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三年,到大理開民宿、教瑜伽的她:我過上了理想的簡單生活

惰惰的瑜伽行 發佈 2021-10-17T10:03:06+00:00

(這是一個講述瑜伽人故事的欄目,主角就是你我他。倘若這個故事能撩撥到您的心弦,哪怕只有一霎那,足矣!)清晨5:30,畢畢準時起床,在「大理小家」的瑜伽空間進行自我習練。90分鐘的阿斯湯加一序列之後,太陽公公出來了,新的一天即將到來,充滿未知,也帶著些許神秘。

(這是一個講述瑜伽人故事的欄目,主角就是你我他。倘若這個故事能撩撥到您的心弦,哪怕只有一霎那,足矣!)

清晨5:30,畢畢準時起床,在「大理小家」的瑜伽空間進行自我習練。90分鐘的阿斯湯加一序列之後,太陽公公出來了,新的一天即將到來,充滿未知,也帶著些許神秘。

每天早上7:30-9:30,是阿斯湯加的Mysore課,畢畢會迎來瑜伽空間的第一批學員。學員們會根據自己的進度認真習練,而畢畢則在旁邊給予指導,包括體式的講解,進度的把控,手法的調整等。

課程結束後,畢畢的生活就豐富多了,不斷為小院添磚加瓦,做些新修整。此前,她和小夥伴們做過蠟染、肥皂,改造過菜板。她還會給民宿的客人講當地的民俗,推薦旅遊路線,甚至陪伴客人沿著洱海騎行一周。

她總是喜歡讓小院更有活力,也讓住在這裡的客人體驗一種寧靜悠遠的小日子。

這應該就是畢畢一直很嚮往的生活狀態,過簡單的生活,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把教授瑜伽放在首位,有空時,可以到戶外,多跟大自然接觸

89年的畢畢,曾經裸辭,跟同伴去澳洲開啟了打工度假模式。遊走兩年後,畢畢在大理實現了自己的小夢想,過上了嚮往的生活。

與阿斯湯加瑜伽相遇,妙不可言

早在高中時期,畢畢就體驗過瑜伽課,一直斷斷續續地練習著。直到七八年之後,她才第一次接觸了阿斯湯加瑜伽。那時,她正在澳洲享受打工度假的日子,長期處於移動狀態,偶然間在網上跟了一節阿湯led課。

阿斯湯加練習帶給身體的感受讓畢畢很驚訝,超級累是必然的,但與此同時,她的身體也很舒服。那是一種練習累過、痛過之後的舒適感,整個身體似乎都被打開了,平時相對緊張的部位會放鬆一點兒,身體的空間好像多出來一些。

被阿斯湯加圈粉後,畢畢開始留意澳洲線下瑜伽館的阿湯課。後來,她在一家瑜伽館體驗了一個多小時的阿湯簡短版,瑜伽老師把中間一些高難的體式省略了。

這次線下課的練習感受與視頻課的感受基本一樣,體式有強度,但是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身體打開的效果很好,比她平時自己的流瑜伽練習或其他流瑜伽課程的打開效果都要好。

「平時的流瑜伽練習,我會感覺膕繩肌拉開了一些或者胯打開了一些,但阿湯的練習中,我能明顯在後面的體式中看到效果。阿湯前面的站立體式和坐立體式中沒有太多的高難體式,但我能明顯感覺到身體變熱,推起輪式的身體打開程度與以往很不一樣。

2019年底畢畢回國後,趕上了新冠疫情的爆發,她只得開啟自我學習模式,包括研究阿湯一序列圖和視頻。憑藉多年的瑜伽練習基礎,畢畢很注重體式的安全進入和退出。她一直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阿湯練習,也就是一周練習6天,生理期前3天暫停,每個月的新月和滿月暫停。

此後,在媽媽的推薦下,畢畢在長春的一家阿斯湯加Mysore教室持續練習了8-9個月的阿斯湯加。那裡的老師儘管不是阿斯湯加的授權老師,但曾參加過John Scott的線下培訓,一直遵循傳統的方式教授學員,也就是給體式的方式。學員需要從拜日式A和B學起,直到做到老師滿意的程度,老師才會教授下一個體式。

雖然是從拜日式A學起,但畢畢的瑜伽基礎夠好,老師給體式的速度很快,她的進步也是突飛猛進。她的第一次站立輪式就是在Mysore教室里由老師輔助完成的。

認定了阿斯湯加瑜伽

確認過眼神,畢畢認定了阿斯湯加就是她要努力的方向,也希望找到長期追隨的老師。本來她報名了阿湯大神Mark Darby夫婦的線下工作坊,但由於疫情,工作坊被迫取消了。她原本想去印度跟著阿斯湯加現任掌門Sharath Jois學習,但疫情的爆發,讓這個計劃遙遙無期。

畢畢的心態很好,儘管對認證老師的稱呼有所嚮往,但並沒有太多的執念。「我覺得這跟練習阿湯一樣,要面對各種變數,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想法和心態其實都在改變。」

與認證和授權相比,對畢畢而言,規律練習阿湯更為重要。她是北方人,初到大理時,對那裡的海拔不太適應。做完拜日式A,她覺得自己就快喘了,到了拜日式B,她真的開始喘了,就像很多人初次接觸阿斯湯加一樣。不過,她會繼續練習,就算是放慢速度,也讓自己把一序列做完。一段時間之後,她的身體逐漸適應了高海拔,而她的阿湯一序列也在不斷精進中。

很多阿湯練習者都覺得按時起床練習是個很大的考驗,但畢畢覺得這一切都很自然。她會在早上5點起床,最初鬧鐘響起時,她會有小小的掙扎。但練習過後,她會感謝自己起來了,每次練完都像給了自己一個甜棗,而這也會成為她第二天繼續早起的動力。經歷過大約小半年的掙扎後,早起練習就成了她的一個習慣。

在畢畢眼裡,瑜伽練習其實也是一個與我們身體對話的過程,是一個一點一點了解我們的身體,慢慢去覺知到可能之前都不曾覺察過的小的身體部位、肌肉骨骼的漫長過程。

「隨著練習的持續,慢慢發現體式不那麼重要,放下對體式的執著很重要;體式的深度不那麼重要,呼吸與專注很重要;瑜伽墊上的練習不是唯一的重要,生活中的練習也尤為重要。」這是畢畢對於瑜伽練習的感悟,很有哲理。

瑜伽更像一種修行方式

最開始接觸瑜伽時,畢畢覺得瑜伽是一種運動和鍛鍊的方式。她坦言自己很幸運,即使在健身房遇到的瑜伽老師,也給了她很不一樣的感受,練習過後,她會很平靜。每次攤屍式結束,她走到外面時,都感覺好像世界亮了一點兒。

接觸瑜伽越久,她覺得瑜伽不是一個簡單的鍛鍊方式。「自從練習阿湯以後,瑜伽更像一種修行方式。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序列,看似非常枯燥,就像掃地僧每天固定時間起床掃地一樣,但是整個生活都會在練習中有所體現。」

這麼多年的瑜伽練習,畢畢感覺瑜伽與生活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辭職之後去澳洲和大理,在這個過程中畢畢與阿湯意外相遇了,並開始了更為規律的練習,而瑜伽練習也在反向影響她對於生活的選擇。

如今,畢畢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早上自己的練習和分享瑜伽,而瑜伽也成了生活的中心,其他事情要圍繞著它來安排,這是一個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的變化。以前,她去瑜伽館練習時,可能會因為聚會或其他原因取消練習計劃。但現在完全不同,她會先保證瑜伽的固定時間,再做其他的規劃。

「我很願意分享瑜伽,因為我越練習,越覺得它很美好,而分享它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覺得做對的事情非常重要。」就像Pattabhi Jois那句瑜伽名言,「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ll is coming. 」畢畢的解讀是,「做我認為要去做的事情,該來的會來的,而且我也沒有想要很多東西,一定會有辦法的。」

正是有這樣的信念加持,在大理定居一年之後,畢畢的「大理小家」和瑜伽空間已經能維持她的基本生活了。她也堅持做著喜歡的事情,教更多人瑜伽,並在其中很享受這個過程。

「我覺得阿湯Mysore真的是挺神奇的存在。當我不用帶領大家練習體式時,我可以很好地關注他們的練習狀態,並把我的感受帶入到他們的練習中,從身體層面給他們一些調整和建議,這與自我練習時的感受完全不同。

採訪後記:

我覺得畢畢很勇敢。在她的字典里,想做的事情,她會努力去做,不會瞻前顧後太久。她應該是個有能力的人,無論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她都會全力以赴,並把一切都料理得很好。在網上,她發了很多小院裝修時期的視頻,能看出來,都是用心之作。她還會親自收拾房間,做各種新鮮嘗試。

看到畢畢的選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她的家庭條件不錯吧,應該不用擔心金錢的問題。我反而覺得,畢畢是個很獨立的人,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想法,獨立的選擇。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並且明晰自己不能坐吃山空。剩下的,就是放手一博。她那句「做對的事情非常重要」,很打動我,透著堅毅和決心。

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回想我的三十多歲,還沉迷於職場打工,提高技能,增加財富的階段。也許,那時我並沒有深入地練習瑜伽,也就少了一根過自由生活的弦。

其實,無論您的背景是什麼,只要您想,您總是可以有些對生活的嚮往,然後努力地實現它。不要總是羨慕別人的樣子,說別人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您沒有選擇那種生活,正是因為您並沒有真的那麼嚮往。倘若心生了嚮往,就勇敢前行吧!

我看過畢畢的一些文章,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她曾經去過一片海,那是一種Tiffany藍。看到這樣的描述,我就有點心痒痒。如今,我要到了這張照片,給大家飽飽眼福,就當福利發送了。

最後,如果您去大理旅行,不妨到畢畢的小院坐坐,體驗一節瑜伽課。反正我是動心了,找個機會要去住上一個星期。試想一下,清晨醒來,看到湛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還有什麼可焦慮的呢?這世上那麼多美好的事物,它們都是免費的,值得我們認真珍惜!


(我想做100個瑜伽人的故事,性別、年齡、背景均不設限。只要您有瑜伽故事,我就能講得「有趣」,歡迎來聯繫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