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孟晚舟回華為上班,土耳其要驅逐10國大使,澳防長對華又犯倔

國防時報排頭兵 發佈 2021-10-25T12:46:02+00:00

10月25日,這幾件事值得關注。隔離期結束,孟晚舟回華為上班了。在經過21天的隔離後,其在10月25日已經回到華為公司上班。

世事變幻萬千,但總有一件是你關注的!10月25日,這幾件事值得關注。

一、隔離期結束,孟晚舟回華為上班了

9月25日,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回到闊別已久的中國。在經過21天(9月26日-10月16日)的隔離後,其在10月25日已經回到華為公司上班。

當日,孟晚舟身穿黑色套裝回到華為公司——深圳坂田園區B1區,當時華為員工心情激動,不斷歡呼。

孟晚舟在1993年進入華為公司後,從基層干起,後歷任公司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帳務管理部總裁、華為香港公司財務長,以及國際會計部總監。

美國彭博社稱,孟晚舟回國意味著美國執行了中方關於改善兩國關係的一項關鍵要求,儘管美國會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但孟晚舟回國將為中美關係的改善鋪平道路。

今年10月1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孟晚舟是因為中國的崛起而被拘押,也恰恰因為中國的崛起而獲釋。14億中國人民給予孟晚舟堅定支持和強大聲援。中方有關部門和駐美國、加拿大使領館全力開展工作。

樂玉成強調,孟晚舟回國,去掉的不僅是電子腳鐐,而是霸權和脅迫的枷鎖,它表明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是阻擋不了的,任何羈絆終將被清除。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魏宗友表示,孟晚舟的回歸將有助於緩和中國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也是拜登政府善意的一個關鍵指標。

二、土耳其總統下令驅逐10國大使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0月23日宣布,他已下令土國外交部,將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丹麥、芬蘭、荷蘭、挪威、瑞典以及紐西蘭等10個西方國家駐土耳其大使,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而按照外交慣例,「不受歡迎人物」是要限期離境的。

埃爾多安說,「上述大使應該要知道並了解土耳其。他們不知道、不了解土耳其的時候,就必須離開。」目前,土耳其外交部還沒有照辦,只是召見了10國大使,指責他們違反外交慣例,發表無禮、不負責任的聯合聲明,把司法案件政治化,已經越線。

埃爾多安之所以發出上述指令,是因為這十國的大使們要求土耳其釋放涉嫌金援並組織叛亂活動的土耳其商人兼慈善家卡瓦拉,強調本案使土耳其民主法治蒙塵。

2017年,卡瓦拉遭到土耳其政府指控,稱其資助並組織2013年的全國反政府示威,隨即獲刑入獄。2013年伊斯坦堡哲吉公園抗議活動,後來演變成全國性示威,事件造成8名抗議人士和一名官員喪生。

2020年,卡瓦拉獲判無罪,但旋即又遭到政變指控,稱其參與2016年未遂政變。

這十國大使館10月17日聲明說:「我們注意到歐洲人權法院對卡瓦拉案所作的裁定,我們呼籲土耳其確保他即刻獲釋。在前案獲判無罪後又以合併他案和提出新案等方式持續拖延對他進行審判,這使得尊重民主法治和土耳其司法體系透明度籠罩陰霾。」

人權團體指出,卡瓦拉受審已經成為埃爾多安鎮壓異己的代名詞。

倘若土耳其外交部真的按埃爾多安的指令驅逐10國大使,那將會開啟埃爾多安執政19年以來對西方國家最深鴻溝,要知道這十國中,有7國是土耳其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邦的大使。

在野黨認為,這是埃爾多安「轉移經濟失策」的伎倆,而這將把土耳其置於險境。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土耳其經濟增長9%,但是目前通貨膨脹率接近20%、貨幣里拉兌美元匯價自埃爾多安上次總統勝選已貶值逾50%。

埃爾多安主宰土耳其政壇近20年,但是潛在經濟危機導致2023年大選之前,執政聯盟支持度持續急劇縮減。

三、澳防長:中國「武力犯台」將與美國同進退

在一條道上走到黑的澳大利亞最近又放倔詞,而這無異於跳樑小丑。

10月24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台播放了對該國國防部長達頓的採訪,當被詢問到「澳大利亞是否將與中國爆發戰爭?」這一問題時,達頓表示,這是該由中國回答的問題。他說,過去6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在持續關注中國可能武力收復台灣的問題,同樣地,美國已清楚表明對台灣的態度。至於美國將要如何反應,澳大利亞都會與美國同進退,堅持務實維持盟友關係。

他說:「沒有人希望爆發衝突,但從中國對付香港的方式看來,顯示中國已決定要進一步對付台灣。」

他說,澳大利亞的盟友除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外,還與美國、印度和日本組成「四方安全對話」(QUAD)。此外,澳大利亞、美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也有緊密關係。

對華不友好,目前已成澳政客共識。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今年5月曾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對台灣政策將堅定不變。他表示,如中國武力收復台灣,澳大利亞將會履行支援美國及盟友的承諾。

而澳大利亞前總理阿博特更是反華先鋒。不久前他訪問台灣,最近轉戰英國,擔任英國政府貿易顧問。他在倫敦對英國商界發表演講時稱,很難想像澳大利亞政府將考慮再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他敦促英國企業和其他機構減少對中企資金的依賴,並不要把科技企業出售給中國。(井上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