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販子」鮑威爾,死於美國另一場「戰疫」

環球人物雜誌 發佈 2021-10-18T22:31:51+00:00

在美國非裔里,他是個大人物,是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美軍第一位非裔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第一位非裔國務卿。


鮑威爾的一生與戰爭相連。如今美國失敗的抗疫戰爭,最終要了他的命。


|作者:安迪 黃瀅

|編輯:阿曄

|編審:勞靈格 蘇蘇



84歲的科林·鮑威爾,10月18日因為新冠肺炎引起的併發症去世。


在美國非裔里,他是個大人物,是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里根時代),美軍第一位非裔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老布希時代),第一位非裔國務卿(小布希時代)。


他的一生與戰爭相連。青年時期,他兩次到越南戰場服役;老布希時代,他作為美軍最高將領指揮了海灣戰爭;小布希時代,他作為國務卿支持發動伊拉克戰爭,並以在聯合國安理會手持一管不明物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形象淪為歷史笑柄(這管不明物後來被俄羅斯總統普京嘲笑為可能是洗衣粉);從川普時代到拜登時代,一場失敗的抗疫戰爭,最終要了他的命。



·穿著米白色風衣的鮑威爾和里根(右一)。



·穿著軍裝的鮑威爾,和老布希站在話筒前。



·鮑威爾(中)和小布希(右)。



倒在抗疫敗局


事實上,鮑威爾已經接種了兩劑新冠疫苗,卻仍被病毒擊倒。這與美國的疫苗接種情況依舊不如人意有關。目前,美國許多地方已經取消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要求,只依賴於疫苗構築群體免疫防線。美國疾控中心也表示完全接種疫苗者可不戴口罩。


但是,川普時代被大肆宣揚的種種反科學理念(包括反對注射疫苗在內),已經化為一部分民眾根深蒂固的執念。鮑威爾去世前一天,全美國仍有約6600萬有資格接種新冠疫苗的居民未接種疫苗,這些人對美國的疫情防控構成了威脅。


而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美國12歲及以上的居民中,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只有67%,也就是33%的人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疫苗保護。這是防疫網中的漏洞,也對鮑威爾這樣的老人(他此前被診斷患有血癌)構成更大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進一步推進疫苗接種遇到了困難,美國出現了嚴重的疫苗浪費問題。今年3月至9月,至少有約1500萬劑疫苗因為即將過期或冰箱停電等原因被美國人丟棄。


2020年6月,由於對川普抗疫不力等方面的不滿,身為共和黨人的鮑威爾公開表示自己將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他表示,「今天,我們的國家處於分裂中,我們的總統(指川普)正利用自己的權力不惜一切製造分裂,讓我們處在分裂中」。



·2020年大選期間,鮑威爾曾公開支持拜登。


伊戰敗筆


川普曾在推特上發文稱:「鮑威爾是一個頑固的『戰爭販子』,他對讓我們捲入災難性的中東戰爭負有非常大的責任。鮑威爾不是說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嗎?他們並沒有,但我們(美國)還是去打了一仗!」


這件事確實是鮑威爾一生最大的敗筆,也是他最大的遺憾。


2003年2月5日,他在聯合國公布了所謂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事實是,這根本是謊言。鮑威爾後來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情報事故」。18個月後,隨著薩達姆被推翻,鮑威爾承認關於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肯定是錯誤的。



·2003年2月5日,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手持一管不明物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多年前,他曾在接受《環球人物》專訪時說:「2003年2月5日,我發表演講的日期,它猶如我的生日一樣烙在我的記憶中。時至今日,我仍幾乎每天都被問及或是讀到關於它的內容。我反覆地問自己:我本應該看出國家情報評估報告的不足,不是嗎?我本該指出報告中的問題,不是嗎?我懂得了面對那些表面上無所不知的專家,我應該更敏銳地發揮我天生的懷疑精神。」


但是,很多人並不接受他的道歉,認為他這番惺惺作態近乎虛偽。在不少伊拉克人眼裡,他就是一個「戰爭販子」。


而他所謂的懷疑精神也許從來就不那麼徹底。越戰期間,他曾被指派調查一名美軍士兵的揭發信,信中證實了1968年3月美軍製造的對數百名越南平民的大屠殺。但鮑威爾當時的結論是,美國士兵和越南人民之間的關係非常好,信中揭發的事情不實。這番表態後來被指為「粉飾太平」。


非裔悲涼


儘管如此,鮑威爾還是被美國人捧為「非裔的成功典範」。


他是牙買加移民的兒子,1937年出生,在紐約哈萊姆區的一個工人家庭長大。在紐約城市大學學習地質學期間,他加入了預備役軍官訓練團。1958年大學畢業後,他被任命為陸軍少尉,在喬治亞州接受基礎培訓,在那裡,他因為是黑人而被拒絕進入酒吧和餐館。


1968年越戰期間,他在一次直升機失事中倖存,並從燃燒的飛機殘骸中救出另外3名士兵。自此,他在軍中逐步被提拔,1989年成為第一位非裔參聯會主席。如今,美軍中的高級將領不乏非裔,但這並不能改變非裔在軍中受歧視的現實。


去年,布朗被川普任命為首位非裔空軍參謀長,當時正值非裔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引發大規模抗議。布朗直言不諱,自己「不能消除在這個國家存在了幾個世紀的種族主義,也無法解決在空軍內部存在了幾十年的種族歧視,但會思考並致力於改善當前局面」。


不久前,布朗錄製視頻痛批美國軍中的種族主義,說非裔軍人與白人軍人在待遇、升遷等方面有著顯著差別。在2020年年底美空軍發布的報告中,50%的非裔軍人稱自己曾因膚色遭受過歧視;1/3非裔軍人說沒有獲得與白人相同的升遷機會。報告還顯示,非裔上軍事法庭的可能性高達57%,被懲處的可能性高達72%,均高於白人。


美國首位非裔防長奧斯汀說,自己曾帶下屬去一個地方,大家都穿著便裝,有人過來迎接將軍,卻朝別人走了過去。「總是有一些人會因為你的樣貌而對你的任職資格提出質疑,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鮑威爾曾一度被視為首位非裔總統人選。但2000年,他在大選中支持小布希,稱小布希將「幫助彌合美國的種族分歧」。2008年美國大選前,他又支持歐巴馬,稱後者是一位「變革性人物」。



·鮑威爾(左二)和小布希(左三)。



·鮑威爾(右)與歐巴馬。


那一年,歐巴馬確實贏了,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總統。但正如非裔將領不能改變非裔軍人命運一樣,非裔總統也沒有改變非裔命運。


如今鮑威爾去世,白宮為他下了半旗。


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比如戰亂中的伊拉克,大概沒有人覺得他值得這樣的哀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