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地區是如何成為販毒、詐騙、賭博等犯罪活動充斥之地的

fans news 發佈 2021-10-29T03:55:18+00:00

上世紀30年代緬甸曾是東南亞產糧大國,還擁有豐富的翡翠、天然氣、錫、鎢等自然資源。1948年緬甸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時完全繼承了英國殖民當局留下的基礎設施和經濟體系,同時緬甸還從日本獲得了2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從而得以一舉成為當時東南亞最富裕的兩個國家之一,然而獨立後的緬甸卻陷入到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無休無止的內戰衝突中。

上世紀30年代緬甸曾是東南亞產糧大國,還擁有豐富的翡翠、天然氣、錫、鎢等自然資源。1948年緬甸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時完全繼承了英國殖民當局留下的基礎設施和經濟體系,同時緬甸還從日本獲得了2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從而得以一舉成為當時東南亞最富裕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是菲律賓),然而獨立後的緬甸卻陷入到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無休無止的內戰衝突中。時至今日緬甸在世人眼中就是一個經濟上一貧如洗、政治上高度分裂動盪的國家。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緬甸陸續湧現出大大小小數十支少數民族武裝力量:撣邦民族軍、撣邦聯合革命軍、撣邦聯軍、佤邦聯合軍、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克欽新民主軍、克倫民族解放軍、克耶解放軍、德昂民族解放軍、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若開軍、庫基民族軍、佐米革命軍、欽民族軍......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幾乎就意味著有多少支民族武裝。當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大陸、越南、印度等地相繼步入經濟增長快車道時緬甸仍在進行著無休無止的內戰。

這其中緬甸北部地區的武裝勢力分布最廣最多,加之緬北靠近中緬邊境也使國人對緬北武裝較為熟悉。其實除了緬北武裝力量之外在緬南、緬西均存在相當的少數民族武裝力量:緬南武裝力量的重要一支是羅興亞人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與其敵對的若開軍同樣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民族武裝。不過這些軍隊的人數都不算多,大概都在1000人左右,最多不超過2000人。緬西武裝力量主要活動在緬甸和印度接壤的欽邦等地區:包括庫基民族軍、佐米革命軍和欽民族軍等。

當然比起這些緬南、緬西武裝之外我們更熟悉的可能還是緬北武裝。2015年1月中旬,緬甸北部戰事突然升級:突如其來的戰火造成當地1000多名村民逃到教堂避難。當時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之間的戰火甚至一度逼近中國邊境,而生活在緬北的華人華僑更是備受戰火困擾。實際上緬北戰火波及中國邊境已非一次:2012年12月30日緬甸政府軍在與克欽獨立軍交火中有三發炮彈損毀了我國雲南省的一幢民居。2009年8月在果敢的戰事中炮彈造成雲南境內中國邊民1死多傷。

在緬北為數眾多的地方民族武裝中克欽獨立軍是一支實力頗為強大的力量。克欽人與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同祖同源。相傳克欽人的祖先大約在7世紀時開始由青藏高原東部沿橫斷山脈南遷。8世紀時克欽人的祖先已定居於高黎貢山一帶。11世紀他們沿恩梅開江、邁立開江逐漸遷入如今的緬甸境內。如今克欽族主要以緬北克欽邦(面積89110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面積的13%)為聚居中心分布於欽敦江上游和伊洛瓦江上游。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傳教士漢森和庫森用拉丁字母創製出克欽文字並開始推廣普及。

克欽人不僅接受了英國傳教士發明的這套文字系統,同時英國人帶來的基督教也取代了克欽人原始的鬼神信仰。克欽族皈依基督教後與信仰佛教的緬族之間矛盾也隨之加深。1956年緬甸政府強行宣布佛教為國教,同時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緬語、緬服與其他文化形態。1961年2月 5日克欽人昭賽在臘戍附近的克欽山村成立克欽獨立軍並提出建立「克欽共和國」的政治要求。克欽獨立軍很快從一支211人的小規模游擊隊發展成為一支具有高度組織性的武裝:幾乎每年都新增加一個營的兵力。

約有125萬人口的克欽族是緬甸第六大民族。「克欽政府」規定:男子從13歲起就必須當兵且終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後不在軍隊裡也只能算「休假」,有戰事發生就必須馬上回來;每戶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須3名參軍,有3或4名子女必須兩名參軍,有兩名子女必須一名參軍;如果沒有男子就招女兵。克欽獨立軍軍力號稱占到了克欽總人口7%並宣稱都是基督教徒。不過據知情人士介紹:實際上克欽軍總兵力不超過1.5萬人,加上各種政府工作人員也只有3.2萬多人;也有說法稱只有8000人。

目前克欽獨立軍的控制區域約1萬平方公里、控制區人口10萬左右。除克欽獨立軍以外克欽族還有一支武裝力量——1989年緬共第101軍區部分部隊改編而成的克欽新民主軍,這是一支由軍隊500餘人、民兵1000餘人組成的武裝力量,裝備有54式手槍、56式自動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82毫米迫擊炮和馬克辛重機槍,目前控制區6000平方公里,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餘人。1994年2月24日緬甸政府與克欽民族武裝曾達成為期十年的「停戰協議」。

不過緬甸政府對擁兵自立、占地自管的民族地方武裝始終還是感覺如鯁在喉。緬甸政府軍開始對包括克欽武裝在內的各民族地方武裝施壓:要求這些武裝力量加入緬甸邊防警衛部隊,接受整編和政府監管。克欽獨立軍方面則堅決拒絕接受整編。到了2010年9月1日過了緬甸政府給「民地武」的最後改編期限之後緬甸政府宣布停火協議「無效作廢」。自達成停火協議15年來緬甸官方媒體再次開始稱克欽武裝為「叛軍」。2011年6月7日緬甸政府軍與克欽方面的大規模戰事再度爆發。

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的果敢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接壤,南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的勐古鎮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截止2018年果敢在籍人口約30萬、常住人口約80萬。這其中90%左右的人口為華人(緬甸方面稱之為果敢人、果敢族),事實上緬甸所謂的果敢族就是我國的漢族。

南明永曆十二年(1658年)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隨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從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迫使緬甸方面將永曆帝朱由榔交出,一年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而追隨永曆帝的官員和百姓則以位於中緬邊境的果敢地區為基地繼續堅持反清鬥爭。這時的果敢其實是位於中緬邊境的中方一側:13世紀至14世紀果敢為中國元朝雲南行省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鎮康路軍民總管府和孟定路軍民總管府的領地。

14世紀至17世紀果敢為中國明朝鎮康府和孟定府的領地。追隨永曆帝逃難的明軍將領楊高學在反清鬥爭中逐漸成為了果敢地區的統治者。然而時運已不再眷顧於明朝,最終果敢人也不得不和內地的反清武裝一樣以降清結束了自己的鬥爭。雍正八年(1730年)楊高學的後人楊猷才正式接受清朝冊封的「誥封奉正大夫」並以此名義統治果敢。果敢從此進入楊氏土司統治時期。光緒十二年(1886年)英國吞併緬甸貢榜王朝,此後就不斷侵入中緬邊境各土司的領地。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國在迫使楊氏土司投降後又同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然而實際上果語就是漢語,果文就是漢文。1989年-2009年間果敢曾一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通行果敢語(漢語),流通人民幣,通訊採用中國移動號碼,電力由南方電網通過雲南電網向老街變電站輸送。1989年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部脫離緬共,另行組建果敢同盟軍。

2009年緬甸政府軍進駐果敢後果敢同盟軍一部被改編成1006邊防營,另有一部分果敢同盟軍成員進入其他民族武裝控制地區。2014年底彭家聲突然宣稱重組同盟軍並在克欽等地與緬國防軍激戰,同時他還宣稱不放棄武力「光復果敢」。2015年2月9日緬甸果敢同盟軍與當地的政府駐軍開戰並試圖攻入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2015年2月21至22日緬甸國防軍與果敢同盟軍先後發生5場激烈戰鬥。2017年3月6日凌晨2時許果敢同盟軍成員又對當地的軍營、警察局發動了攻擊。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自治區,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和我國境內的佤族系出同源,他們有自己本民族的佤語。由於佤族沒有自己的書面文字,因此佤邦通用漢字兼習漢語。事實上佤邦在歷史上相當漫長的時間內其實是中國領土:唐代時這裡隸屬於雲南境內的割據政權南詔國,宋代時隸屬於南詔國的繼承者大理國。

1253年蒙古忽必烈革囊渡江征服大理,隸屬於大理的佤邦也在這一時期歸入蒙古汗國的版圖。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元朝後將此化為鎮康路管轄、後分屬孟定路與木連路,明代時分屬傣族土司世封的孟定府、孟璉司、孟艮府。英國殖民緬甸時佤邦仍由中國政府治下的土司管理,並未納入英屬緬甸的範圍之內。直到1941年英緬當局趁日軍全面封鎖了中國東部出海口之際以關閉滇緬公路、斷絕海外援華物資作為威脅迫使國民政府於1941年6月18日以政府換文的形式將佤邦劃入英屬緬甸管轄。

1947年獨立後的緬甸在憲法中規定:今撣邦同盟和佤邦所在的區域將形成為緬甸聯邦的一部分,從此以後命名為 「撣邦」。1948年中國國民黨第8軍 、第26軍的殘部敗退緬北,佤邦被中國國民黨殘軍控制。國民黨殘軍退出後當地的地方部族武裝勢力日漸抬頭,在經過長期的混戰後如今的佤邦由佤邦聯合軍控制:由鮑有祥出任總司令,同時兼任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聯合黨總書記、聯邦財政部長。佤邦聯合軍在緬甸各路地方民族武裝中是實力最強的。

佤邦聯合軍4萬人左右的現役部隊分成三個正規師,除此之外還有大約6萬的民兵力量。佤邦聯合軍裝備有單兵攜帶防空系統、各種迫擊炮和火箭發射器,甚至還有輕型坦克和幾架直升機。這樣的武裝力量在真正的軍事強國面前實在微不足道,然而在緬甸國內山頭林立的各路地方武裝力量中卻無出其右。多年來佤邦聯合軍一直在緬甸政府軍、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克欽獨立軍等各路勢力之間遊走。一方面牢牢握緊槍桿子,一方面與其他各路勢力廣結善緣,從而為自己的發展營造難得的和平環境。

克倫族是古羌人較早南下的一支,目前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分布在克倫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克倫族現為緬甸第三大民族(第二大少數民族)。從古代起克倫族就不斷與緬甸中央政府爆發衝突,英國殖民時期克倫族曾協助英軍鎮壓緬族。二戰期間受英軍支持的克倫族武裝曾襲擊過親日的緬甸獨立軍。二戰結束後克倫族武裝分成了「克倫國家聯盟」、「克倫中央組織」、「佛教克倫」和「克倫青年」,直到1947年2月5日四支武裝組織才又合在一起成立克倫民族聯盟。

克倫民族聯盟的武裝力量克倫民族解放軍是金三角地區歷史最悠久、也是最頑強的一支武裝。1984年緬甸政府軍對克倫族聯盟及其武裝克倫族解放軍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從而造成約1萬多名克倫人湧入泰國境內躲避戰禍。1995年緬甸政府軍攻占了克倫族聯盟總部。早在1963年頭人冉為帶著一部分克倫武裝投降了緬甸政府,1994年佛教克倫又分裂出去並與緬甸政府進行和談。目前克倫民族聯盟正式編制只有5個軍,總兵力已不到1萬人。

位於緬甸東部內陸的撣邦曾一度出現過100多隻武裝力量,後來經過不斷整合形成了勢力較大的3股武裝力量:總兵力3200餘人的撣邦民族軍(SSA)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約5000餘人的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撣邦聯軍(SUA)在規模最大時一度擁有超過2萬武裝力量並裝備有薩姆7型防空飛彈、迫擊炮等武器。

克耶族的武裝力量克耶解放軍成立於1949年7月,是一支以實現民族獨立和自治為理想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其主力近萬人且已接受民族和解,但仍在其控制區內進行武裝割據自我管理。1963年生活在撣邦北部高原一帶的德昂族(緬方稱布朗族)為維護民族自決權而成立了成立第一支武裝部隊布朗族武裝,1976年更名為布朗邦解放軍。現已更為德昂民族解放軍,現有兵力約1300人左右,分為七個團,因地緣關係而與克欽獨立軍、北撣邦軍及果敢同盟軍組成盟軍。

從緬北武裝力量之多不難看出當地局勢的混亂程度。各路武裝力量之間時不時就會爆發衝突。無辜邊民的生活因此飽受困擾,有時戰火甚至會波及到我國邊境地區。長年累月的戰火衝突使當地經濟始終難以得到發展。緬甸712.15億美元的GDP總量在全球兩名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78位;1326美元的人均位居世界第149位。顯然緬甸的經濟數據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對靠後的,因此被聯合國列為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地處緬甸政府軍與民族地方武裝衝突最前沿的緬北又是緬甸境內最窮的地方。

緬北一些緬北武裝為籌措資金而大量出售錫、翡翠、玉石、硬木甚至還有毒品。如今緬北已從單純鴉片上升到鴉片、海洛因、搖頭丸、冰毒、大麻、嗎啡、搖頭丸等多種產品產銷一體化的多元化毒品帝國。在邊境線上緬北武裝出動團級甚至軍區級部隊武裝押送毒品以確保順利通關。如今全球鴉片地下市場中20%左右的份額都來自於緬北與泰國、寮國接壤的金三角地區。緬北貧窮的狀態導致當地一些人不惜鋌而走險通過違法犯罪活動實現發財致富的目標。

緬北的混亂程度主要是由於緬甸政府的不作為造成的。緬甸自從獨立以來政府軍與少數民族武裝的戰鬥就成為了常態。忙於應對各路地方武裝的政府也就顧不上處理違法犯罪活動了,更何況處於各路地方武裝力量控制下的緬北本就是緬甸政府管不著的化外之地,所以這一地區的治安狀況長期以來都是相當糟糕的。緬北地區的一個小村莊裡就可以藏匿數個賭場。這裡每天吸引大量來自東南亞以及中國的賭徒們。可只要你進入了這個地方的賭場無論是否贏錢能活著走出來就是幸運。

那些被迫滯留在了緬北的人要想被釋放出來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被警方解救出來;二是被榨乾「剩餘價值」後放出來。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勇敢的人進入緬北危險地區,但真正能活著出來的人少之又少。緬北地區除了賭場之外還有各種詐騙團伙、販毒集團等在此聚集扎堆。根據《2011-2021年電信詐騙犯罪總體趨勢大數據分析(上)》調查‬數據顯示‬:‬在6818個案例樣本中境外涉電信詐騙案件量由多到少排名前四位的國家依次為印尼189件、柬埔寨121件、緬甸85件、印度69件。

毒品和童工在緬北地區並不少見。兩者都是除詐騙之外的主要賺錢工具,也是緬北武裝勢力的經濟來源。儘管緬甸法律明文禁止使用童工,但事實上緬甸是世界上童工最多的國家之一:約有150萬的兒童成為了家庭的經濟來源。‬2020年緬甸全國一共破獲了13960起毒品案件、抓獲19994名毒販。查獲的毒品有3.88噸鴉片、1.85噸海洛因、89.273公斤大煙膏、49.06公斤嗎啡、586.95公斤鴉片粉、3284.1萬片麻黃素片、2.14噸麻黃素粉末、17.36噸冰毒、737.597公斤大麻等35種毒品。

近年來緬甸政府以及佤邦等緬北地方自治政府逐漸加大了對詐騙、販毒等犯罪活動的監管力度。2005年大煙在當地基本絕跡後佤邦成為了金三角的一片淨土。有毒的經濟被掃除後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的推廣。如今佤邦的經濟在外界看來依然是比較落後的,不過在普遍經濟落後的緬甸各邦中可以說是獨領風騷。佤邦在實現全面禁毒之後一方面大力推廣水稻、橡膠、茶葉、水果等作物的替代種植,一方面大力發展玉石、錫礦的開採和出口。

如今茶葉、橡膠、龍眼等作物都在佤邦占據著大面積的土地。2016年佤邦發明出了低成本的採礦技術後使得當年緬甸的錫礦出口量達到了世界第三名。佤邦地區的錫礦幾乎全部以邊境貿易的形式出口至中國。近年來佤邦的人均生產總值提升較快,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也日趨頻繁。近年來佤邦在發展經濟、打擊犯罪等方面取得成績還是比較顯著的,不過緬北其他各邦就很少有能取得與佤邦類似成績的。即使是佤邦也只是在緬北各邦中相對比較安全,但如果要拿佤邦的治安和我國比可就差得太遠了。

如今緬北的治安狀況總體上還是比較糟糕的:一方面當地的貧窮導致一部分人鋌而走險,另一方面當地政府打擊犯罪的力度也不到位。緬北儘管在法律層面上屬於緬甸領土,可實際上處於當地民族武裝控制下。長期以來當地的民族武裝力量一直忙於應對同政府軍的戰鬥,所以對自己轄區內的犯罪活動是打擊不到位的。比如近年來一些從事電信欺騙活動的騙子就在緬甸北部有很多窩點:先把人騙過來,再讓這些人在網上行騙。央視也報導過曾有我國公民被誘騙到緬北被人敲詐勒索的事。

我國外交部公安部還曾因此發布過提醒我國公民警惕赴緬北招工信息的通告:近期國內公安機關接報多起中國公民被騙往緬甸北部地區進而遭綁架、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強迫賣淫的刑事案件。目前緬北地區涉我人員犯罪案件高發。外交部領事司和公安部刑偵局提醒廣大中國公民提高警惕。外出務工一定要通過正規、合法的勞務中介,切勿輕信赴緬北地區的招工信息。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向當地和國內公安機關報警,同時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幫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