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辱罵父親引熱議:想讓孩子懂感恩,父母一定要知道這3點

凱叔講故事 發佈 2021-10-25T09:42:19+00:00

最近,一個女孩在網上辱罵自己父親的新聞火了。這是一個在西班牙留學的23歲女孩,她在網上公布了向父親索要生活費的聊天記錄。

文 | 陳六月


最近,一個女孩在網上辱罵自己父親的新聞火了。


這是一個在西班牙留學的23歲女孩,她在網上公布了向父親索要生活費的聊天記錄。

在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到,

父親表示每個月給女兒打1萬塊的生活費可能有些壓力。

他希望女兒能節約花銷,

更希望自己的女兒能獨立生活。



即便女孩每月生活費是1.1萬,

而父親表示自己每個月的工資1.3萬,

可女孩對父親給予的生活費還是感到不滿。


隨後,她在聊天群內發布了辱罵父親的內容,

並將此聊天記錄發布在了社交平台,

於是,在網上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且不說這個女孩說的這些是否真實,

但是她的行為的確是讓人汗顏。


根據網友透露的消息,

在這次事件之前,這位女生就不止一次侮辱自己的父母。

網友找到了她以前在貼吧上網暴自己父親的截圖。

她曾把父親的照片貼在網上,並且寫道:

我北大畢業,不願供女兒讀書。



與此同時,

她還曝光了父親的工作單位和電話,

好讓網友對父親進行網絡暴力。



除了罵自己父親,

她也會罵自己母親,

說母親是160斤的瘋母豬。



甚至,還有網友爆料,

這位留學生就是去年媒體報導「留學生入境隔離期間跳窗逃跑」的當事人。



說到底,

這個女孩就像是一個沒長大,

也沒建立基本道德觀的孩子。


她沉迷JK、二次元等圈子,花銷並不少。

而熟悉西班牙生活水平的人都知道,

對於她留學的城市,1萬塊錢的生活費其實綽綽有餘。


出國留學,少則幾十萬,

多則上百萬的投入。

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的機會成本投資,

可她從未體恤過父母的辛苦。


都說女兒要富養,

可,有的家庭為什麼養出了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


養壞一個孩子,只需要父母對他百依百順


這種讓人三觀盡毀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第一次。


在天津的普通家庭里,

爸媽為30歲的兒子買婚房,

耗盡積蓄,還外借30萬元。

臨近婚期時,女方需要6萬聘禮錢,

男生沒錢,直接找爸媽索要。


媽媽心疼兒子,可自己拿不出錢。

母親哭著說:孩子,你這是逼媽媽去死啊。

兒子說:那你就去死吧。

絕望的媽媽從五樓縱身躍下,當場身亡。



在孩子的觀念里,

結婚不是自己的事情,

而是父母應該承擔包辦的事項。

他從來不覺得是自己沒有能力,只會覺得是父母無能。


在武漢金銀潭地鐵站內,

一個女孩因為被母親帶著,

坐錯了地鐵。


下車後,她便對這個母親不斷抱怨。

甚至,還對母親連踹了母親6腳。

瘦弱的母親在身旁獨自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

不為所動地站著,任由女兒的發泄。



這一幕看得讓人心疼。

可母親的順從,能想像到,

這絕對不是她第一次受到女兒如此這般的「待遇」了。


孩子的表現固然令人感到心寒,
可是,這也和父母從小的教育密不可分。


女孩在猛踹母親的時候,

路人想著幫忙制止,拉開孩子。

可母親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立刻去護著女兒。


於是,女兒趁機又暴打路人;

那一刻,我仿佛看見了這個女孩從小到大的每一個瞬間。

每一次撒潑打滾,或許都被母親選擇了任由其發展。



曾就有過一個針對全球的教育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的是中國父母是受訪者中最願為孩子的教育付出的。

即便是在盡全力為孩子付出,

但是仍有大部分家長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


不過大多數父母也忽略了一個真相,

很可能愛著愛著,就變成了無條件溺愛。


不懂感恩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警覺


鄰居家經濟條件一般,兩口子平時很節儉。

但是對他們的女兒卻很大方,

借了很多錢供孩子去學習學費並不低的繪畫之路。

她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是:

「再苦不能苦孩子」。


給孩子買昂貴的手機、衣服,

卻捨不得在自己下班路上口渴時為自己買一瓶礦泉水。

雖然家庭情況一般,

但是女孩卻從未吃過生活的苦。

從小到大,

吃好的,用好的,也穿好的。


等到孩子大學畢業應該找工作的時候,

女孩卻不想工作,

只是想著父母能攢錢送自己出國學習自己喜歡的設計。


設計專業的學費並不低,

鄰居家是工薪階層,

無法支持出國念書的昂貴費用,

他們不得不拒絕了女兒的需求。


女孩覺得早九晚五的普通工作太辛苦。

於是,她選擇回家做自由職業者,

可是卻並不能賺什麼錢,

連續三年,都是靠著父母的接濟過生活。


在本就成年,應為自己負責的時候,

她卻不能獨立,

心安理得享受著父母的付出。



養孩子這件事,結果錯了,一定是過程也錯了。

劉墉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多少孩子既想要美國式的自由,

又想要中國式的寵愛,

卻沒有美國式的獨立,

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


這樣的結果,是父母和孩子的共謀。

孩子和父母都忘了一件事,那便是建立邊界感。

把孩子人生交給他自己,讓孩子自己去經歷,

他才會真正建立規則意識、權責意識、為自己負責的意識。


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講述了貓媽媽如何做母親的故事:
在小貓出生沒多久,

沒有能力自己排便的時候,

貓媽媽舔舐它們的肛門,

幫助它們排泄。

這個階段,貓媽媽給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
在小貓一個月的時候,

貓媽媽開始教它們打獵,

給他們生存的技能。
在小貓三個月的時候,

貓媽媽就把孩子趕走了,

不讓孩子跟著自己生活。
最後,小貓們都獲得了生存的技能,

也有了獨自闖蕩世界的勇氣。


在很多父母眼中,孩子要富養,才能變得優秀。

所以,他們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


可到了最後,

反而忽略了孩子內在品質和生存能力的培養。

因為,百依百順,

養出來的孩子不會成為精英,

更容易是嬌生慣養、囂張跋扈的「小少爺」和「小公主」。


愛里也要有秩序,這三個錦囊給你


香港電台知名主持人梁繼璋給孩子寫的一封信,引起很多父母的感觸:

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

同樣的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

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

我的責任已經完結。

今後無論你坐巴士還是奔馳,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孩子長大後的囂張跋扈、不懂感恩,

很可能就是在孩子童年時,

沒有給予足夠正確的教育。


想要孩子懂感恩,還知奮進。

需要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愛,

但愛里,也要有清楚的秩序。


1、給予空間,不要事事包辦。


武志紅曾經在他的書籍里提出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1歲多的幼兒,想得到10米外的一個玩具,可以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大人幫忙拿給他這個玩具;

另一種方式是,他連滾帶爬地挪了十幾米遠,拿到了這個玩具。

前一種方式會讓孩子形成「噢,大人太厲害了」的感覺,而第二種方式則是會讓孩子有「我太厲害了」的感覺。

這樣的方式,其實更容易幫助孩子建立了自我效能感。


人的能力是循序漸進的,

需要一點一點嘗試。

否則,孩子永遠都無法養成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越俎代庖。

力所能及的家庭瑣事,需要交給孩子去做,

如此一來,孩子才能真正養成獨立能力。


2、除了給予孩子愛,還要教會孩子懂得付出。


《奇葩說》裡,薛兆豐談到他在孩子幼兒園的發現。

他說,孩子們最先學會、說得最多的三個詞是「More」、「Mine」、「No」。

在他看來,這三個詞代表了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想要更多、自己擁有、拒絕分享。



可是,這三種本能是無法幫助孩子在社會上立足的。

面對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

孩子需要不斷被引導、教育、培養,

才能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和給予。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貝勒定律」。

也就是說,陌生人給你的一點點關懷,你都會感動不已。

而父母怎麼寵愛你,可能都視而不見。


當父母把所有資源都奉獻給孩子,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他們便永遠不知道這個道理:

有些錢本該自己掏,

有些苦本該自己吃,

有些東西本就應該自己努力,才能獲得。


父母要懂得適當使喚孩子,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

也要懂得適當拒絕,

讓孩子知道,

我們也不是事事都無條件滿足你的。

給孩子買了好吃的東西,

也不能直接全部給孩子,

讓孩子帶著零食去分享給長輩、鄰居、小朋友。

在這個過程,讓孩子懂得分享和給予的含義。


3、建立規則意識。


在經典繪本《我永遠愛你》有這樣一段對話:

小男孩阿力問媽媽:

「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

「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把羽毛拾起來。」

他又問:

「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

「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她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卻也非常清晰地告訴孩子:

有些事情你不能,如果你做了,你一定要負責相應的後果。


三歲之前,

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權威教育,

孩子才能有規則意識。


說話、做事需要懂得基本的尊重。

學習、寫作業、上學有著基本的要求,否則需要承擔後果。

購買東西,你只能擁有你能負擔得起的那部分。

這一切,都有相應的規則。


如果孩子破壞了基本的規則,父母就需要給予相應的干預。

還可以採用家庭會議的形式,

讓孩子參與制定過程,明確後果。

目的是讓助於讓孩子明確自己行為的邊界。

這個過程不能急,

需要讓孩子一次一次體驗這個過程,

他自然會在心中養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標準。


《愛麗絲瘋狂回歸》中,有這麼一句話:

權威要麼被遵守,要麼被推翻。


在孩子還未成年之前,

我們可以給足孩子物質和精神的安全感,

也給他足夠正確的三觀,足夠正確的規則。

唯獨如此,才能在長大後,

飛得更高更遠,也更快樂更健康。


—— End ——

作者:陳六月,自由撰稿人,沿著路走,直到把自己變成路。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