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中國航天能力大躍升令人驚嘆

參考消息 發佈 2021-10-18T00:21:22+00:00

據香港《信報》網站10月17日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三號航天員17日上午9時50分成功開啟貨物艙艙門,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

據香港《信報》網站10月17日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三號航天員17日上午9時50分成功開啟貨物艙艙門,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接下來,還將開啟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貨物艙艙門,並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工作。

報導稱,神舟十三號飛船16日凌晨升空,三名航天員正式進駐空間站,展開長達半年的太空任務。

「這不是電影而是現實」

據俄羅斯《勞動報》網站10月16日報導,神舟十三號乘員組將在空間站工作6個月,這將是中國航天員未來駐留空間站的標準任期。他們將學習控制新空間站、進行科學實驗、完成太空行走,當然也會參與中國天宮空間站後續建設。

報導稱,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天和核心艙今年4月才發射入軌。有三名航天員不久前在那裡進行了設備調試和模塊測試,並完成了出艙活動。

現在,中國又發射了新的載人飛船。在不久的將來,新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對接。中國的太空望遠鏡也將被發射到相同的軌道上,並與核心艙對接。

報導表示,中國正在研究邀請外國航天員進入本國空間站的可能性。因此,中國空間站很快將成為國際平台,並可能與國際空間站形成競爭。未來,該空間站將參與中國載人登月任務的籌備工作。

報導指出,載人航天只是內容豐富的中國航天計劃中的一部分。這一計劃還包括登月、飛往火星及木星、向近地軌道發射各種用途的太空飛行器以及測試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從2018年開始,中國航天發射的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從各方面情況看,中國不久將成為太空探索和各領域航天技術的真正領導者。這不是電影,而是現實。

另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0月17日報導,中國空間站將使中國科學家能夠開展此前難以進行的實驗——而隨著國際空間站接近退役,中國空間站可能很快成為唯一的載人太空設施。

16日0時過後不久,三名中國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飛往新空間站。這是中國「年輕」的航天計劃邁出的重要一步,該計劃正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計劃之一。

報導稱,儘管美國仍擁有世界領先的航天計劃,但中國加緊追趕……而且正在取得大幅進步。

報導還稱,近年來,歐洲航天局、俄羅斯、印度和以色列在月球或火星探測任務方面都遭遇過失敗。中國卻在這兩項任務的最初嘗試中就取得成功。

報導指出,中國的雄心壯志覆蓋未來多年,包括太空探索、研究和商業化方面的宏偉計劃。

美國戴維斯國家安全和對外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成斌說:「這無疑將是中國航天員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任務,當考慮到這在他們載人航天飛行計劃中處於多麼早期的階段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報導介紹。這只是中國建造空間站期間的第二次載人任務。中國計劃到2022年12月為空間站配齊人員並將空間站投入使用。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由另三名航天員執行的為期3個月的駐留任務——於上月完成。

報導稱,中國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再執行6次飛行任務,包括兩次載人任務、兩次實驗艙任務和兩次貨運任務。

成斌說:「對中國人來說,這仍是他們載人航天飛行的早期階段。」

成斌認為:「過去,中國每兩三年才開展一次載人飛行。現在,他們每隔幾個月就把航天員送上太空。如果中國保持這一步伐……那麼這反映出他們載人航天任務節奏出現重大變化。」

將為世界作重大貢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7日報導,中國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16日上午順利與空間站對接,中國正式邁入空間站長期有人駐留的時代。專家預計,航天事業迎來井噴式發展的中國,下一步將加大對深空的探索力度,追趕美國的領先優勢。

報導稱,中國於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確立實現載人航天太空理想的「三步走」戰略,目前已進入第三步最終階段,即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按計劃,中國將於明年底前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也將實現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

報導援引專家的話說,由於中國航天員無法進入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的國際空間站,中國在空間站建設上取得突破,是打破西方對中國航天技術壟斷的重要標誌。

中國航天事業近年來飛速發展,躋身世界第一方陣。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國家安全事務副教授戴維·布爾巴赫指出,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較低的基礎起步,在航天領域各方面的迅速發展都令人驚嘆。

他認為,美國仍然擁有世界領先的航天項目,可是「毫無疑問,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航天強國」。

專家表示,中國與「領頭羊」美國仍有差距,這包括在深空探測上的經驗,以及在航天工藝、技術和基礎材料、新材料方面,中國仍有差距。

針對中國航天事業下一步發展,該專家判斷,中國會不斷發展新型太空飛行器,打造更好的天地往返工具,例如能讓普通人遨遊太空的飛船。

報導注意到,中國航天領域未來的另一個重點是深空探測,包括探索月球、火星、太陽等。中國在深空探測上起步晚,但近年來正快速追趕。

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在2019年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嫦娥五號則在去年從月球取回月壤;中國去年還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本月14日,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中國多次表示,歡迎其他國家航天員未來進駐中國空間站。

針對大國太空競爭的風險,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教授伊恩·克勞福德在受訪時說:「太空探索應該進行國際協調……中國不斷增強的能力,將讓中國成為這項國際努力的重大貢獻者。」

10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畫面。新華社

來源:參考消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