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的故鄉—羅馬尼亞

小w帶你看世界 發佈 2021-10-19T01:12:14+00:00

羅馬尼亞的歷史悠久,祖先為達契亞人,後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人,在拉丁語裡,羅馬尼亞是「羅馬人的國家」的意思。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語:România)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北和東北分別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為鄰,南接保加利亞,西南和西北分別與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接壤,東南臨黑海。面積238391平方公里,首都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的歷史悠久,祖先為達契亞人,後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人,在拉丁語裡,羅馬尼亞是「羅馬人的國家」的意思。14世紀先後組成三個公國,1859年,瓦拉幾亞公國和摩爾多瓦公國合併成為羅馬尼亞,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2月24日,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與羅馬尼亞王國合併,羅馬尼亞正式統一。1947年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65年,改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多瑙河流經羅境內1075公里,其國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數百條河川,多與多瑙河匯流,形成「百川匯多瑙」的水系。多瑙河不僅灌溉著兩岸肥田沃野,也為羅的電力和漁業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北和東北分別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為鄰,南接保加利亞,西南和西北分別與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接壤,東南臨黑海。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旅遊點有布加勒斯特,黑海海濱,多瑙河三角洲,摩爾多瓦地區北部,中、西喀爾巴阡山區等。重要城市還有布拉索夫、克拉約瓦、普洛耶什蒂、蒂米什瓦拉等。那麼羅馬尼亞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去看看呢?

NO1.黑教堂(Black Church)

黑教堂是布拉索夫的主要地標,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最大天主教堂,具有晚期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它建成於1383-1480年,在1689年的一場大火後,教堂外棉的石牆被煙燻黑,經過重建外牆仍呈黑色,因此得名「黑教堂」。


憑藉其早期的浪漫布赫霍爾茲風琴,它擁有羅馬尼亞最大的管風琴,每年的音樂會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風琴演奏家舉辦音樂會。此外,黑教堂是歐洲最大的15至18世紀土耳其東方地毯的收藏地。黑教堂的塔懸掛著羅馬尼亞最大的搖擺鐘,重量約6000公斤。

NO2.布朗城堡

一提起布拉索夫,多數人都是奔著布朗城堡而來,這也是羅馬尼亞最有名的地方之一。然而布朗城堡並不在布拉索夫市內,而是在距離30分鐘車程的小鎮裡。布朗城堡高60米,站在城堡上,一面是廣袤的平原,一面是崇山峻岭。這座城堡是撒克遜人在1380年建造,在當時它的主要屬性是防禦布朗城堡免受土耳其人和韃靼人侵略。

城堡入口處有一片市集,各類充滿鬼魂、幽靈和骷髏元素的餐廳、酒吧和兜售紀念品的小攤兒,好像在向來往者告知:你,已經來到吸血鬼的領地。

關於吸血鬼的傳說是來源於19世紀末愛爾蘭作家斯托克著名的小說《德拉古》的故事以布朗城堡為背景。在歐洲歷史上,確實有德拉古這個人,他以殘忍而出名,但事實上與吸血鬼的關係微乎其微。

NO3.獅身人面像和巴別塔

獅身人面像和巴別塔位於Bucegi自然公園內,海拔2216米,是這片高原上的一個有趣景觀。當從某個角度拍攝或觀看時,岩石形狀看起來類似於臉部的側面輪廓,在外觀上與吉薩的大獅身人面像相近,其名稱也就來源於此。而巴別塔來源於另一處蘑菇狀岩層的外形。

羅馬尼亞Bucegi山脈位於該國中部布拉索夫以南,屬於喀爾巴阡山脈的一部分,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每年降雨量800至1200毫米,最高點海拔高度2505米。該地區以侵蝕力所形成的蘑菇狀岩層而聞名。

NO4.Cheile Nerei-Beuşniţa 國家公園

Cheile Nerei-Beuşniţa 國家公園位於羅馬尼亞西部卡拉什- 塞維林郡。該國家公園的自然景觀主要包括山峰、山谷、冰隙、峽谷、河流和瀑布。Cheile Nerei-Beuşniţa 國家公園也是一個多樣化的家園,棲息著各種植物群和動物群,包括一切該地區特有的或瀕危品種。

公園內可以看到棕熊、狍、灰狼、歐洲水獺、長腳秧雞和侏儒鼩。公園上空還可能盤旋著金鷹、翠鳥、歐洲蜂蜜禿鷹和灰頭啄木鳥。蝰蛇和綠蜥蜴等爬行動物也在這裡安家。

NO5.皮亞特拉克拉約山脈

羅馬尼亞境內的Piatra Craiului山脈是漫長而狹窄,其最高峰是Vârful La Om,海拔2238米。Piatra Craiului山脈整個範圍的景觀均受到Piatra Craiului國家公園的保護。

Piatra Craiului山脈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擁有約300種真菌、220種地衣、100種苔蘚和1100種高等植物。該公園還以其動物的多樣性而聞名——狼、棕熊和猞猁是生活在Piatra Craiului山脈的主要食肉動物。其他值得注意的動物還包括270種蝴蝶、2種特有蜘蛛、、110種鳥類、17種蝙蝠等。

NO6.切赫勒山
Ceahlau Massif是位於羅馬尼亞東北部尼亞姆茨郡Bistrita山脈中的一座山,岩石形成於白堊紀,含兩個重要的山峰,Ocolasul Mare和Toaca。Ceahlau Massif在當地深受登山愛好者的歡迎,且涵蓋了很多標記的遊客通道,以及Durău滑雪公園。

正如喬治·庫斯布克(George Coşbuc)的詩歌「夏天」中描述的那樣,切赫勒山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一顆摩爾達維亞的「寶石」,是「沉浸在太陽照耀下的巨人」。它也是跨喀爾巴阡山線路上重要的途經點。切赫勒山充滿了歷史、靈性、神秘傳說。據說許多隱士在這裡深居,以升華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切赫勒也成為羅馬尼亞唯一的聖山。

NO7.Scărișoara洞穴

Scărişoara 洞穴是羅馬尼亞Apuseni山脈中最大的冰洞之一。奧地利地理學家阿諾德施密德(Arnold Schmidl)首次發現了該洞穴並繪製下了其觀察結果和洞穴地形圖。於是其他研究人員很快就訪問了Scărişoara洞穴,並在1927年羅馬尼亞科學家Emil Racoviţă的《洞穴學》中被提及。

Scărişoara大約在3500年前的冰川時期形成。儘管洞穴內大部分是封閉或只對獲得當地洞穴研究學院特別許可的研究人員開放,遊客仍然被允許進入洞穴的某些指定區域。

NO8.Retezat國家公園

Scărişoara大約在3500年前的冰川時期形成。儘管洞穴內大部分是封閉或只對獲得當地洞穴研究學院特別許可的研究人員開放,遊客仍然被允許進入洞穴的某些指定區域。

該公園是歐洲最後剩餘的原始森林之一,超過一半的公園表面被樹林覆蓋,擁有1190種植物,羅馬尼亞幾乎三分之一的植物物種都在這裡。其中,有90種僅在羅馬尼亞生長,130種被認為是罕見的,包括標誌性的雪絨花。

NO9.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從德國黑森林出發流向黑海,全長2800多公里,就在其達到目的地之前,形成了歐洲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它也是歐洲大陸上第二大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大部分位於羅馬尼亞境內(3446平方公里,總面積4152平方公里,包括河流、沼澤、樹木環繞的湖泊和蘆葦島),其餘均屬於烏克蘭。

三角洲以其獨特的植物群和動物群而聞名,其中包括稀有物種。三角洲有23個自然生態系統。它也位於主要的鳥類遷徙路線上,為許多鳥類的築巢和孵化提供了最佳條件。由於其生態意義,多瑙河三角洲於1991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多瑙河三角洲是野生動物愛好者(尤其是觀鳥者)的天堂。

NO10.Săpânţa 藍色十字架墓園

除了自然風景之外,還有一處叫Săpânţa的小村莊,當地最知名的景點仍誰都想不到——快樂公墓,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墓地是有著極大的忌諱,但是在這裡的文化里卻不是,墓地也可以拋開那滿山的墳頭灰色石碑,擁有獨一無二的色調,比如這裡一片被鮮花簇擁的白花邊藍色十字架,上面精緻的彩色繪畫與雕刻,碧藍天空下的十字架群,細細欣賞都忘記了這裡是一片安寧的墓園。

這座墓地創始人叫 StanIoan Pătraş,從他年輕時就深受家族悠久的木雕傳統影響,被雕塑,繪畫和詩歌所吸引。14歲時就開始雕刻橡木十字架,並且開始以第一人稱寫墓碑小詩。1936年之後他的風格逐漸形成,非常擅長用明亮鮮艷的顏色在十字架上繪製浮雕圖案,不過主色調永遠都為藍色,這個特殊的藍色後來被專家任命為Săpânţa藍。其他顏色也以獨特的方式具有象徵意義:綠色-生命,黃色-生育,紅色-激情,黑色-死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