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追劇,就像老房子著火

職場 發佈 2021-10-19T16:57:09+00:00

國慶節放假前,小米問我,國慶節期間是不是工作?然後,小米就跟她解釋,說我要賺錢,而且稿子不急,不會影響假期生活的。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採薇 編輯|燕子

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寫作課的改稿老師採薇。

國慶節放假前,小米問我,國慶節期間是不是工作?有稿子可以發給我不?

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啦。

▲和小米的對話

可是我這個答案,顯然並不被認為是心甘情願的。這不,楊穎律師就提出質疑了,說假期還是不要打擾我了。

然後,小米就跟她解釋,說我要賺錢,而且稿子不急,不會影響假期生活的。

▲和小米的對話

我第一時間想回覆:「你真懂我!」但覺得這麼回復太不莊重了,刪掉重新編輯了一下,說我有空就想工作。(這個動作暴露了社恐屬性,糾結,哈哈哈)

為什麼我假期想工作呢?主要有3點考慮。

第一,收入。我是自由職業,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當然工作越多越好,真的空下來7天,還會覺得心慌呢。


第二,喜歡。我很喜歡我的工作,和文字打交道,這是目前最適合我,也是能讓我沉浸其中的工作。


第三,健康。工作讓我的生活更加規律,每天早上5:40起床,6:00開始工作,晚上22:30準備睡覺,控制得很好。

之前的兩點,很好理解,主要說說第三點,真的是在瘋狂追劇之後,總結出來的深刻教訓

01

我是83年的,小時候一直跟著奶奶住在農村,沒怎麼看過電視。

經常看電視的時間,開始於讀高中的時候,每天下午5點多放學之後,走讀生的我就可以回家裡吃飯,看半個小時的電視。

主要看動畫片,什麼《聖鬥士星矢》《中華小當家》《哆啦a夢》《哪吒傳奇》《名偵探柯南》之類。

後來,也斷斷續續地看一些劇,但從來也沒有特意去追過,更沒有沉迷在哪部電視劇中

看得最多的,就是TVB出品的一些溫情的家庭劇,比如《誰家灶頭無煙火》《愛·回家》,基本上一集一個小故事,也沒有很激烈的衝突劇情,做陪睡劇挺合適。

真正追劇,是在今年春節期間。大家都放假了,我也停掉了大部分工作,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

要鍛鍊減肥,要寫文章,要學兩門網課,要多陪陪孩子。

但是很不湊巧,或許老天不想讓我過得太勵志了,抽空讓我患了場胃病。

那段時間,不吃飯覺得胃痛,吃了飯覺得胃脹,沒有力氣鍛鍊,也沒什麼心思寫文章,看網課又覺得枯燥。

每天除了必須去做的事,我要麼去睡覺,要麼就刷B站,然後就看到了一個劇情解說《大宋少年志》,覺得這部劇挺有意思。就搜出來看,這下子就一發不可收拾。

在之後的時間裡,我看了《傳聞中的陳芊芊》《知否知否》《慶餘年》《大染坊》《贅婿》《山海情》……經歷了從追劇的最癲狂時期,到漸漸平息,時間長達3個月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說過一句話:「上了年紀的人動了愛情,就如同老房子著火,不可救藥。」

而那段時間,我發現,追劇也一樣。中年人追劇,就像老房子著火,火勢蔓延太快,不知道下一秒什麼東西就燒起來了。

一旦追劇,那種痴迷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飛蛾撲火般的玩命投入,現在回過頭看,真覺得有些難以理解。

02

要管孩子,還要工作,追劇的時間從哪裡來?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是有的。

看劇的時候,我經常開1.5倍速,速度一快,爽感加倍。

而且,我找到了追劇的黃金地點——廁所。以前孩子小的時候,我總是嘲笑汀爸,需要他的時候,要麼他不在家,要麼在家也總鑽廁所,想找他總是找不著。

結果,熱衷追劇時的我,也成了那個喜歡躲在廁所里的人。

孩子要學習,我就讓他們列出當天的作業清單,接著提醒他們,「30分鐘後,我去檢查哦~」

然後,我就一頭鑽進廁所,看劇看得昏天黑地

兩個孩子各自去寫作業,中間也會有發生各種糾紛的時候,我基本上不帶管的,小孩子的事情屬於內部矛盾,自行解決。

但總有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時候倆人就會猛拍廁所門

「媽媽,你都進去三十分鐘了,怎麼還不出來?」

「媽媽,一個小時了,你怎麼還在廁所里,不會掉馬桶里了吧?」

「啊,沒有沒有,這就出來了哈……」

孩子21:00睡覺,如果沒有工作,21:00之後的這段時間,就是我一天之中最愜意的追劇時間了,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直到23:30的睡覺鬧鐘響起,才依依不捨放下手機。

除了晚上睡覺前的大塊刷劇時間,我還見縫插針,做飯、打掃、娃看動畫片的時候,只要不在工作,只要孩子不在身邊,我都是在看劇。(要是學習上有這股勁,那該多好啊)

有天,汀爸受不了了,說你就不能讓你的眼睛休息一下?

我就休息了5分鐘,然後趁他不注意,又拿出手機翻開看。

「你真是無可救藥了。」汀爸氣呼呼地說再也不管我了。

就這樣,說好的陪孩子多出去玩一下,鍛鍊一下身體,報兩門網課,每周寫兩篇文章,因為追劇,全都泡湯了

03

以前工作特別忙時,我總覺得,等我有大把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睡覺。

但真的有了時間,我才發現,這樣反而更容易缺覺。因為睡覺雖然很舒服,但追劇真的更爽呀

如果不是知道24點是睡眠死線,我真的很想追個通宵。

但即便不曾追過通宵,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去追劇,也很快讓我感覺到了不適。

第一反應就是眼睛

有幾天,眼睛長了麥粒腫,我就點眼藥水,一隻眼睛追劇,覺得累了,就等劇情不精彩的時候閉上眼睛聽一會兒,然後再接著追。

等麥粒腫退去,我意識到不能這麼無節制,所以開始兩隻眼睛輪流工作,也就是傳說中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眼睛疲勞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但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就是追劇的過程,我時常會陷入一種糾結的狀態

追劇前,我想的是,「看一會兒,然後馬上去做清單上的工作。」結果一看就剎不住了。

追劇的過程中,一方面沉醉在刷劇的快感中無法自拔,另一方面又時不時地想,要先去處理工作,去寫文章。

真的關掉了視頻去工作,又感覺很內疚,覺得自己像一個毫無自制力的廢柴,白白浪費了那麼多時間。

可是刷劇的感覺真的好爽啊,與劇中人物同喜同悲,就像經歷了另一種人生。

苦惱的時候,我就安慰自己,生活實苦,刷劇也是苦中作樂,不算罪過。就像羅素說的,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項蓮生也有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為無益之事,何以悅有涯之生。」

哈哈,我就是這麼擅長給自己找理由。

04

有一天,我看完了一部電視劇之後,覺得心裡特別空虛,就向朋友吐槽,誰知朋友也有同樣的感受。

去年她追《隱秘而偉大》,每天茶飯不思,無心工作,收入銳減,整整一個月,這個勁兒才過去,真正明白了追劇這部這件事,還是要適可而止

▲和朋友的聊天記錄

回想一下,我第一部追的《大宋少年志》,現在除了能記得主線劇情以及王府景cp,其他的基本上全都遺忘了,也就是說,我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去做了一件事情,毫無產出,也沒有留下什麼印跡。

而當我某一天,心血來潮,真正打開一門課,聽了一天之後,那種收穫感卻是滿滿的,好幾個困擾我許久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這種大有收穫的感覺,是追劇所給不了的。

當我坐下來,開始寫一篇文章,或者改幾篇作業,這種有錢入袋的踏實感,也是追劇所給不了的。

追劇可以讓我愉快一兩天,但是學習和工作,卻讓快樂延續更長時間,而且讓我的認知得到刷新,能力有所增長,能切切實實地讓生活變得更好。

追劇這團火來得很快,熄滅的時候卻無聲無息,當生活迫人的感覺日益強烈,當我漸漸能從工作等更多事情中找到樂趣,這種追劇的生活也徹底告一段落了。

一是,不是一直有好看的劇可以追,老房子著火也缺燃料


二是,我真的買了房子,要把更多時間拿去工作,努力掙錢還房貸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就好像做了一場很長很長的夢

我一直過得循規蹈矩,沒想到在38歲的時候叛逆了一把,這一場意外,讓我更清醒地認識了自己,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

小賭怡情,最後往往是賭得家破人亡。

嘗試著去玩一下遊戲,真的真的可能成了無心工作、生活混亂的遊戲迷。

追劇也一樣,影響的何止是健康呢?沉迷在虛無的世界裡,只會讓時間白白荒廢,虛度光陰毫無收穫,進而更加糾結焦慮。

生活中充滿了破窗效應,很多時候,看上去只是撕開一個小小的口,卻有可能帶來毀天滅地的災難,自制力不好的人千萬不要嘗試。

PS:這段時間,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追劇固然瘋狂,也一直堅守著兩條底線。

不能影響到孩子。

父母什麼樣,孩子也什麼樣,所以我從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更不可能去追劇。

幸好在我的堅持下,他們即便拿到了手機,也只是把手機當工具用,不會在手機上看動畫片、刷抖音、玩遊戲。

絕不熬夜追劇。

年輕的時候,我沒少通宵寫稿,但真正過了30歲,才發現熬夜對身體傷害有多大。
只要頭天晚上過了24點睡覺,第二天基本都會眼睛發癢、鼻炎發作,好幾天緩不過神來。

所以,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無論現在多少歲,千萬不要熬夜。

現在熬的夜,要用將來的健康來還

現在的我,還看劇嗎?也看的,每天晚飯時分,我和汀姐、小寶,會看1-2集的《名偵探柯南》,也算是家裡的溫馨一刻了。

劇的開頭有一句slogen,「流動的水沒有形狀,漂流的風找不到蹤跡。」時光也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活在當下,活在現實中,追劇這種調劑品,偶爾來一點就好

鮮活地生活,努力地工作,方能不負光陰,不負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