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男孩修水管被怒贊:每個優秀的孩子,都有懂得欣賞的父母

凱叔講故事 發佈 2021-10-18T21:02:02+00:00

刷微博時,被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圈粉」了:家裡的水管壞了,他拿工具自己修,動作嫻熟利落,修起水管有模有樣。

文 | 藍精靈


刷微博時,被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圈粉」了:


家裡的水管壞了,他拿工具自己修,動作嫻熟利落,修起水管有模有樣。



除了水管,家裡大大小小的置物架,也都是他獨立組裝完成。


平時得空,還會系上圍裙給爸爸當「洗車工」,把車洗得油光發亮。




有個這麼能幹的小幫手,男孩媽媽特別欣慰:「動手能力倒是很強,雖然成績不好,但每天都很開心。」


大家也都夸孩子「真棒」,「以後會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


還有人安慰他:「學習不是全部,不是成績好才算優秀。」



是啊,成績不是優秀的唯一標準,尤其雙減之後更重視孩子的綜合能力。


多挖掘孩子的長處,幫助他成為最好的自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開學後,侄子班上組織了一場「誇誇大會」,老師先是鼓勵家長上台誇獎自己的孩子,接著又讓學生上台說出其他同學的優點。


夸孩子環節中,很多家長夸著夸著就成了「勉勵大會」,讓孩子聽話、認真,提示他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


可到了學生發言環節,孩子們不但誇得更直接,而且內容更多樣化,不只限於學習:


「蔣煜坤幽默有趣、點子多,總能想到一些別人想不到主意。」

「陳沐欽特別勤快,每次他做值日,衛生都打掃得特別乾淨。」

「伊諾是個大好人,每次心情不好,都會耐心聽我傾訴。」

……


陶行知說:「教育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


人類內心最深處的需要,是感覺被認可、被欣賞。


可有的父母卻覺得,管好孩子的缺點才是教育的王道,所以只是選擇性關注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優點忽略不計。


殊不知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不但不利於孩子改正,父母的過度關注反而會導致孩子焦慮、自卑,越發強化自己的缺點。


男孩錫坤是個善於思考的孩子,擅長鑽研科學實驗,不但條理清晰、有耐心,專注力也很強。


可在媽媽看來,他太內向了,缺乏與人的交流能力,於是不斷為他安排各種交際場合,希望他能融入集體,享受與人交往的樂趣。



可錫坤不但沒有變得開朗,反而在媽媽的強迫下更加抗拒交流,性格也更加封閉、自卑,一到集體活動就手足無措,一說話就緊張、磕磕巴巴。



孫雲曉教授曾在演講中指出:「成功父母和失敗父母的區別就是,前者將孩子的優點和對的東西挑出來,而後者是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優勢,矯枉過正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一味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不但不會觸底反彈,反而會適得其反,增加他們的挫敗感。


好孩子,都是優點被「看見」的孩子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說:

「對每一位父母來說,看到孩子的缺點必不可少,但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認可他的努力和進步,也是一項必備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像天上的一顆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不被父母看見的孩子,就像星星被遮擋住了光芒。


而被父母認可、接納、欣賞的孩子,即使一時調皮,也能慢慢綻放自己的光芒。


紀錄片《零零後》中的男孩池亦洋,小時候是個不折不扣的「魔童哪吒」。


他精力旺盛,經常帶著一幫孩子爬樹、挖地道、玩打仗,有時候還會拿著棍棒追著打其他孩子,其他家長對他避之不及,甚至試圖聯名投訴將他「趕走」。



多半父母遇到這樣的「熊兒子」,都會領回家劈頭蓋臉地怒斥一頓。


可池亦洋的父母沒有罵他,而是反思自己陪他太少,還從中看到他發達的運動神經和具有創造力的領袖特質。


一次偶然機會,父母發現兒子熱衷於打橄欖球,就送他到專業球隊加以培養。


後來池亦洋提出想去美國進一步學習橄欖球時,父母更是全力支持,一邊陪他面試美國學校、一起學英語,一邊陪他訓練體能。



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池亦洋發揮出內在的體能優勢,成功入選國家隊,還踏上了國際賽事的舞台。



父母的用心發現,讓他從一個「問題少年」成了優秀的運動員。


教育的真諦,不是「弱化」孩子,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而是用心發現孩子的優點,給予正面的激勵和反饋,讓他們在良性的循環中越變越好。


孩子是「好」是「壞」,很多時候取決於父母怎麼「看」。


有潛力的孩子,都是被父母發掘了很多優點的孩子。


盯著孩子的缺點,不如強化他的優點


心理學上有個「瓦赫拉效應」,即孩子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有強點也有弱點,一旦找到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的拓展,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超腦少年團》中的女孩崔鐘予就是如此。


她雖在語言表達上略占優勢,但卻因為數學上的短板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看出了端倪,不斷鼓勵她:

「剛剛比賽,那個人雖然在數學方面比你好,但表達能力你比他好,你很優秀的,下一輪再贏他。」


等她贏了,媽媽又告訴她:

「寶貝你真棒,不過我覺得咱們在分析這塊還可以提升一下,你說是不是?」



在媽媽的激勵下,她在表達和分析的潛力被激發了出來。


在隊員否定自己、覺得沒幫到團隊時,她第一時間告訴大家各司其職:


「因為我們四個人是老搭檔了,朱克儒在應用軟體方面特別的牛,瑞陽他也是很擅長軟體方面,還有觀察方面;動手還有眼睛的事情就是我擅長的,然後馬哥主要是負責中心那一塊的領導。」



接著又安慰隊友:

「所以我們現在相當於一個圓,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圓心,每個人也都是這個團隊的半徑,並沒有什麼劃不划水的。」



在她的調解下,原本緊張的氣氛得到緩解,隊員們也重拾信心投入賽事,最後,整個團隊取得勝利。


孩子的優點像太陽,缺點像星星,當太陽足夠閃耀時,星星就會變得暗淡。


相比強行改正缺點而言,及時地捕捉到孩子的優點,並不斷地強化,更能讓孩子充滿力量,看到自己的個人價值。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

「有時候孩子一方面失敗了,已經特別沮喪了,我們千萬不要再打擊他的自尊心,要找到他其他的優點來鼓勵,讓孩子找到自信。」


她女兒數學成績不好,有一次只考了15分。


李玫瑾反而安慰她是父母沒有遺傳給她數學方面的基因,接著又啟發她:「你記憶力特別好,在語文歷史這些科目有沒有分數比較好的,能否排在班級前三?」



當女兒說自己地理特別好時,她開始「慫恿」:

「那這樣,你爭取把這個科目考到前三名。」


第二學期,女兒的地理考試真的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


最好的教育,不是避短,而是揚長。


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不如給孩子貼上正面標籤,放大他們的閃光點並不斷強化。


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在他們表現出自信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幫孩子淡化「我無能」心理的同時,樹立起「我也行」的心理,引領他們一點點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


接納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教育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裡說:「孩子,你不用所有事都做得跟別人一樣好,只需要發現自己最閃光的一面,你就是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星。」


孩子是獨特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和節奏:


或許他們不愛學習,但是他們樂於助人;


或許他們調皮搗蛋,但是他們思維敏捷;


或許他們性格內向,但是他們心思細膩。


每個孩子都有好有壞,接納他們的不完美,是父母的重要使命。


世界本就不完美,孩子也不必無缺,他們無需做「別人家的孩子」,只需按照自己的節奏,活出精彩的自己。



——End——

作者:藍精靈,多年從事少兒教育的英語老師,以最真摯的情感,和你一起探索育兒之路。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