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峰會美「安全聯盟」引不安,還不忘「牽制中國」,外交人士:美地區參與缺乏「經濟因素」,與中國形成差距

fans news 發佈 2021-10-27T18:18:18+00:00

除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日本NHK電視台稱,各方還會就安全議題展開「激烈討論」,包括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奧庫斯」、中國南海活動、緬甸局勢等問題。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7日晚舉行的第16屆東亞峰會備受國際輿論關注,參加方包括東協十國和中國、俄羅斯、美國、印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領導人。除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日本NHK電視台稱,各方還會就安全議題展開「激烈討論」,包括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奧庫斯」(AUKUS)、中國南海活動、緬甸局勢等問題。東協系列峰會期間,美國及其盟友不忘「共同牽制中國」的念想,極力表達對東協國家重視的同時,拐著彎暗示中國的行為「引發擔憂」。然而,真正讓一些東協領導人不安的是美英澳搞的「奧庫斯」小圈子。據馬來西亞《星報》27報導,該國總理薩布里在東亞峰會上表示,「奧庫斯」或將帶來軍備競賽、加劇區域緊張。美國為一己私利給地區穩定增添了不確定性因素,中國則不一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7日出席第24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10+3)會議時強調,中方願同各方一道,共同維護地區穩定,促進世界和平;共同推動地區經濟復甦,打造世界經濟的強大增長極。

馬來西亞:「奧庫斯」引發擔憂

27日下午,李克強以視頻方式出席10+3會議,汶萊蘇丹哈桑納爾主持會議。李克強表示,「10+3國家山水相連,命運與共」。就10+3國家的合作,李克強提出六點建議:完善公共衛生治理;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東亞產業合作;推動東亞數字經濟發展;激發財金合作活力;促進綠色可持續增長。

與會領導人表示,10+3合作機製成立以來,為應對危機、推動東亞地區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得益於10+3多年緊密合作,地區國家快速行動共同抗擊疫情,攜手促進地區經濟復甦和包容性增長。

27日晚舉行了東亞峰會。「東亞峰會將為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製定措施,為解決尖銳問題尋找出路。」俄羅斯塔斯社27日引述俄總統普京的講話內容說,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政治、商業和投資活動中心之一」,同時,該地區也面臨多重嚴峻挑戰。他提醒道,《中導條約》失效後,東亞地區可能出現新一輪軍備競賽。

據白宮27日晚發布的消息稿,東亞峰會探討了區域和國際挑戰,包括疫情和氣候危機。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將與夥伴國家探討建立印太經濟框架,並又一次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受到「威脅」表示擔憂。

但令一些東協國家感到擔憂的卻是美國的做法。《星報》稱,馬來西亞總理薩布里在東亞峰會上再次表示,「奧庫斯」可能造成地區不穩定,尤其是南海地區。他強調,南海問題必須以和平、理性的方式,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

東協真正想聽的是……

26日至27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分別與東協舉行視頻峰會。美國「外交學會」網站26日刊文稱,美國總統時隔4年再度參加東協峰會,這對於美國和東協的關係是一次「小小的勝利」,從小布希政府開始至今,東協國家時常覺得被美國政府忽視了。拜登26日告訴東協國家領導人,「我希望你們能夠直接從我這兒聽到,美國對與東協關係的重視」,「你們可以期待我的出現,以及向你們伸出援手」。

拜登宣布向東協投資1.02億美元用於衛生、經濟、教育等項目引發外界關注,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27日也宣布,將向東協捐贈至少1000萬劑新冠疫苗。「東協是印太地區的核心,我們已通過言語和行動對此表示支持。」他說。27日晚些時候,澳大利亞與東協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澳方表示,將為東協國家投資1.54億美元用於健康、能源安全、反恐等項目。

同樣在2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東協國家領導人舉行會談。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岸田發言時介紹自己在擔任外相期間曾對東協進行19次訪問。他聲稱,要與東協國家「攜手大力推進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說到美國及其盟友致力於加強與東協國家關係的背景時,外媒一如既往地提到中國,稱他們想要共同制衡影響力日益擴大的中國。共同社27日說,岸田稱,在針對「海洋秩序的挑戰」上,日本與東協有「共同的」擔憂。而拜登在26日的東協-美國峰會上提到了一個「區域的共同願景」,即「每個國家都能在公平競爭環境中」取得成功,並且「無論一個國家有多大或者多強,都能遵守法律」。不過,他沒有直接提及中國。

美國「外交學會」認為,拜登沒有在東協峰會上強調美中緊張的關係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該地區國家領導人不願意公開批評中國,東協峰會並不是討論這些議題的合適場所。路透社引述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專家穆雷·希伯的話稱,東協國家希望從拜登那裡聽到的是華盛頓將如何參與該地區的貿易、投資活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美國是否計劃加大疫苗供應。

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的一篇報導看來,「中國為美日如何與東協建立夥伴關係樹立了典範」。文章稱,在東協系列峰會舉行期間,美日兩國宣布在南海搞軍事演習,它們所說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概念顯然已被政治化。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的提升不取決於在該地區開展軍演的數量和規模,而是取決於為東協國家的經濟發展進行合作、提供幫助的能力。在這方面,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已在兩年前全面生效,雙方還將聚焦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領域的合作。

一名亞洲外交官對路透社表示,東協各國都在深化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時,美國的地區參與缺乏「經濟因素」,兩者形成了巨大差距。

外媒:東協的三個憂慮

與中國相比,真正讓東協國家不安的是「奧庫斯」。莫里森27日堅稱,「奧庫斯」沒有改變澳大利亞「長期的、深刻的核不擴散承諾」。拜登26日則表示,東協對「印太地區架構至關重要」,並稱華盛頓「強烈支持」東協的「中心地位」及其印太願景。

《日經亞洲評論》27日說,東協系列峰會期間,幾位東協國家領導人再次表達或暗示了對「奧庫斯」的警惕。27日,印尼總統佐科對莫里森表示,雅加達對「奧庫斯」和澳大利亞發展核潛艇感到擔憂,因為這可能加劇區域競爭。他說:「我們必須致力於將衝突文化轉變為和平文化,將信任赤字轉變為戰略信任。」據美聯社報導,佐科27日還說,印尼不希望本地區出現「力量投射」。泰國總理巴育26日則表示,東協必須就其「中心地位」共同發出清晰、協調一致的聲音。

此前有學者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奉行「無核區域」「中心地位」的東協而言,澳大利亞的做法無疑會打破地區平衡。

《日經亞洲評論》稱,如今,東協的憂慮主要有三個方面:捲入未來的衝突;在大國競爭中被迫站隊;在解決最緊迫的挑戰的過程中失去「相關性」。

菲律賓政府此前被視為是東協國家中相對支持「奧庫斯」的,但《馬尼拉公報》27日以「杜特爾特在東協峰會上對『奧庫斯』發出警告」為題刊文說,菲總統26日提醒道,「奧庫斯」這樣的安全協議「不能將我們進行合作的工作方式複雜化」,只能作為一種「補充」。

【環球時報駐印尼、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徐 偉 辛 斌 李 楊 柳玉鵬】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