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爽到李雲迪,被拔苗助長的孩子,最終活成一個笑話

沉思沼澤 發佈 2021-10-23T12:00:29+00:00

其實這件事不管最終如何處理,他在業內的名聲是不可逆轉了,未來他想要繼續明星之路,恐怕也很困難。不少人說,其實他的業務能力上就不行了,去年的購物晚會上,他直接跟主辦方說要假彈,只放出錄音,鋼琴不出聲,不然他會一直跑調。


最近李雲迪出事了。

其實這件事不管最終如何處理,他在業內的名聲是不可逆轉了,未來他想要繼續明星之路,恐怕也很困難。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出事之後,大家對於他業務能力的「集體討伐」。

不少人說,其實他的業務能力上就不行了,去年的購物晚會上,他直接跟主辦方說要假彈,只放出錄音,鋼琴不出聲,不然他會一直跑調。

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簡直要驚訝掉大牙:這就是一個鋼琴家的日常典範?

要知道,不少大學的琴房裡,可都有他的海報,作為高高在上的「鋼琴王子」年少成名的他,是很多琴童的學習模樣。

我們不反對你撈金,可是我們反對你只顧撈金,都不顧自己的業績能力。畢竟,鋼琴才是你的立身根本。你連琴都彈不好,你還談什麼呢?

李雲迪能夠犯下今天這種錯,並非偶然。因為他的童年,過得實在太「苦悶」了。

打從7歲開始,他的母親就為他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每一天的時間都被嚴格安排,學琴、睡覺、起床、學琴,滿滿當當,沒有一絲縫隙。

這位鐵腕母親,母親有次發現兒子在偷偷看電視,直接把電視機搬走,讓年幼的李雲迪為了認錯,哭了整整3天。

儘管他從小天賦甚佳,但母親也極少誇讚他,母親認為只有這樣的嚴苛教育,才能產生一個近乎完美的「天才」。

可人終究不是完美的,就像弦一樣,拉得愈緊,愈容易拉斷。年少艱辛的李雲迪,成名之後反而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開始沉迷於「成人之間的遊戲」,並且在這條路上愈走愈遠。

小時候過於嚴格,大了放飛自我,從這一點上來看,和鄭爽很像。

鄭爽也擁有一個極為嚴厲的母親,並且和李雲迪母親一樣,鄭爽母親也是把自己未完成的藝術事業轉嫁到女兒身上,讓女兒來替自己實現當年的夢想。

結果,年少成名的鄭爽,之後也開始放飛自我,愈發瘋瘋癲癲,根本不愛惜自己羽毛,甚至還玩起了代孕棄養,還偷S漏S,同地觸碰了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如今同到封S,只能躲在國外徹底涼涼。

李雲迪也一樣,從小因為練琴太辛苦,反而讓他後來愈發隨心所欲,一頭扎進綜藝撈金。他根本不想當高高在上的藝術家,他要當明星,畢竟,畢竟撈錢快。

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他還要抓緊時間玩遊戲,因為「練琴的時間以後有的是,但是遊戲可不是每天能玩」。

玩遊戲不要緊,業精於勤,荒於嬉,這麼簡單的道理他都不懂。

如今牆倒眾人推,現在大眾開始普遍質疑他的業績能力。走紅之後,他開啟了每年同國內三十餘場,全球百場以上的工作頻率,但是他的演奏狀態,開始出現波動。

在北京中山音樂殿堂,他在演奏貝多芬時狀態不佳,有樂迷評價:無論從樂句、呼吸還是手指的跑動、控制力、準確度,無一合格。

甚至在2013年,他在工體演奏《野蜂飛舞》時,出現嚴格失誤,大約有20%的音符沒彈,就糊弄過去了。

那一次,甚至外網上說他為「年度最可怕的鋼琴演奏」。

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沒能引起他的重視,與鄭爽一樣,他以為自己擁有名與利,就可以隨心所欲。事實上,他錯了,想要當好明星,先得成為一個合格的人。粉絲不會永遠替你無條件買單。

彈錯一個音符,可以再來;可是人生,很多時候,怕是沒有重啟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