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場做晶片,阿里雲軟硬兼施,變道未偏航

財經故事會 發佈 2021-10-23T14:19:10+00:00

杭州的深秋,已有涼意,超過4萬平米的雲棲大會現場,卻一片火熱。略顯清瘦的張建鋒跳上講台,一張口,綿密的信息如同雨點,密集砸來。

采寫/陳紀英

杭州的深秋,已有涼意,超過4萬平米的雲棲大會現場,卻一片火熱。

略顯清瘦的張建鋒跳上講台,一張口,綿密的信息如同雨點,密集砸來。

作為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歷時半小時左右的演講,其實核心主題只有一個——「如何定義未來」。

張建鋒曾打過一個比方,一扇門隔著的未來和現在,就如同季節交替。

「秋天是怎麼變化到冬天的?是一天天的溫度降下來的,還是一個突然的變化過程?後來我發現,絕大部分時候是一夜之間冷空氣襲來,一場狂風冷雨,瞬間就會從秋天變成冬天,季節轉換完成。」

對於深藏功與名的技術公司來說,「一日入夏一日入冬」的高光時刻是少有的饋贈——技術難題終於攻克的豁然開朗,硬核技術對外發布時的驕傲自信,新產品上線落地的終有所成,等等。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技術長征上的孤獨、艱辛、受折、絕望、迂迴等等才是常態,卻常常不為外人所知。

在這場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拿出了一串鑰匙:性能最強的自研CPU晶片倚天710、交付效率提升了50%的磐久自研伺服器系列、助攻雲計算進入5微秒時延時代的神龍4.0架構、自研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重磅升級、中國最大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平台阿里靈傑、全新開源的伺服器作業系統龍蜥,等等,試圖打開未來之門。

不難看出,阿里雲越來越重越來越硬了。軟硬兼施的阿里雲,為何要變道?

打開未來的鑰匙

阿里雲正在走下「雲」端,變得越來越硬越來越重。

歷時三天的本屆雲棲大會,共有450多件科技新品走台「首秀」。

而在一眾硬核新產品新成果中,第一主角當屬倚天710,這是阿里第一顆為雲而生的CPU晶片,來頭不小。

倚天710採用業界最先進的5nm工藝,單晶片容納高達600億電晶體——在此之前,市面上伺服器晶片最先進的工藝仍為7nm,據張建鋒補充,「5納米是整個半導體製造上能夠規模化量產的最先進工藝」。

為雲而生的高性能晶片之外、自研雲原生伺服器系列磐久、首次實現內存與計算存儲解耦的自研資料庫、開啟5微秒時延時代的神龍4.0架構等等,也相繼登場。

上述新成果中,為雲而生、「軟硬一體化」、降能耗提性能,三條主線貫穿其中。

為雲而生,其實厘定了阿里雲做硬做重的界牆,以云為導向,雲是起點也是落點,向下定義硬體,並非無的放矢。

比如,倚天710晶片,其實是「一雲多芯」戰略的關鍵突破,「今天我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為了完善雲計算,而不是為了完善晶片半導體產業。」張建鋒解釋。

歸根結底,傳統IT技術的「舊瓶」並非為雲而生,裝不了雲計算的「新酒」,軟硬一體化則是「為雲而生」的實現路徑——為了達到最好性能、最佳體驗、最高性價比,必須對軟硬體全鏈路優化。

以晶片而言,多核比單核更適配雲計算的高負載,倚天710晶片內含128核CPU,主頻最高達到3.2GHz;在多核之外,倚天710晶片還針對雲計算的特點做了大量優化,性能超過業界標杆20%,能有效提升晶片的傳輸速率,並且可適配雲的不同應用場景。

自研伺服器系列同樣為雲而生,針對雲原生時代容器化、微服務、持續交付等特點,磐久系列採用軟硬體融合方式實現極致性能,能效比表現居於業界領先水平,伺服器交付效率提升了50%。

其實不僅僅阿里雲,當初賈伯斯為蘋果敲定了「軟硬一體化」的路線,也是因為其極為推崇科學家艾倫·凱的觀點——「對待軟體嚴肅認真的人,應該製造自己專屬的硬體」。

而降能耗提性能,則是檢驗新成果的標尺,也呼應了當下綠色經濟的大潮——現在,中國企業普遍都要背負「碳中和」指標。

比如,倚天710就兼顧性能和減耗,可以助攻數據中心節能減排。

除了降能耗的晶片外,阿里雲工程師們還研發了液冷技術,可以「將伺服器泡在水裡(絕緣冷卻液)」里,全程用於散熱的能耗幾乎為零,節能效果超過70%,實現了數據中心100%無機械製冷——而在數據中心的成本構成中,用電成本是大頭,占了總運維成本的七成左左右。

軟硬兼施,顯然是阿里雲的必選項,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提供更好的雲服務。

技術研發範式的重構

軟硬兼施之下,阿里雲正在重構研發模式,基於飛天雲作業系統這一阿里雲的核心「引擎」,向下延伸、定義硬體,繼續攀爬技術研發的制高點,提高雲計算公司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技術主導性。

在傳統IT領域,站在鄙視鏈頂端的是「晶片」和「作業系統」。高高在上的晶片巨頭,構建了技術壟斷的城池,掌握了產業鏈的絕對話語權,也收割了行業超額利潤。

過去十來年,以阿里云為代表的新勢力,正在衝擊傳統IT的舊城池——從最早以候補隊員上場,逐步替代IOE,到如今通過軟硬兼施、貫通上下游的技術研發能力,重構整個IT產業,逐漸占據產業鏈主場。

「一雲多芯」戰略就是典型例證之一,具備自研晶片能力後,阿里雲可以基於客戶需求,以云為中心搭建雲平台,而非以「晶片」為中心,而這最終將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掌握了底層核心技術的阿里雲,卻依然堅守開源、開放路線。

比如,阿里雲做硬體,止於設計、研發,而非直接生產伺服器、交換機等,對此,張建鋒強調,「要讓行業上下游都能享受我們技術開放的紅利」。

先獨善其身,而後對外開放,形成標準,普惠行業,達濟社會,這是阿里雲的技術觀和價值觀,技術研發範式的重構,產業鏈主導權的提升,最終惠及的是整個產業鏈上下游。

看似變道,從未偏航

從雲端走到地上做硬做重,表象上看,阿里雲的階段性戰略重點似乎在發生偏移,但其實阿里雲的主線從未偏航——搭建基礎設施,助攻數位化浪潮的基本定位未變,技術立身的發展路線未變,長期主義的價值觀未變。

去年六月,在接受《財經》雜誌主編何剛採訪時,張建鋒再次強調,阿里雲要做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礎設施,要「做好服務、做深基礎,做厚中台,做強生態」,這也是阿里雲打開下一個新十年的鑰匙。

獨行者疾,眾行者久,在未來十年,阿里雲不是單打獨鬥去打擂台,而是構建龐大生態圈,聯手千軍萬馬去衝鋒陷陣——單一的產品容易被替換,高新的技術也可以被超越,但沉浸式的服務服務卻難以被替代。

而深耕地基,技術立身、重視研發、看重人才,既是阿里雲的基本底色,也是阿里雲的發展慣性。

在技術投入上,阿里雲不舍重金。去年4月中旬,阿里雲對外宣布,未來三年計劃陸續投資2000元,強化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並且擴大 5000 人招聘規模,引入頂尖科技人才等。

彼時,消息一出,點讚者有之,質疑者有之。

質疑者看不懂,阿里雲摸索了十來年,尚未盈利,就敢如此「燒錢」。但其實,於阿里雲,盈利是取捨而非能力——自2020年Q4季度首次盈利以來,阿里雲已經進入了盈利新常態。

質疑者同時也懷疑2000億投入,到底是噱頭還是真金?但其實,阿里雲涉足的不少硬核研發項目,都燒錢不菲,比如晶片——一般的廠商如果沒有雄厚的人才、資本,根本就不敢嘗試。。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的技術研發,並不僅僅局限於當下業務,也會著眼未來。比如,與阿里雲形成「三位一體」的達摩院和平頭哥,就在發力基礎科學和「卡脖子」技術,這除了需要戰略和定力,更需要持續的投資,並且在可預見的短期內都無法得到回報。

歸根結底,阿里雲是長期主義者的信徒——而時間,經常會與長期主義者結盟為友。

時針撥回2010年,在一場IT領袖峰會上,關於雲計算的未來,一位網際網路大佬略顯輕蔑的斷定,「雲計算就是新瓶裝舊酒」,另一位大佬則輕描淡寫的認為,「(雲計算)現在看還為時過早,可能得過幾百年,幾千年之後,到阿凡達的那種時候才能實現。」

彼時,剛剛成立的阿里雲團隊備受質疑,但十年後,雲計算已經成為如同「水電煤」的基礎設施。

相信未來的阿里雲,也收穫了時間的玫瑰。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2020年全球雲計算報告顯示,阿里雲排名全球第三、亞太第一,過去五年,阿里雲市場份額上漲近3倍,在TOP3中增速第一。

根深才能葉茂,做重才能做遠,造風而不跟風,堅守主航道不偏航,堅持長期主義的阿里雲,正在打開未來之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