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首位殉國的清朝將領,死後屍骨無存,日軍為他立碑致敬

文史磚家 發佈 2021-10-25T10:22:53+00:00

甲午戰爭的慘敗和隨後《馬關條約》的簽署,給中國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同時也大大加深了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至今思來依然令國人心痛不已。

文|格瓦拉同志

甲午戰爭的慘敗和隨後《馬關條約》的簽署,給中國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同時也大大加深了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至今思來依然令國人心痛不已。雖然最終戰敗,但在抵禦日軍侵略的戰鬥中,卻曾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衛國烈士,值得後世敬仰。在這些為國捐軀的人物當中,堅守朝鮮平壤城的奉軍統帥左寶貴,無疑是第一位以身殉國的清朝將領。

01 入朝作戰前的經歷

左寶貴,字冠廷,1837年生於山東省平邑縣一個貧苦的回族農民家庭,自幼父母雙亡,和兩個弟弟一起依附鰥叔左世宏生活。為了餬口,左寶貴小小年紀便出來討生活,靠擺地攤、當皮匠掙錢養家,飽嘗人間疾苦,但也由此養成堅忍不拔的性格。1856年,左寶貴因打傷縫馬靴不給錢的官兵,被迫帶著兩個弟弟前往清軍江南大營投效,由此開啟38年的戎馬生涯

在江南大營效力期間,左寶貴常年跟太平作戰,因驍勇異常、屢建功勳而深得上司青睞,逐漸由小兵晉升為千總。太平天國滅亡後,左寶貴又跟隨僧格林沁鎮壓捻軍,因戰功卓著晉升為副將。從1872年開始,左寶貴長期駐守東北,負責清剿為患極深的馬賊。由於剿匪有功、治軍嚴肅,左寶貴深得李鴻章和朝廷的賞識,最終官至建威將軍、廣東高州鎮總兵等職,並以記名提督的身份留駐奉天

左寶貴駐軍奉天20餘年,不僅「曉暢兵事,謀勇兼優」(見《清史稿·卷四百六十》),而且熱心地方公益事業。鑑於自己當年因家貧無法讀書的遺憾,左寶貴曾奏請設立多所義學,從而使大批貧寒子弟獲得免費讀書的機會。與此同時,左寶貴還設立賑災粥廠、同善堂、棲流所等慈善機構,拯救了大量衣食無著或無錢治病的窮人性命,真可謂功莫大焉。

左寶貴駐軍奉天期間,除了剿除馬賊外,還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即在駐守屬國朝鮮的清軍遭遇進攻時,能夠及時提供援助。原來,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發展成為新興帝國後,便開始將吞併朝鮮進而侵略中國視作基本國策。為此,日本在1876年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從而取得包括領事裁判權在內的一系列特權,1882年後又取得在朝鮮駐軍的權利。此後,日本致力於將清朝的勢力驅逐出朝鮮,最終在1894年尋找到良機。

02 捐軀異域

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不宣而戰的情況下,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以平定東學黨起義的清朝軍艦,甲午中日戰爭由此爆發。在取得海戰的勝利後,日軍又在陸地上展開進攻,在牙山擊敗由直隸提督葉志超率領的清軍主力,隨後猛撲朝鮮北部重鎮平壤。清廷得知消息後,急命左寶貴率奉軍進駐平壤。左寶貴接到命令後,率領1.3萬名奉軍火速南下,在8月6日進入平壤。

左寶貴進駐平壤後,即刻著手加強防禦工事,並試圖南下主動進攻日軍,但終因朝廷在攻守問題上分歧嚴重而作罷。8月下旬,葉志超率殘部到達平壤,他諱敗為勝、虛報戰功,被不明就裡的清廷任命為駐平壤諸軍總統。不過,駐守平壤的清朝將領們知道實情,加之葉志超為人庸劣無能、怯懦畏敵,因此沒有人願意聽從他的號令,夙伏威望的左寶貴反而成為實際上的統帥。

9月4日,日本兵分四路進攻平壤的消息傳來,左寶貴決定利用敵軍兵力分散的特點,首先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軍一路,從而實現各個擊破的效果。然而,三路清軍將要到達進攻地點時,葉志超卻因為害怕被日軍抄了「後路」,竟派人火速將出擊的部隊調回,由此錯失擊敗日軍的良機。9月14日,四路日軍順利會師,隨後完成對平壤城的合圍。

當日軍即將完成對平壤的合圍時,貪生怕死的葉志超和總兵衛汝貴等人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加強防守或出城迎敵,而是在軍事會議上主張棄城逃走,將軍隊撤入中國境內。對此,左寶貴非常憤怒,對葉志超等人痛斥道:「你們這些人要是怕死的話可以自行離去,但此城會是我的墓冢!」葉志超、衛汝貴等人被左寶貴一席話懟得面紅耳赤,雖然再不敢公開提議棄城逃走,但內心仍想著隨時逃跑。

9月15日凌晨,平壤戰役正式打響。戰鬥開始後,日軍雖然從南、西南、北等幾個方面同時向平壤發起進攻,但由左寶貴鎮守的城北牡丹台、玄武門一線是其主攻方向。在左寶貴的親自指揮下,清軍憑險據守,殺傷日軍甚眾。為扭轉戰局,日軍集中元山、朔寧兩個支隊的全部大炮猛轟牡丹台,並掩護步兵衝鋒。在日軍步炮夾攻下,清軍傷亡慘重,牡丹台壘最終陷落。

由於牡丹台是玄武門外的制高點,它的陷落對清軍來講無疑是災難性的。然而,自知大勢已去的左寶貴並沒有撤退,而是穿上御賜衣冠,站在玄武門城頭指揮戰鬥,並親燃大炮向日軍轟擊,先後發射了36顆榴彈巨炮。很不幸的是,68歲的左寶貴正在酣戰之際,被日軍發射的炮彈擊中,身體頓時被擊穿,被士兵們搶救下城不久便去世,由此成為甲午戰爭中第一位以身殉國的清軍將領

03 死後哀榮

左寶貴戰死後,奉軍群龍無首,再也不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日軍趁勢蜂擁而上,一舉攻占玄武門。為防止主帥的遺體被日軍踐踏,營官楊建勝背著左寶貴的屍身衝出玄武門,準備與城外的清軍會合。非常不幸的是,日軍大部隊已經攻入平壤,並在城內進行無差別的殺戮,楊建勝雖然奮力搏殺,但終因寡不敵眾死在亂軍當中,左寶貴的遺體亦落入敵手,最終下落不明

左寶貴戰死的消息傳到北京後,光緒帝甚是悲痛,下詔追封他為太子少保,諡號為忠壯,並贈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的爵位。與此同時,光緒帝還下詔將左寶貴的事跡交付國史館立傳,命其生前立功省份建立專祠,以褒揚忠烈。至於左寶貴戰死後逃跑的葉志超,雖然按律當誅,但由於李鴻章的極力維護,最終只判了個斬監候(即死緩),沒多久便獲釋,最終老死家中。

左寶貴在平壤戰死後,屍骨始終無法找到,清軍將士冒著炮火硝煙,最終只覓得他的一領血衣和一隻朝靴,從平壤護送回平邑。隨後,左寶貴的夫人陶氏和家屬按照回族的葬禮,在河下墓地為左寶貴舉行衣物下葬儀式,並建造了「左忠壯公祠」,四時予以祭奠。據史料記載,葬禮當天,平邑全城老幼婦孺自發前來送喪,人人掩面痛哭,見者無不動容。

說段題外話。雖然左寶貴讓敵軍吃盡苦頭,但在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軍看來,他堅守孤城不退、壯烈捐軀的行為卻值得欽佩。因此,出於對左寶貴的敬重,日本在他戰死的地方樹立一塊木碑,上書「奉天師團總司令官左寶貴戰死於此」等字樣。這件事,被當時的英國旅行家伊莎貝拉·伯德·畢曉普親眼所見,並被她記錄在遊記當中。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塊木碑至今已經蕩然無存。

參考書目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版。

關捷:《中日甲午戰爭全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伊莎貝拉·伯德·畢曉普:《朝鮮及其鄰邦》,倫敦1896年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