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冷戰是闡述中美現狀的錯誤方式

參考消息 發佈 2021-10-19T01:45:12+00:00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7日發表文章《華盛頓聽到上世紀50年代的回聲和憂慮:這是與中國之間的冷戰嗎?》,作者是戴維·桑格。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7日發表文章《華盛頓聽到上世紀50年代的回聲和憂慮:這是與中國之間的冷戰嗎?》,作者是戴維·桑格。全文摘編如下:

澳大利亞前總理、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凱文·拉德(陸克文)最近對德國一家新聞雜誌說,中美之間爆發一場冷戰「是很有可能的,而不僅僅是存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番言論在白宮引發強烈反響,美國官員一直在想方設法消除這樣的對比。

冷戰思維誇大對立

美國官員承認,中國確實正在崛起為比當年的蘇聯涉及面更廣的戰略對手。雖然美國總統拜登上月在聯合國堅稱,「我們不是在尋求一場新的冷戰,也不是在尋求一個被分裂成僵化集團的世界」,但他今年多次提到「專制與民主」之間的鬥爭,讓人想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意識形態之爭。

陷入冷戰思維的政府會誇大每一場衝突,認定這些衝突是一場更大鬥爭的組成部分。它們可能錯失合作機會,美國和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是這樣,在氣候問題上可能也會如此。

至於這到底是一場冷戰還是別的什麼,這個問題就隱藏在因經濟戰略、技術競爭與軍事調遣而日益升級的緊張局勢下。

近幾周來的情形無疑迴蕩著過去冷戰行為的餘音。美國宣布將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技術,這樣一來,澳大利亞潛艇未來有可能在中方覺察不到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在中國沿海。中國評論人士也注意到,美國上一次與別國分享這種技術還是在1958年,當時英國採用了美國海軍的核反應堆技術,作為對抗蘇聯不斷擴充的核武庫的行動之一。

美國尚未明確定性

儘管如此,拜登的高級助手仍表示,舊冷戰是闡述現狀的錯誤方式,而且使用這個詞最終可能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今年7月,拜登政府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對亞洲協會說,把當前局勢比作冷戰「與其說闡明了問題,不如說掩蓋了事實」,而且「從根本上講對解決中國構成的一些挑戰起不到任何幫助作用」。

中美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密切關聯是冷戰中從未有過的。柏林圍牆不僅在勢力範圍、自由和專制之間劃了一條清晰的界線,還阻止了大多數通信與貿易。1989年,也就是柏林圍牆倒塌的那一年,美國向蘇聯出口了價值43億美元的商品,進口了7.09億美元商品,對這兩個經濟體來說都顯得無關緊要。

在當前這場超級大國對峙中,所有這些界線都是模糊不清的,華為和中國電信的設備管理著北約各國的數據,中國的TikTok應用程式活躍在數千萬部美國手機上,而且中國政府擔心,西方打壓向中國出售先進半導體的做法可能嚴重影響包括華為在內的國內龍頭企業的運營。然而,儘管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和關於中美經濟「脫鉤」的威脅,美國去年仍向中國出口了1240億美元商品,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額則達到4340億美元。這讓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商品供應國,也是繼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的第三大美國出口商品消費國。

警惕兩國滑向衝突

不過,拜登的另一名顧問幾天前表示,心理狀態在超級大國政治中的重要性不亞於統計數據。這名官員說,不管這兩個國家是否想把當前局面稱為冷戰,它們往往都表現得好像「我們已經深陷其中」。

這是一些人的核心論點,在這些人看來,一場新冷戰正迅速主導美國與其核心對手之間的交往。多年來一直關注亞洲事務的中情局分析人士保羅·希爾說:「人們以為冷戰的唯一定義就是美蘇那種模式,其實不然。」

他認同白宮官員的看法,即新的態勢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核僵局來定義的,也不是由只有一方能夠占上風的意識形態之爭來定義。他最近在《國家利益》雜誌上撰文說,整個世界不會「分裂成美國和中國兩大陣營」。但是,舊冷戰的核心要素——希爾所說的「並未爆發武裝衝突的敵對狀態」——已經顯而易見,因為中美兩國都尋求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並阻撓對方這樣做。

無論怎麼來稱呼這個時代,都有理由擔心當前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以「軟實力」一說而聞名的約瑟夫·奈認為不應該將當前局勢比作冷戰,指出「認為我們可以讓經濟與中國徹底脫鉤,同時又不付出巨大經濟代價的想法是錯誤的」。

來源:參考消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