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踩在秋天的尾巴上,等待冬天的降臨

勇哥讀史 發佈 2021-10-22T17:26:51+00:00

「如果命里早註定分手,無需為我假意挽留。如果情是永恆不朽,怎會分手?以後讓我倚在深秋,回憶逝去的愛在心頭。回憶在記憶中的我,今天曾淚流……」今天是2021年10月23日,正是霜降時節。我坐在陽台上的陽光里,特意打開手機里的音樂播放器,循環播放這首譚詠麟的《愛在深秋》。

「如果命里早註定分手,無需為我假意挽留。如果情是永恆不朽,怎會分手?以後讓我倚在深秋,回憶逝去的愛在心頭。回憶在記憶中的我,今天曾淚流……」

今天是2021年10月23日,正是霜降時節。我坐在陽台上的陽光里,特意打開手機里的音樂播放器,循環播放這首譚詠麟的《愛在深秋》。這樣的時節,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心情,沒有比這首「哀而不傷」的歌曲更適合的了。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一般位於公曆10月22日、10月23日、10月24日這幾天。

從字面意思上講,霜降是降霜的日子。不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越5000多公里,跨越維度近50度。自北而南有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溫度帶,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區。這就意味著,全國不能「同此涼熱」。

當霜降這一天到來時,東北地區、西北地區早已進入冬天,別說降霜,就連雪都已下了好幾場;而在海南地區,還是一片艷陽高照,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比春天還暖和。

順便普及一個氣象知識。所謂「降霜」,「霜」並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指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輻射冷卻的影響而降溫到霜點( 指露點低於 0 )以下,在地面或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古人不懂氣象學,以為這些白色冰晶與雪花一樣,都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因而命名為「降霜」。

對於全國大部分地方的人來說,霜降是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天氣忽冷忽熱,有時候像夏天一樣「熱情」,有時候像秋天一樣「肅殺」,讓人摸不著頭腦。霜降過了之後,大家就可以放心了,以後氣溫會一天天降低,基本上不會出現「小陽春」那樣的天氣了。

天氣涼了,大家要注意添加衣裳。藏在衣櫃底部的秋衣秋褲,也該拿出來了。我知道你不怕冷,可架不住有一種冷叫「媽媽認為你冷」啊。

民諺道:「寒露百花湖,霜降百草枯。」過了霜降,野外的草木開始枯萎,樹葉漸漸枯黃掉落。杜甫老先生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認為,這首詩寫於霜降之後。不接受反駁。

與此同時,活躍在野外的動物越來越少了。大雁早已往南方飛去了。有冬眠習慣的動物,則紛紛鑽進溫暖、舒適的洞穴里進行冬眠,躲過寒冷、漫長的冬天,等待春天的到來。

中國幾乎每一個節日,都與食物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那麼到了霜降,大家吃什麼?

對於中國許多地方的人們來說,霜降時節一定要吃柿子。民諺說:「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民諺又說:「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民謠第三次說:「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總之,霜降到來時,一定要想方設法吃幾個柿子,過一個完整的霜降節。

不過,我覺得發明上述民諺的古人並沒有那麼多心思,僅僅是因為經過霜打的柿子更加甜美而已。

此外,在廣西一些地方有霜降吃燉牛肉的習俗,在閩南地區有霜降吃鴨子的習俗,在廣東有霜降煲羊肉、煲羊頭的習俗。這些都是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用來作為禦寒最合適不過了。

我一直以為,秋天是最適合寫詩的季節。梧桐夜落,秋風細細。每一片秋葉上,都寫著思念的味道。所以,從古至今的詩人們,寫下了大量關於秋天的詩詞。霜降自然也不例外。

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給好朋友李翥送別時,說:「相識應十載,見君只一官。家貧祿尚薄,霜降衣仍單。惆悵秋草死,蕭條芳歲闌。且尋滄洲路,遙指吳雲端……」由於家庭貧窮,俸祿單薄,以至於到了霜降還穿著單衣服,哎,真是可憐。

另一名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說:「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遷移到南方的人,過了5年還沒有回來,難怪白居易會無比惆悵。

南宋著名詞人葉夢得則在《水調歌頭·霜降碧天靜》中說:「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詩人只見中原故土,滿目淒涼,只能借酒消愁,一醉方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