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科爾奈,一個最懂中國的外國經濟學家走了

界面新聞 發佈 2021-10-19T02:26:15+00:00

據《匈牙利世界經濟周刊》報導,當地時間10月18日,匈牙利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雅諾什·科爾奈於當日去世,享年93歲。

據《匈牙利世界經濟周刊》報導,當地時間10月18日,匈牙利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雅諾什·科爾奈(János Kornai)於當日去世,享年93歲。

科爾奈1928年出生於布達佩斯,他曾擔任匈牙利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系主任,也是布達佩斯學院、布達佩斯經濟大學的教授,1986年起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1972年至1977年,擔任聯合國發展規劃委員會副主席。

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科爾奈就對社會主義傳統管理體制下的經濟問題進行研究,發表了《社會主義體制 : 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後社會主義轉軌的思索》《增長、短缺與效率》《轉軌中的福利、選擇和一致性》等一系列著作。

科爾奈一直和中國經濟學界有深入交流,並多次訪問中國。老一輩經濟學家如吳敬璉等人認為,科爾奈的思想是中國取消指令性計劃經濟的理論基礎之一。他的代表作《短缺經濟學》更是影響了一代中國經濟學人。

科爾奈在生前一直保持著對中國的關注。 他曾提出,中國要反對「對增長率的迷信」,不能為了推動GDP儘可能快地增長,忽視了其他重要的發展任務;中國收入差距在明顯擴大,這不僅對經濟是不利的,而且直接違背了民眾的公平感,遲早會帶來一些嚴重的社會緊張局面;要保障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法治政府是必不可少的; 不要利用特殊補貼、支持和免稅政策等,人為地推動國有部門的擴展,等等。

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學大師

據香港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成鋼撰寫的《思想的力量和思想的歷程——我所知道的科爾奈的生平和成就》一文,科爾奈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他的許多家人在二戰期間喪生於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因為有這樣的經歷,他在蘇聯紅軍解放匈牙利之後,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強烈地信仰共產主義。

1956年,28歲的科爾奈參加舉世矚目的匈牙利改革,雖然改革慘遭蘇聯鎮壓,但這次流產的改革對科爾奈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響。正是在這一年,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經濟管理的過度集中化》,這是世界上第一部來自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蘇聯式計劃經濟的學術著作。這部著作受到了東西方經濟學家的高度重視。

1968年,匈牙利正式全面推行新經濟體制,改革計劃制度和以價格為中心的經濟調節制度,成為全世界社會主義陣營中第一個進行全面經濟體制改革的國家。科爾奈正是這次改革的策劃者和設計師。

改革之初,匈牙利經濟發展迅速,改革成效顯著。但那時,科爾奈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他後來回憶說自己「天真地」認為只要用市場取代了計劃,那麼大多數計劃體制存在的問題就都能解決。在匈牙利經濟體制改革後的十幾年裡,科爾奈發現,放棄中央計劃之後,這種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並沒有向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那樣運作,軟預算約束問題和投資饑渴症導致經濟短缺的現象沒有完全改善。他在後來出版的《社會主義體制》一書中,把政治對經濟的干預,政治和經濟因素的交互作用,進行了更清晰的闡釋。

短缺經濟學、軟預算約束等重要的理論和概念使科爾奈成為國際上對經濟轉軌貢獻最大的經濟學家。許成鋼認為,正是因為科爾奈對社會主義體制的深刻認識,他是第一位被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透徹地分析了中央計劃的弊病,徹底地改革中央計劃經濟,同時又對經濟學理論作出基礎性貢獻的經濟學大師。

影響了一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者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中國啟動改革開放,中國人開始陷入了思潮迷惘之中,一方面渴望改變,但一方面又無法確定改革該往何處去。

科爾奈的思想正是在此時傳入中國,他對傳統社會主義的描述詞彙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短缺經濟、投資饑渴症、擴張衝動、父愛主義、軟預算約束……一時間,年輕的學者們將科爾奈的思想奉為圭臬,並開始用他的理論來解釋生活中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

1985年8月,科爾奈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在北京短暫停留後應邀前往重慶參加「宏觀經濟管理國際研討會」,因為這次會議是在一艘名為「巴山輪」的長江三峽遊船上舉行的,後來也被稱為「巴山輪」會議。

據鳳凰財經采寫的《計劃經濟「逆子」:科爾奈和他的門生》一文,當時大量參與制定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人物均參與了這場「巴山輪」會議,如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的薛暮橋,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兼黨組書記安志文,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總幹事馬洪,體改委副主任童大林等。參加會議的還有一批當年的「小字輩」如項懷誠,樓繼偉,郭樹清等人,這些人後來成為了影響中國經濟的重要官員。

很多當時的參會者並沒有意思識到,「巴山輪」會議後來成為了中國改革史上一次意義重大的會議。據中國社科院經濟所趙人偉的回憶,科爾奈是當時會議上首名演講的學者,他為中國經濟改革開出的「藥方」是:應該採取有宏觀控制的市場協調,換成今天的說法,就是「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這在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放在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國,這一說法無疑是石破天驚,因此科爾奈的建議在當時沒有得到正面反饋。

不過,通過這次會議,很多年輕學者與國外的經濟學家建立了聯繫,在他們的幫助下,不少人得到了出國學習的機會。據許成鋼回憶,1986年的春天,科爾奈在哈佛大學授課,當時一起選修他課程的中國同學還有錢穎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前任院長)、王一江(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稻葵(李稻葵目前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當時在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做訪問學者的樊綱也一起旁聽了科爾奈的課程。

令人慶幸的是,最終中國還是走上了改革之路。1987年,也就是「巴山輪」會議後的第二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確立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科爾奈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逐漸減弱,這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逐漸擺脫了短缺經濟,近二十年來,物質過剩變成了常見現象,而科爾奈的研究主要專注於傳統社會主義的物質短缺現象。

有意思的是,1999年,科爾奈再次訪華,他到中國的商店裡逛了逛,發現「短缺經濟不復存在了」,於是他決定要寫一本新書《過剩經濟》,之後他的確完成了這本書,還在其中記錄了訪問商店的這段插曲。

許成鋼在《思想的力量和思想的歷程——我所知道的科爾奈的生平和成就》一文中寫道:「在我與科爾奈四分之一世紀的親密交往中,我見到的科爾奈是一個從來不對政界、學術界和社會上任何歪風邪氣低頭的人,永遠不低頭,永遠都是勇敢、坦誠、直率的。他從來不會因為苟且小利而喪失原則,他是以他的人格來帶動學術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