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頭像,就是你的性格

十點讀書 發佈 2021-10-18T00:52:21+00:00

打開微信,你和同事談工作、和好友聊天、和家人視頻,在朋友圈看到每個人的快樂與煩惱,對一個人的了解,大多來自他在社交工具里釋放出的信息。

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每個人也都同時活在兩個世界裡。


打開微信,你和同事談工作、和好友聊天、和家人視頻,在朋友圈看到每個人的快樂與煩惱,對一個人的了解,大多來自他在社交工具里釋放出的信息。


在《看人的本事》一書中,作者盧文建說:「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社交平台是現代人的另一個生活空間,我們通過層層修飾將自己在社交平台中進行』精裝修』,想讓別人看到更好的自己,殊不知,我們早已將真實的自己全然呈現在他人眼裡。


特別是微信頭像,設置頭像的作用在於自我形象的展示與強化,所以每個人的頭像里,都有他想表達的信息。


盧文建曾在《王牌對王牌》、《一站到底》、《挑戰不可能》等多檔節目裡展示他通過細節來觀察人、識人的技能,在《看人的本事》裡,他從心理學角度解開每一類頭像背後的性格密碼。


本人形象照


用本人形象照作頭像是最為常見的,無論是生活照、證件照、藝術照還是童年照我們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自然呈現的;二是誇張修飾的。


形象越自然、越沒有刻意地修飾雕琢,越證明他在現實生活中與網絡世界中的人格差異小。


他們是微信世界中最為自信的一類人,內心坦蕩真誠,願意將真實的自己呈現給他人,也能夠做到換位思考。


使用過度修飾的圖片作為頭像,往往是為了掩蓋生活中不夠自信的真實自我,他們很關注朋友圈的點讚數和評論數。


如果他本身的工作和藝術、演藝相關,使用高度修飾後的圖片,則是對外宣布自己的身份和職業信息,強化自身的形象感。


個人形象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表情。如果他呈現出一種嚴肅、拘謹、正襟危坐的感覺,那麼這類人心中往往有著強烈的壓抑感,不肯卸下自己的人格面具。



如果使用搞怪表情的大頭貼,這類人往往會缺乏自信,盧文建認為,他們希望建立關係,渴求被他人關注,但又以自我為中心,比較情緒化,心理有些不成熟。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退行」,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會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對當前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從成熟的狀態退行到孩子的狀態。


很多人會用自己童年的老照片作頭像,就屬於一種「退行」。


成年人內心背負了太多壓力,常常會懷念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藉由童年的照片作為頭像,釋放的是渴望被愛、被呵護的信號。


親密關係形象照

包括兒女、戀人、夫妻等


用這類照片做頭像的人,有一個共性的心理特徵,就是:他們絕大部分的力量感、存在感、價值感來自於他們照片中所展示的關係。


他們向外展示自己熱愛生活,擁有完美的戀愛關係、婚姻關係或是親子關係,但卻恰恰反映了此類人對於關係的依賴性。


從積極意義上來說,他們更容易獲得關係中給予的滿足;從消極意義上來說,他們往往對子女、戀人、另一半都有著深層次的控制欲。


風景形象

包括都市風光、大自然景色、各類花草植物等


古人喜歡托物言志,每一種景物都潛藏當事人的個性和志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傲雪凌霜。


用風景、花草做頭像的人,往往有著多於或是特別於他人的經歷,給人以成熟穩重的感覺,雖然他們的年齡不一定很大。



他們情緒穩定、心態平和,內心也有著強大的心理能量。


如果你想了解他們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和情結,可以從頭像的圖像中,思考背後所隱含的意義。


動物形象


使用動物形象的人,往往也是喜好托物言志的類型,他們通過使用的動物所象徵的意義來向外界傳遞自身形象。


如果是自己的萌寵,代表著這個人本性比較善良,也渴望被呵護、被關愛。


另一方面,由於內心像萌寵一樣弱小,所以也會比較逃避或是厭惡人際交往。


動漫人物形象

包括本人形象的漫畫


使用漫畫做頭像的人群,絕大部分是理想主義者。



如果是男性,他們通常有著遠大的夢想,但是因行動力、意志力不足而止步不前;


如果是女性,她們通常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充滿童真、純淨的內心。


圖形符號形象

包括各類幾何圖形、簡單的線條


使用符號做頭像的人,往往有一個無比複雜的內心世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內心越複雜的人,越對簡單有著超乎常人的追求。


他們在生活中是極簡主義的踐行者,不喜歡將事情複雜化;不喜歡複雜的人和事,經常向外界透露,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


空白或者頻繁更換頭像


把頭像設置為空白或者純白的人,和頻繁更換頭像的往往是同一群人。


設置為空白,標誌著已經沒有任何一個類型的頭像可以滿足他想要表達的東西,這類人往往過於在乎身邊人對他的看法,特別希望自己時刻被關注,也時常因此而感到壓力,內心的空虛就像空白的頭像一樣,無可填充。


如果在他們生活中出現了一件可以讓他感受到充實感的事情,他們又會忍不住將頭像換回來。



盧文建在書中談到,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處於現實問題的焦慮狀態中,有的因為戀愛和婚姻而焦慮,有的是因為工作事業而焦慮,有的是因為子女教育而焦慮,有的因為身體健康而焦慮,還有的人會莫名地感到焦慮……


面對危險時,人會採取兩種防禦措施:一是戰鬥;二是逃跑,而微信、社交平台就是現代人的「避難所」。


我們在微信上搭建了一個對自己來說安全的空間,我們每天習慣性地刷朋友圈、曬朋友圈,以此來抵禦和緩解焦慮,我們體會到了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被充分滿足的控制感、存在感、安全感以及認同感。


隔著手機的屏幕,微信好像是一座安全的孤島,可以讓我們安心做自己的主人,然而,我們已經在無意間留下了太多透露著真實自我的痕跡,有心者能夠看穿一切。


一個微信頭像,就是一張名片,透露著你的思想和理想。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