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30年的老師,憶許昌這八位班主任。都有誰?

老家許昌 發佈 2021-10-25T09:12:04+00:00

從教30年的老師,憶許昌這八位班主任。都有誰?文‖蔣曉莉 圖‖網絡有位外國哲學家說過:「少年憧憬未來,青年立足現實,老年回憶過去。」本不該是回憶過去的年齡,但看到學生寫的作文:「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從教30年的老師,憶許昌這八位班主任。都有誰?

文‖蔣曉莉 圖‖網絡


有位外國哲學家說過:「少年憧憬未來,青年立足現實,老年回憶過去。」本不該是回憶過去的年齡,但看到學生寫的作文:「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學生時代的八位班主任,他們有共同的特點——每一位班主任都是語文教師,受各位班主任的影響,自己也立志要當個語文教師,並且一干就是三十年。(想看看本文作者蔣老師上回寫了啥美文?歡迎點擊以下連結欣賞:晨練生活真美好,和許昌的她一起感受吧)



長辮子的張玉玲: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


我的第一位班主任也是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張玉玲,在農村小學裡,她是全校唯一一個有文憑的老師,雖然年齡不大,但威嚴不可低估,經常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兩條長長的辮子成了小女孩最喜歡模仿的樣子。


我的三叔蔣長興:

讓我愛讀書的啟蒙者


第二位班主任是我的三叔蔣長興,印象最深的是別的班級都放學後,三叔會在教室里領著我們讀書,有時他讀,有時讓學生讀,琅琅的書聲是少年時代最美好的記憶,這也許就是我愛讀書的啟蒙教育。



美麗大方的王紫英:

我接觸的第一位城市老師


四年級時,我們家搬到了城裡,我也轉學到了許昌實驗小學,班主任仍是語文教師——王紫英是我接觸的第一位城市老師,正值芳華的她,美麗大方。

剛進入城市,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自卑、膽小、怯懦成了我的標籤。王老師總是鼓勵我,課堂上提問我,讓我參加學校的作文比賽,她幫助我克服了膽怯,慢慢地使我適應了新的環境,對城市不再陌生。


青年教師白中興:

滿腹才華,飽經詩書


小學六年級我們依然在實驗小學上學(當時叫紅旗小學),班主任是白中興老師,他是一位滿腹才華,飽經詩書的青年教師,帶著我們到文峰塔附近拾麥子、撿豆子,讓我們仔細觀察文峰塔,站在塔下給我們講述塔的歷史和文化。

一路歡笑,收穫滿滿,回來後寫感想,談收穫,我們學會了在勞動中體驗,在觀察中思考,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研學活動吧。



讓我們堅持寫日記的陳玉枝:

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


初中二年級,我來到了許昌實驗中學,我的班主任是陳玉枝教師,陳老師是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

她大大的眼睛,每一次上課都讓我感覺到那是一雙智慧的眼睛,傳遞著精神的食糧,感受著語文的美麗,從那時起,當一個像陳老師那樣的語文老師成了我心中的夢想。

她讓我們每天堅持寫日記,天天檢查,漸漸地我就有記日記的習慣,寫日記寫出了學術論文上了期刊,寫日記寫出了散文上了報紙,十幾本日記成了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近期《日記溫暖了歲月》公開發表,我又想起王老師,十分感謝她。


常讀我作文的劉松濤:

第一位講普通話的班主任


高中一年級的班主任是劉松濤老師,這是第一位講普通話的班主任,每每陶醉在播音員般的聲音中聆聽語文課,那真是一種精神享受。

記得那年劉老師在班裡讀了我的作文《給台灣同胞的一封信》後,問我是不是自己寫的,當時心裡十分委屈,後來劉老師經常在班裡讀我的作文,現在想來,也是莫大的鼓勵。



剛大學畢業的楊為民:

學生的知心朋友


高二年級的班主任是楊為民老師,他剛剛大學畢業,年輕人的熱情、對學生的友善和關心,讓他很快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上課時激情滿懷,板書洋洋灑灑,那真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每一堂課都是語文的盛宴。


學生爭相模仿的標杆牛子明:

高中最後一任班主任


高中最後一任班主任是教我們語文的牛子明老師,他淵博的知識,灑脫的氣質,還有那遒勁的鋼筆字,一時成了學生們爭相模仿的標杆,儘管高三時間很緊,大家都很忙,很累,但偷偷模仿牛老師的字,我們樂此不疲。

時光荏苒,歲月不居,轉眼中小學生活就此結束。一個個班主任的形象,一個個語文老師的模樣深深地紮根在我心中,自然而然地報考大學志願時我的所有志願都是師範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畢業後順理成章我也成了一名語文老師。

實現了當教師的理想十分欣慰,能當個語文教師十分滿足。每一個能實現理想的人應該是幸福的,當然陶醉在自己所喜歡的職業中更幸福,我就是一個很幸福的語文老師。


【作者簡介】蔣曉莉,中專語文教師,喜歡寫作、攝影,愛好書法、養花,偶有文章見於報刊網絡。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