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鄉土文化」8萬木活字,百年「潘家班」——瀏陽木活字印刷術的傳承與創新

華聲在線 發佈 2021-10-18T19:45:25+00:00

它完全沿用了宋元時期的傳統工藝,選用當地上等梨木作為字模材料,主要印製族譜,其傳承6代,至今已160多年,完整保存了自清道光至民國時期歷代譜師刻制的8萬多枚梨木字模及相關印刷器具。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隆

文化解說

瀏陽木活字印刷術

我國的木活字印刷術,已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瀏陽市小河鄉,有個始創於清道光年間的「益興堂」木活字印刷坊,是迄今為止我國僅有的幾處木活字印刷活態傳承作坊之一。它完全沿用了宋元時期的傳統工藝,選用當地上等梨木作為字模材料,主要印製族譜,其傳承6代,至今已160多年,完整保存了自清道光至民國時期歷代譜師刻制的8萬多枚梨木字模及相關印刷器具。2018年12月,瀏陽木活字印刷術被列為長沙市非遺保護項目。

守望故事

瀏陽市小河鄉潭灣村,密林深處有一處潘家老屋,翠竹環繞。門框上,一塊金字黑底木匾,赫然寫著「益興堂木活字印刷坊」。

10月13日,記者從長沙驅車3小時來到這座老屋。「益興堂」木活字印刷術第五代傳人潘根業、吳漢涌和第六代傳人潘榮富,向記者演示了木活字印刷關鍵工序。

(10月13日, 「益興堂」木活字印刷術第六代傳人潘榮富在揀字。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范遠志 攝)

反字雕刻真絕活

勤學苦練終不悔

一頁書籍,看似普通,但若在過去用木活字印刷,程序就繁瑣了。細細數來,分為選料備料、字坯製作、字模雕刻、揀字排版、校對印刷、拆版還字、分冊折頁、裁切裝訂、蓋印編號等工序。

潘根業當過木工,做字坯是他的拿手戲。他說,字坯必須用上好的梨木做成,大的一厘米見方,小的只有黃豆粒大小,都要切削得四四方方、平整如一。

接下來的字模雕刻,是最難也是最核心的工序,要將字在字坯上反刻,印出來才是正寫的字。在「潘家班」里,潘根業妻弟吳漢涌繼承了這項絕活。只見他將字坯在「字床」中栓緊,拿出刻刀,直接下刀,隨後迅速將筆劃之間部分剔除,凸出字體,刷去木屑,再磨去刀痕,不到十分鐘,一個端莊古樸的老宋體「張」字便躍入眼帘。

「反字在心中,不需要在字坯上描。」這是「益興堂」祖傳絕活,吳漢涌說,「反字直刻沒有巧,源於勤學苦練,刻多了,不論什麼字,都印在頭腦里,直接下刀就行。」

負責揀字的是潘根業40歲的大兒子潘榮富。「金木水火土,君王隨後走;禾竹芳草茂,力刀方提手……」他小聲念著祖宗傳下來的排字口訣,按照偏旁部首,不一會就在一長排字盤裡找齊了所需字模。

潘根業將兒子揀好的字,按印刷所需格式排在印盤中,卡緊整平,用大墨刷在印盤每個字上均勻刷墨,然後將白紙完整地覆蓋在印盤上,用另一把乾淨刷子在白紙上來回用力刷,揭起來,唐代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便印在雪白的宣紙上了,繁體豎排,字體剛勁,古風撲面。

(10月13日,「益興堂」木活字印刷術第五代傳人吳漢涌在梨木字坯上雕刻漢字。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范遠志 攝)

攢字8萬傳6代

譜修百家續親情

潘根業告訴記者,小河的木活字印刷術,最初的使命是印製家譜。

小河鄉地處湘贛邊界,與江西萬載縣接壤。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人先是到了江西,其分支又從江西遷徙過來,小河成為客家人聚集地。離鄉背井,客家人素來重視修輯家譜,以便子孫尋根問祖、敬宗收族,當地修譜盛行。

潘家就是客家人。清朝道光年間,潘根業的祖上潘順烈,在小河潭灣村創立了「益興堂」,憑著一手木活字印刷術,行走於江西萍鄉、宜春與湖南瀏陽等地,成為湘贛邊界著名的譜師。

家譜記錄著家族血脈親情、家規祖訓,是宗族文化與精神道德的載體。

「修家譜是族中盛事,過去譜師備受尊敬。」今年64歲的潘根業,說起祖輩的昔日榮光,充滿自豪。每次出去修譜,主家都會前來恭迎,並派人將全套印譜工具、字模扛過去。到了主家,譜師就是上賓,各種禮遇有加。

「印譜必須識字、斷文,我們從事的可是有面子的文化活兒!」潘根業說,譜師特別尊重文化傳統。每次修譜之前,有隆重的儀式,其中最首要的便是祭拜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和制墨術的祖師爺蔡倫、畢昇、韋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破四舊」,修訂族譜被視作封建殘餘,譜師紛紛改行,很多字模及印刷工具都被付之一炬。幸運的是,「益興堂」的大部分字模及工具,因寄放於湘贛邊界萬載縣偏僻大山裡的一戶人家而僥倖保存下來,當時修完譜後還沒來得及運回。

1989年後,重修家譜又慢慢興起,潘根業父親潘紹初帶著兒子及姻侄吳漢涌等一眾徒弟重新出山。到1999年潘紹初過世,「益興堂」第五代譜師隊伍也已經出師了。

「大屋場一個族譜一修就是30本,得排印3000個版,工程著實浩大。」潘根業說,「修百家族譜,續一脈親情」,那幾年「潘家班」至少修了30個姓氏的家譜。從清朝道光年間算起,幾代人至少刻過2萬個版,陸續積累下8萬多個字模。記者在潘家老屋看到,有的字模因為重複排版,都已經有些磨損了,似乎在訴說著「潘家班」的過往盛景。

活字融合新創意

搭車文旅煥新生

盛世修家譜。按照家譜三四十年一修的周期性,這些年應該又到了新一輪家譜修輯時段了。不過,「潘家班」並沒有等來30多年前的應接不暇。

電腦排版與雷射印刷搶走了大部分印譜生意,木活字印刷曾經的繁華不再。

對於現代技術對傳統手藝的取代,潘根業和吳漢涌能夠理解。為了謀生,「潘家班」弟子們種田、養殖,甚至外出務工、收購古玩。吳漢涌一直從事刻碑匾,也學會用電腦雕刻機了,「總算是在堅守文字雕刻手藝吧。」他苦笑著說。

不過,潘根業和吳漢涌,始終不甘心傳承百年數代的手藝在自己手裡失傳。這些年,他們將技藝傳給了第六代潘榮富、潘榮華。這幾年,隨著國學的復興,傳統文化不斷升溫,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受到重視,小河活字印刷煥發了生機。2016年,「潘家班」共同籌資恢復了「益興堂印刷坊」,並藉此開展木活字印刷術的傳承保護。

「現在外出演示的機會越來越多,媒體關注越來越多,來小河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吳漢涌一邊說著,一邊挺了挺胸,譜師依舊「心中有譜」。

他心中的「譜」,是活字與創意的融合。

他們走出印譜老套路,制出不同規格大小的版,有詩詞,有圖案,捧出非遺文化之美,獲贊無數,圈粉無數。今年中秋節,吳漢涌參與創作一款文創月餅禮盒,他負責印製宋代蘇軾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給產品增添唯美厚重之感。前不久,他帶著雕刻工具和作品,參加了一款名車舉辦的非遺體驗之旅,客戶驚嘆不已。

他心中的「譜」,是活字與文旅的結合。

隨著美麗鄉村的推進,山清水秀的小河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作為瀏陽道官沖非遺民宿村景點的非遺體驗項目,「潘家班」師傅們向客人展示木活字印刷字模和工具。客人還可以自己排版拓印一張成品作為紀念。

美麗的小溪河岸,一座「木活字印刷非遺館」即將建成開放。館內設置「木字瀏香」「字在益興堂」「字由字在」3個單元,「通過聲、光、電、文圖及實物等方式,陳列展示木活字印刷的發展沿革、傳承及全套技藝,並設置了文創體驗區,讓遊客零距離感受木活字印刷非遺文化的魅力。」小河鄉黨委書記邵劭說。

「我們的手藝可以與小河當地的生態人文景觀相結合,豐富旅遊資源,吸引更多遊客。」對於「潘家班」的未來,潘根業和吳漢涌充滿信心。

專家寄語

木活字裡有民族精神

瀏陽市檔案和地方史志學會會長 劉正初

國家有國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族譜。

瀏陽小河家譜活字印刷「潘家班」,在湘贛邊艱難頑強地傳承了百餘年,為延續家譜文化、弘揚中華傳統,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都說要「靠譜」,也就是言行舉止要有原則、講規矩、靠得住。民間修譜,有著固定的程序和規矩。「潘家班」承接家譜印刷業務,恪守著「譜匠」的職業道德,默默無聞地工作,工工整整地刻印每一個中國字,也規規矩矩地做好「靠譜」的中國人。

「潘家班」傳承的,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也不僅僅是中國特有的家譜文化,更是堂堂正正內活外方的民族精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