不好、自己找不到原因——爸媽責怪——怎麼啥事情都不受我控制?/視覺中國

這種願景落到現實,就變成了超強控制欲與命令式相處模式,比如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聽到的句子:

「你都X歲了,為什麼還背不完《唐詩三百首》?」「你的成績為什麼下滑了這麼多?」「你為什麼就是學不好物理?」……

孩子往往也不知道原因。畢竟,背不完唐詩,可能因為他還沒找到方法;某次成績下滑,可能因為考試前一晚沒睡好;學不好物理,這可能與理科天賦有關,家長們應該實事求是,而不是一味責罵……否則,很小的問題被家長放大後,便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失控」——

不知道為什麼會做錯,但每次做錯又會被罵,從而驚慌與無助。

失控感與壓力掛鈎。特別是來自家庭內部的壓力,是離孩子最近、最容易被忽視的壓力。家長一句望子成龍的話,落到孩子身上,就變成了一座山。

長此以往,孩子們便抑鬱了。

「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嗎?」/《小歡喜》劇照

如今,璐璐與媽媽的關係仍未緩解。她的朋友私底下吐槽,叫阿姨也去看看心理醫生吧。

在我看來,不只璐璐的媽媽要看。

結尾沿用開頭的那句話:「孩子病了,往往是家病了。」

(文中璐璐為化名)

參考資料

[1] 孩子得了抑鬱症|冰點周刊

[2] 那些得了抑鬱症的孩子背後,往往是一個生病的家庭|人物

[3] 孩子抑鬱很常見|健康時報

[4] 兒童抑鬱症:我們為何總是忽視孩子的痛苦?|三聯生活周刊

[5] 青少年抑鬱症狀檢出率15%,背後是怎樣的中國式父母|穀雨數據

[6] 北京安定醫院網絡成癮門診開診: 確診為遊戲成癮比例低|南方都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