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公司評測室|千億級天量市場「車路協同」不容錯過,BAT的車路協同路徑分析

科創板日報 發佈 2021-10-24T14:22:39+00:00

《最近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全球首個車路協同DAIR-V2X數據集正式發布,意味著全球首個基於真實道路場景打造的,能大大加速車路協同的研發落地。

《科創板日報》(研究員 趙建民,特約研究員 溫禮輝)訊,最近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全球首個車路協同DAIR-V2X數據集正式發布,意味著全球首個基於真實道路場景打造的,能大大加速車路協同的研發落地。或許正如百度CEO李彥宏所預測的那樣,未來5年內道路擁堵情況將因為車路協同的普及而大大緩解,甚至也不會再限行、限購、限牌。

除了百度以外,阿里、騰訊在車路協同上是否已經下場?到底有怎樣的投入和儲備,技術方向又有哪些異同?

BAT為何要親自下場?

首先我們弄清楚車路協同能帶來什麼,才能更好的理解BAT為何要下場,為何能下場?

車路協同背後其實是交通行業的整體化智能升級,與安防、智慧城市、大數據和雲服務息息相關。就以交通行業裡面的高速公路為例,我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大約為14萬公里。根據測算,建設「智慧高速」所需要進行的 「路側」改造,一般的硬體和改造成本約為幾十萬到一百萬/公里。

以此計算,車路協同僅僅是在「智慧高速」的改造上就存在著千億級的市場,而這還不包括車路協同在新建高速上的部署以及後續的運營維護。如果將城市路網的車路協同建設、改造也算上,那更是一個難以估算的天量市場。

在天量市場面前,任何人下場都不奇怪了,那麼BAT的機會點又在哪裡?

其一,現階段的單車智能自動駕駛在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中,面臨著安全性、單車感知長尾問題和經濟性等方面的挑戰,在當前自動駕駛能力的條件下,還無法找到三者間的平衡點,所以需要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來從本質上解決單車智能自動駕駛遇到的技術瓶頸。

其二,車路協同作為萬物互聯的關鍵環節,車輛和路側的都是巨大流量和數據來源的入口,BAT這類的科技巨頭不可能放棄對這塊巨大流量蛋糕的爭奪。

之前我們已經在《百度:車路協同的技術升級路徑》一文中,對車路協同的概念、市場前景和具體功能進行了介紹,並且從專利視角對百度的車路協同技術升級路徑進行了分析。接下來,我們從專利技術方面來分析阿里和騰訊在車路協同技術上與百度相比有何進展和不同?

阿里:「智能高速」切入,實現雲路車一體

從2018年雲棲大會開始,阿里正式將汽車升級為公司的戰略方向。宣布將由車向路延展,利用車路協同技術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這一戰略將由AliOS聯合阿里雲、達摩院、高德、支付寶、千尋位置、斑馬網絡等共同完成;其中,高德、千尋提供高精度地圖,支付寶提供支付場景,菜鳥聯盟和ET城市大腦的場景支持。從阿里對於未來二十年車路協同技術的設想可以看出,阿里希望能在交通領域「下沉化」。現階段主要以高速公路場景為應用突破口,建立起以自動駕駛汽車+路側「感知基站」+雲控平台的產業閉環,實現雲端、路端、車端一體化的車路協同生態。

從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中檢索專利申請趨勢發現,阿里是從2017年開始儲備車路協同相關的技術,2017-2021年內阿里及其關聯公司共申請了1187件相關專利,從圖1中判斷阿里前期可能以搶占專利陣地為主要目的。從2018年阿里對外官宣其汽車戰略後,相關的專利申請量呈現顯著遞增態勢,並且發明專利占比超97%。

從專利構成圖中分析發現,阿里主要申請的技術分支屬於電通信領域,從側面佐證了阿里其實更重視在軟體方面的技術積累,利用其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領先技術跨界賦能交通行業。(如圖2)

圖1 阿里車路協同及相關產業專利申請趨勢(數據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圖2 阿里車路協同及相關產業主要專利技術分布(數據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騰訊:5G+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打造人車路雲數字閉環

2016年和2017年,騰訊相繼成立了未來網絡實驗室和自動駕駛團隊,專門專注於5G技術和應用研究。之後,在2018年11月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宣布將進行戰略升級,其中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汽車出行產業,並且還推出了面向出行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

從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中檢索專利申請趨勢發現,騰訊也是從2017年開始集中儲備車路協同相關的專利,但是截止2021年申請相關專利總量僅280餘件。相比於百度的2000多件和阿里的1200餘件相關專利,似乎在專利儲備方面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而且在BAT中,騰訊也是最晚提出車路協同概念的,難道說騰訊並不重視車路協同這塊領域的蛋糕?(如圖3)

圖3 騰訊車路協同及相關產業專利申請趨勢(數據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其實不然,騰訊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是擁有海量的C端用戶群體,所以優先將資源投入到與能給接觸到用戶群體強相關的5G能力的研發和基礎設施的完善上。從騰訊主推的5G車路協同開源平台也不難發現,騰訊是從觸達用戶的視角去進行車路協同領域的生態布局,最終形成騰訊的數據閉環。

綜合來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會繼續發揮在數據方面的優勢能力,並且成為車路協同產業推進的主力。也不難發現BAT最終的目的都是直奔大數據去的,百度和阿里都希望能在系統層面和硬體層面擁有一席之地,而騰訊則是更專注於通過5G技術掌握C端流量的鑰匙。

「公司測評室」:一級市場及科創板權威媒體科創板日報聯合智慧芽發起,旨在研究公司科創實力,憑藉企業科創力評估模型,從技術質量、專利布局、技術影響力、公司競爭力、研發規模和穩定性等維度挖掘最具科創實力的公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