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略版:從「北定中原」命名看,策劃是史盲,地理也不及格

零氪玩家 發佈 2021-10-19T08:26:51+00:00

前排提示:雖然這篇文章是吐槽「策劃知識水平」不夠,但劇本裡面的玩法本身沒毛病,個性系統和鋪路、搭橋,城池建築都是挺好玩的。

策劃=史盲

策劃=地理盲

這篇文章可能有人不愛看,但花席還是要說,畢竟玩三國遊戲的大部分都是三國歷史愛好者,對三國歷史都有自己的看法。

前排提示:

雖然這篇文章是吐槽「策劃知識水平」不夠,但劇本裡面的玩法本身沒毛病,個性系統和鋪路、搭橋,城池建築都是挺好玩的。

不要因為這篇文章,而影響新劇本的體驗。

花席覺得策劃是史盲、地理盲。

1:時間錯位,諸葛亮穿越

2:地理錯位,策劃地理不及格

一:時間錯誤

【猜測】

策劃不懂這一歷史?

就算不看三國志,看看三國演義也知道漢中之戰是法正、黃忠的主場啊。

【問題】

你覺得,策劃知不知道漢中之戰和法正的關係,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明知故犯呢?

明知故犯,這很無恥。

【流量密碼】

為何明知道這是法正的主場,卻還要宣傳諸葛亮?

諸葛亮:名垂千古、世人皆知,

法正:小部分三國愛好者知道

可能很多看過三國的人,都認為法正是給諸葛亮打雜的,於是法正的高光時刻,就這樣被抹殺了。

這個時代,流量至上。

展現的淋漓盡致!

二:地理錯誤

既然所謂的《北定中原》劇本,實際上是漢中之戰。

定漢中=定中原

這是哪個地理老師教的?

這張地圖上的A、B、C三個地點,你覺得哪個位置是中原?

有誰會認為A、B代表中原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認為C是中原吧。

這三個地點對應的城市分別是:

A:關中

B:漢中

C:許昌、洛陽、鄴城

所以,定漢中變成北定中原,策劃們這樣瞎編,臉不紅嗎?

諸葛亮比法正出名,先搶了法正的功勞,然後再將定漢中誇大為北定中原?

三:袁紹在不在中原範圍

有個讀者嘲笑花席史盲,說花席沒搞明白中原在哪裡,說袁紹不在中原範圍,所以曹操打袁紹不是北定中原。

這人嘲笑完,就刪了花席,導致花席無法私聊他,只能在文章里說一下,希望他能看到這篇文章。

花席覺得很莫名其妙,不了解三國的地理知識,他卻迷之自信。

【殷商國都】在你眼裡都不是中原地帶?

殷商:夏朝之後的第二個朝代。

地理小知識:

鄴城與商朝國都「殷」的距離是20公里。

你認為殷商國都向北20公里,是不是中原,向北多少公里不算中原?

殷與鄴城目前剛好在河南、河北交界線上,但在三國時期,鄴城是屬於袁紹勢力的,而且鄴城以南很大區域都是袁紹的地盤。

看這張圖,袁紹占據了當前河北省大部分地區,這並不等於袁紹沒占領中原地區。

古鄴城:河南省安陽市北10公里的位置

河南安陽:商朝的國都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夏商國都處於河內地區,周圍就是中原,到三國時期被你認定不是中原?

中原大致地區是哪些?

這張圖上表示的,基本就是三國時期的中原位置,其中包括河東、河內、河洛、關中平原。

綠色線條是當前的河南河北,河南安陽與河北交界處就是鄴城所在的位置。

河南安陽是「商朝」的都城,屬於河內地區。

曹操所在的許昌,當時屬於「河外」地區。

處於河內地區的安陽、鄴城不屬於中原。

處於河外地區才是中原。

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所以,曹操從河外地區,征討河內地區的安陽、鄴城,不是北定中原?

不論是廣義上的中原,還是狹義上的中原,鄴城都是屬於中原範圍之內,而且鄴城以北至少100公里都是中原範圍,河內郡也是中原範圍。

【東定中原】從方位解讀

有人對花席說,只有劉備勢力才稱得上北定中原,因為劉備在南邊。

事實上非要說北定中原這個詞,只有「孫權」才有機會說,因為他才是正經的南邊。

看地圖就知道了,西蜀是西邊,而不是南邊。

中原在劉備的東邊,也就是說西蜀是「東定」中原,或者「東北定」中原。

花席為什麼反對「北定中原」這個詞?

北定中原:結果

北伐中原:過程

諸葛亮制訂了「北定」中原的計劃,「北伐」中原是這個計劃的過程,但最終的結果是並沒有成功北定中原。

【因為歷史不能瞎編】

所以,不論哪個朝代的史書或者三國演義,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有多次北伐,從來也沒北定。

雖然都覺得很可惜,但這就是歷史。

很簡單的道理:

你準備賺1億,你也付出了行動向1億的目標行動,大家也都知道你想賺1億。

那麼,你在沒賺到1億之前,你能說自己擁有1億嗎?

所有史學家都認為諸葛亮發動的戰鬥叫北伐中原,你非要認為這叫北定中原,這是要自己改一個歷史?

最後,再結合一下漢中之戰被命名為北定中原,這真的是指鹿為馬,指黑為白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