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烏齊寺,等待著與你相遇

進藏全攻略 發佈 2021-10-16T23:59:38+00:00

宗教,是西藏亘古不變的重要主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非常重要的宗教場所,寺廟,佛塔等等,除了聲名大噪,我們這些無信仰的群眾都知曉的大昭寺、扎什倫布寺、岡仁波齊、羊卓雍錯等等,在一些小城市甚至村鎮,都有著他們當地神聖的寺廟。

宗教,是西藏亘古不變的重要主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非常重要的宗教場所,寺廟,佛塔等等,除了聲名大噪,我們這些無信仰的群眾都知曉的大昭寺、扎什倫布寺、岡仁波齊、羊卓雍錯等等,在一些小城市甚至村鎮,都有著他們當地神聖的寺廟。

昌都地區有個名字很好聽的寺廟,類烏齊寺,這座寺廟就是在一個鎮子裡,距離縣城三十公里,現如今通了公路,抵達寺廟也很方便,不過類烏齊寺不是現今社會建造的產物,這是一座有著七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寺廟,並且建造時候融合了西藏、內地、尼泊爾的多種風格,是個十分精妙的「文化複合體」。

在公元1277年,噶舉派僧人結溫創建了類烏齊寺,寺廟本名揚貢寺,藏語中也稱其為「查傑瑪」或「格培林」,後因為位於昌都地區類烏齊縣的類烏齊鎮,也被叫做類烏齊寺。這座寺廟是康區噶舉派的主要寺廟,不過寺廟內的一些儀式、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也都混雜著薩迦派,所以在風格上,也是一座複合的寺廟。

寺廟雖然處於偏遠的小鎮,但是構造嚴謹,大氣莊嚴,獨具特色,藏品眾多,供奉的佛像經典且豐富,作為昌都地區最為古老悠久的寺廟,一些文化、宗教愛好者不容錯過。

人們有一種說法,來到西藏看寺廟,先去看大昭寺,再來看類烏齊寺的查傑瑪大殿(類烏齊寺主殿),可以看出來,這座寺廟之重要,名氣之大。

非常惋惜的是,查傑瑪大殿曾在特殊期間遭到破壞,後來經過重新修整,還原度極高,依舊保持著過去的風采。大殿高30米,長56米,寬51米,外觀較為方正,看上去更加有莊嚴肅穆的感覺。大殿共有三層,依次以三種不同的風格、顏色繪製。查傑瑪大殿的底層,繞寺廟一周布置了多個轉經筒,第一層是「條花殿」,高13.5米,有黑、白、紅三種顏色,豎著塗抹在牆上,遠觀是一些相間的彩色條紋,其實每一個豎條有一米多寬,共35條,看上去有種非常獨特的裝飾感;大殿的第二層被稱作「紅殿」,顧名思義,外牆就是熱烈的紅色,層高9米,遠觀有種富有生命力、蓬勃向上的感覺,另外也如同藏傳佛教僧人的僧袍,增添了許多神秘感;第三層被稱作「白殿」,外牆是白色,眾所周知,白色在藏區是非常神聖的顏色,純淨,質樸;大殿的頂部是帶有獨特藏區風格的金頂,金光閃閃,增加了不少華貴、玲瓏之氣。

每層大殿除了外觀不同,內部構造以及供奉的佛陀也各不相同,在二層大殿,牆面上繪製著噶舉派歷代祖師、高僧大德,通過壁畫形式展現出噶舉派從誕生到發展,一些重大歷史都被活靈活現地展示了出來;第三層殿內則是各類珍寶,其中就包括整座寺廟的鎮廟之寶:一座釋迦牟尼的紫金佛像,據說是建造寺廟的時候從上部達隆請來的,佛像內還有佛祖的舍利和一節指骨。除此之外,元明清三代唐卡54幅,九百多年的金汁撰寫的佛經5部,兩千多年的印度菩提迦耶佛像,象牙桌面、象牙碗、金馬鞍等珍奇物件更是比比皆是。

文字難以形容類烏齊寺和查傑瑪大殿的盛況,這座古老寺廟等待著熱愛宗教文化的每一個人和它邂逅。瑪吉阿米藏地旅行,專注於小眾旅行線路,更多藏區旅行小眾線路、無人區穿越、藏區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川藏線 (就川藏線 這三個字,加黃V認證,與本訂閱號頭像相同),我們一起出發,去看別人看不到的中國西部之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