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比《長津湖》更複雜:中美軍隊在朝鮮究竟是怎麼打的?

麻雀觀人 發佈 2021-10-17T05:14:15+00:00

在抗美援朝開始前,我軍針對美軍作戰特點做了大量功課,特別是關在功德林里的王耀武、吳紹周等原國民黨將領建言獻策,他們接受過美軍訓練,是活教材。

長津湖之戰發生在抗美援朝的早期,隨後4年時間裡,中美軍隊的戰鬥更激烈、更複雜

① 我軍「夜戰、近戰」得了先手

在抗美援朝開始前,我軍針對美軍作戰特點做了大量功課,特別是關在功德林里的王耀武、吳紹周等原國民黨將領建言獻策,他們接受過美軍訓練,是活教材。

針對美軍空中優勢和火力猛的優勢,我軍發揮「夜戰、近戰」的特點,讓敵人無所適從——電影裡《長津湖》表現得很清楚。

實際上我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小股部隊大範圍的穿插、滲透。這樣不但可以快速找到敵人陣地的弱點打開缺口,還可以從心理上動搖敵軍的防守意志。

運氣好的話端掉敵人的指揮部,那就賺大了。

還記得遼瀋戰役中的胡家窩棚嗎?一股小部隊無意中闖到了廖耀湘的指揮部,造成整個兵團指揮混亂,精銳的遠征軍連像樣的仗都組織不起來。

這種方式打美軍一樣奏效。

朝鮮漆黑的深夜,小喇叭、哨子傳出悽厲的聲音,四面八方的中國士兵陣地前一躍而起——這成了很多美軍士兵的夢魘。

我軍優勢被破解

電影《長津湖》中有一個場景,美7師31團北極熊團旗被繳獲,我軍成建制地全殲美軍一個團——這是戰爭中唯一的一次。

輝煌為什麼不能繼續複製?

因為美軍很快就發現,只要依託環形陣地不動,志願軍很難衝破火網。

砥平里戰鬥是最典型的例子。

1951年2月13日至2月16日,美軍第2步兵師23團及所屬部隊約5600人,遭遇志願軍3個軍8個團約50000人的圍攻。

我軍打了3天後,主動撤退。

值得注意的是,停止攻擊是在志願軍基層軍官的堅決要求下決定的。也就是說,下級軍官向上級提出了「不打」的要求,這在我軍戰史中極為罕見。

因為傷亡實在太大。

攻擊部隊傷亡5000餘人。個別營、連都打光了,指揮員哭著不肯撤,硬是被背下陣地,太難受了。

這一戰讓美軍找到破解我軍戰術的方法:遇到志願軍穿插分割不急著跑,建立環形陣地縮成一團,只要扛過晚上,白天就可以利用空中優勢突圍了。

我軍優勢被破解。

美軍利用我軍弱點大做文章

我軍的弱點也被放大。

戰爭一開始美軍就針對我軍後勤做文章。美遠東空軍從1000架飛機增加到近3000架,我後勤線被炸得一塌糊塗,白天沒辦法行軍,生火做飯都會引來敵機。轟炸甚至造成毛岸英的犧牲,彭德懷也數次遇險。

為什麼志願軍口糧是炒麵?這玩意口感極差,長期吃容易造成夜盲症等營養不良症狀。但炒麵不需要生火煮熟、便於攜帶,保證志願軍最低的生存需要——彈藥少點還好說,沒糧食可不行。

到了第三次戰役結束,我軍的弱點被進一步放大。

美軍一位基層軍官發現,我軍的作戰有規律可循:

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26日—11月2日,8天;第二次戰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日,8天;第三次戰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8天。

而且志願軍前三天進攻猛烈,從第五天就開始減弱,到第八天就停止了。每天的攻擊距離基本上不超過二十公里。

攻擊的時間和距離,是志願軍後勤能力支撐的極限。

美軍以「磁性戰術」發動反擊

在空軍保持密集轟炸的基礎上,李奇微針對這個規律發明了「磁性戰術」:

志願軍一發起攻擊,美軍及配屬部隊就有組織後撤20—25公里;第二天白天利用空地一體的火力優勢反擊,恢復丟失的陣地。

敵人就像狗皮膏藥一樣,抓不住又甩不掉,周而復始。

到了第8天,美軍及「聯合國軍」全線反擊,我軍彈盡糧絕無力抵禦。

敵軍反擊不是一線平推,而是派遣強悍的裝甲力量尖刀一樣直插要害,類似德軍「閃擊戰」和蘇軍「大縱深作戰」:提前占領我軍後方的交通咽喉,讓前線後撤的志願軍陷入包圍。

第四次戰役,我軍被迫後撤100公里,主動放棄漢城。

第五次戰役的情況更糟糕,我軍傷亡7.5萬人,1.7萬人被俘。特別是180師,全師5000餘人被俘——整個戰爭中被俘人數最多的一次。

180師的悲劇,偶然中有必然,因為我們的戰術已被敵軍破解。

第五次戰役打完,我軍想把敵人趕下海已不可能。美軍反而信心滿滿,持續向北推進。

⑤「坑道戰術」:最後的博弈

美軍的進攻簡單粗暴,就是用炮彈解決問題。

特別是接替李奇微的范弗里特,他瘋狂迷信火海戰術。按他的說法:「打出去5倍的彈藥量,以取得勝利。」後人稱為「范弗里特彈藥量」。

土豪任性。

我軍能不能在陣地戰中抗住,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志願軍的勇敢無與倫比,但每個戰士的生命都是寶貴的,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絕不能用生命去對抗火海。

在這樣的形勢下,坑道作戰應運而生。

坑道戰術類似更加複雜的地道戰,地下工事與野戰工事相結合,是一個能打、能防、能機動、能生活的完整體系——電影《上甘嶺》中表現的很清楚。

這一戰術方法是基層部隊發現的,陳賡——《亮劍》中李雲龍最忌憚的旅長大人,他下令完善並倡導推廣。

以1952年4月為例:敵軍發動小規模攻勢60多次,我軍無一陣地失守,傷亡也日漸減少。

到了5月,我軍一線陣地的坑道基本完成。8月,二線陣地坑道也基本完成。朝鮮半島250公里的戰線下隱藏著一個「地下長城」,以此構成20—30公里縱深的防禦體系。

實際上,採取地下工程應對美軍的狂轟濫炸並非我軍首創,二戰中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上就採取這種方式,並讓美軍吃盡苦頭。但日軍被困在島上無法得到增援,彈盡糧絕只能被美軍慢慢磨死。而我軍沒有被四面包圍,人力、物力可以通過坑道送到一線,反過來磨死美軍。

著名的上甘嶺戰役,是對坑道戰術最嚴酷的檢驗。

1952年10月14日,敵軍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

這樣的炮火下,陣地上完整的石頭都找不到。

在持續43天的戰鬥中,我軍依託坑道與敵反覆爭奪,最終守住了陣地——坑道戰術證明行之有效。

此後,美軍再也沒有向我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在北緯38度線穩定下來,並最終迎來和平的曙光。

中國軍人憑藉著勇敢和智慧,近代史上第一次戰勝西方的強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