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她的自畫像,我也有勇氣面對原相機

設計癖 發佈 2021-10-25T09:11:53+00:00

今天呢,我們帶了一位藝術家的自畫像,她有著大長臉、小眼睛、蒜頭鼻、厚嘴唇。《自畫像》 潘玉良 1949年。

突擊檢查!

你現在手機里有多少個美顏軟體呢?

每次我自拍的時候都忍不住沉迷在各種美顏相機的特效中。🤳

不知道你會不會也這樣呢?

而藝術家們的自拍就是自畫像啦,和我們現在在朋友圈發自拍一樣,難免會美圖秀秀一下。

今天呢,我們帶了一位藝術家的自畫像,她有著大長臉、小眼睛、蒜頭鼻、厚嘴唇。

《自畫像》 潘玉良 1949年

誒?這張自拍好像沒有p圖啊。

她是誰呢?

怎麼會這麼有底氣發原圖呢

她是這樣一位女人,她一歲喪父、八歲喪母、十四歲被舅舅賣到了青樓賣藝,她逃跑、自殺、毀容,卻換來更殘忍的毒打。

直到17歲,她遇見了自己生命中的知己潘贊化,他替她贖身,送她到法國留學。

潘贊化

涅槃重生的她,是第一個作品被羅浮宮收藏的中國畫家,甚至法國當局還規定說,不允許帶她的畫出境。張大千崇敬她,稱她是少有的畫家,說她的畫在」為國畫正脈!」

徐悲鴻說她是當時中國藝壇上僅有的三位畫家之一,甚至特意發報誇她,說她完成了在中國畫的改革里,男子都達不到的成就。

徐悲鴻:「真藝沒落,吾道式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夫無得,而得巾幗英雄潘玉良夫人」。

她把人生一手爛牌打成王炸。

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一代畫魂潘玉良。

我不太想展開講她人生的悽慘遭遇,與其過多關注她的八卦,不如我們花點時間,看一下她的畫。

她的自畫像,即便是拿到現在,對我們當代女性,都非常有啟發。

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

我們之前在《大話西方藝術史》的書里寫過自畫像對於創作者的意義。它是我們重新審視自我的標誌。

我們現在雖然不會沒事給自己畫自畫像,但對於很多女生來講,也許天天自拍,也許也經常會發自拍到抖音/朋友圈。

我們發的自拍,其實就是我們內心裡的自己。

潘玉良的自畫像,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

01

美顏濾鏡我要開到百分百

《自畫像》 潘玉良 1940年

這是1940年,她第二次去法國之後,她畫的自畫像。這也是大家公認的,潘玉良所有自畫像中最美的一幅。

你看,畫中的她身穿經典的黑色旗袍,右手搭在桌上,左手放在身前,擺出了一個富有女性魅力的優雅的「S」型姿勢,眉頭舒展,眼神有一點迷離。

如果是熟悉潘玉良的人看到這幅畫,第一反應一定是,這誰啊?

潘玉良在創作中

因為現實中的潘玉良跟優雅美麗壓根就沒半毛錢關係。

與潘玉良有交往的朋友都說她性格豪爽,說話大嗓門,能喝酒,會划拳,不拘小節。而更親近一點的,她的丈夫潘贊化乾脆直接說她:

「你一生不解(講)究裝飾,更有男性作風。少年騎馬射箭,都是好手……」

雖然畫裡「潘玉良」不像是潘玉良本人,但你是不是會覺得有點熟悉?

她很像是我們看過的一些女性自拍,很美,很溫婉很柔弱,但卻只讓自己活在了男性的目光底下。

根據潘玉良改編的電影《畫魂》截圖

我不是說這樣不好,潘玉良從小缺失父愛,在青樓里目睹了太多男女之事,她習慣了崇拜男性的力量,也習慣了被男性觀看,以至於當她以畫中形象出現的時候,她也會習慣性地思考:

男人喜歡看什麼樣的我?

於是她努力突出自己的女性特質,但明明是自畫像,是你自己對自己的審視,潘玉良那個時候,卻像是為了別人而畫。

她要逃脫自己曾經的身份和視角,但你知道有多難嗎?

曾經因為出身,她在上海美專學畫時就有女同學以「誓不與妓女同校」要求退學,使她不得不退學,轉而赴法留學。

等到她學成歸來,當上了母校的系主任時,沒有想到竟然又有同事因為教學瑣事當面辱罵她「野雞」!

根據潘玉良改編的電影《畫魂》截圖

更過分的是,在潘玉良一次國內畫展上,有人還給她的畫作《人力壯士》貼上了一張紙條,上面寫:

「這是妓女對嫖客的讚頌!」

02

美顏濾鏡開一點點就好了

1945年,潘玉良當選為中國留法藝術學會的會長,獲得了法國國家金制獎章。

在藝術上的成就讓她越來越有底氣面對這些嘲弄,於是這個階段,她的自畫像,就成了這個樣子。

《紅衣自畫像》 潘玉良 1945年

她看起來不再是溫柔的姑娘。她揚起眉毛,眼神不再迷離,動作也不如之前的優雅乖巧,而是帶有一種警惕性。

本來放在邊上的花瓶被挪到了身體和畫面的正前方,看她的表情,好像下一秒就要把花瓶砸向那些對她嘰嘰歪歪的人。

和之前的自畫像不一樣,潘玉良呈現了自己最為真實的樣貌,粗壯有力的手臂,隨意自然的站姿,就連頸紋都不放過,也被畫了出來。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就畫於封閉的室內環境

我們再看潘玉良的身後。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女性其實是被禁止出現在窗口招搖的。

而潘玉良把身後的窗戶打開,打破了包括她自己以及常規女性自畫像中女性身處在封閉環境裡頭的處境。

這是一種反抗,反抗的是壓抑女性身體的傳統。

從附庸男性的審美走向女性主體意識的自我表達,當潘玉良不再刻意地美化自己,做那個別人眼中嬌滴滴的柔弱女子,這個時候,「潘玉良」才真正出現在我們面前。

03

來吧,原相機

而到了1963年的自畫像,她越來越放飛自我。

《半裸的自畫像》 潘玉良 1963年

花瓶換成了酒杯和菸灰缸,精緻的旗袍、洋裙也換成了帶有中式元素的大褂棉褲。

再看她的坐姿,一手撐著腦袋,一手扶著踩上椅子的右腿,跟之前還會美美地擺個pose完全是兩幅模樣。更大膽的是,她直接敞開了衣服,袒胸露乳。

在我們印象中,好像都是男人才會這樣光著上半身,大口喝酒。然而,就是這麼一幅「有傷風化」的作品,潘玉良卻露出了她所有自畫像中唯一的一個笑容。

她笑到露出了牙齒,笑到眼睛也跟著彎了起來,非常自由,非常放鬆。

《半裸的自畫像》細節 潘玉良

這一次,她不再和任何人對視,她也不在乎任何人的目光。這一次,她為自己而畫,告訴所有人,我是誰,我「潘玉良」究竟是什麼樣的。

從第一幅畫:我要做你們眼中完美的人。

到第二幅畫:我才不是你們眼中的那種人。

到第三幅畫:我就是我,我才不管你們怎麼看我。

潘玉良在自畫像里,完成了三次對於自我的審視,跨越了三次生命的台階。

我們今天有很多自拍,也有很多的工具能幫助我們美化自己。

在社交媒體平台,我們也會收到很多不同的目光,不同的反饋。

都說,女為悅己者容。

這本沒有錯。但在藝術的世界裡,漂亮的軀體很多很多。

而真實,卻極少極少。

所有偉大的藝術家,都會追求回到真實的自我。

因為真實對於生命而言,才真正有著,無窮的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