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銀行解聘行長的理由為何要如此抽象?

職場 發佈 2021-10-18T13:17:47+00:00

10月15日晚,江西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建議免去執行董事及解聘行長》的公告稱,因羅焱的管理風格及理念與江西銀行的業務發展及實際需求不完全一致,考慮江西銀行及股東的整體利益,董事會決議,解聘羅焱行長、副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和薪酬與提名委員會成員的職務,建議免去其執行董事職務,自2021年10月15日起生效。


江西銀行解聘行長的理由為何要如此抽象?


10月15日晚,江西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建議免去執行董事及解聘行長》的公告稱,因羅焱的管理風格及理念與江西銀行的業務發展及實際需求不完全一致,考慮江西銀行及股東的整體利益,董事會決議,解聘羅焱行長、副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和薪酬與提名委員會成員的職務,建議免去其執行董事職務,自2021年10月15日起生效。

顯然,這是一起很容易引起關注的解聘事件。因為,解聘的理由實在太過抽象,太不具有說服力,太容易引起歧義。因為,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還真的沒有看到過用這樣的理由解聘一名職業經理人的事。在招聘合同中,也沒有看到過管理風格及理念必須與業務發展和實際需求相一致的條件。既然招聘協議中沒有這樣的條件,就不該用這樣的條件解聘被聘用者,否則,就是違反雙方簽訂的協議,就要賠償其經濟損失。

實際工作中,有些經營者在經營的風格和理念方面,確實會與管理層有所不同,也會產生一些矛盾。但是,關鍵還是看效果。如果管理的效果好,即使風格與理念不一致,也沒有理由解聘被聘用者。反過來,如果效果不好,則可以用企業效益等指標來解聘經營者,而不應當用管理風格及理念與實際需求不完全一致來解聘。如此,會給外界引發歧義的,也是很難讓被解聘者信服的。

實際上,從羅焱被解聘的情況來看,所謂的管理風格及理念與實際需求不完全一致,最主要的還是企業運行效益不佳,沒有達到股東的預期目標。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0年,淨利潤分別為27.71億、21.09億和19.05億,增速分別是 -4.92%、-23.89%、-9.68%。而江西銀行是2018年6月上市的,羅焱則是同年2月擔任江西銀行行長的。也就是說,他擔任江西銀行行長的第四個月,江西銀行就上市了。而上市以來的三年多時間,江西銀行的業績年年下滑,股價也是持續下跌,已由上市當年的最高點7.27港元跌至目前的3.5港元,去年9月底更是一度跌至最低點2.72港元,跌去一半還多,且早已跌破發行價。這樣的業績,對股東來說,顯然是難以滿意的。

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或是資產質量的下降。2018年至2020年,江西銀行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分別高達44.4億元、64.9億元、42.8億元。可見,在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防範和信貸資金投放質量管控是存在比較大的問題的。今年上半年,雖然情況有所好轉,淨利潤同比增長5.54%,出現止跌回升跡象,但是,並沒有呈現明顯反彈格局,基礎仍然很不牢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8.14%。在這樣的的情況下,背鍋的,當然應當是行長,而不是其他人。因為,3年多時間,如果經營思路清晰、經營目標正確、經營手段創新,企業應當能夠見到成效了。如果仍然沒有明顯效果,說明經營者是不太稱職的。至少,對江西銀行是如此。江西銀行用管理風格與理念來解聘羅焱,可能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只是,作為一家上市銀行,解聘經營者以這樣的方式和理由,怎麼看都覺得有些不妥。因為,用業績持續下滑來解聘,可能效果更好,也更容易讓被解聘者接受,讓外界理解。對江西銀行來說,不用更符合常理的理由解聘羅焱,卻用抽象的理由解聘,可能是出於對董事長的「保護」。要知道,既然企業經營出現了問題,除了經營者外,董事長也是責任者之一。尤其是國有銀行,董事長應當是主要責任者,只解聘行長而對董事長不聞不問,這樣的解聘,也是有問題的。無奈之下,也就採用管理風格及理念與實際需求不完全一致這種比較抽象的理由了。而所謂的管理風格及理念與實際需求不完全一致,更有可能表現在董事長與行長之間,行長解聘,保留董事長,則說明股東們更認可董事長,而不認可行長。

這也可以理解,董事長是江西銀行前身南昌銀行的董事長,自然對企業的情況比行長更熟悉,人脈也更廣。如果行長想在董事長的思路外另起爐灶,灌輸新的理念,確立新的風格,就會阻力重重,哪怕思路再好、風格再優,執行起來也不容易,老觀念、老思路、老管理手段早就在江西銀行的員工身上紮下根了,新東西不那麼容易就就能進入江西銀行員工心裡的。江西銀行上市以來的業績持續下滑,是否與董事長和行長之間不協調也有關係呢,這也是此起解聘事件應當關注的問題。因為,好多城商行都有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招聘的行長如果與董事長不和,就會舉步維艱。否則,就必須一切聽董事長的。江西銀行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要用這樣的解聘理由,也就只有江西銀行的高管們自己心裡清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