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鬧市區裡的廣州首家凱賓斯基 | 探店攻略

fans news 發佈 2021-10-15T09:18:15+00:00

從早期的大篷車,到後期的LA CITY,以及至今仍在經營的第一家HAPPY MONK,這裡曾見證了一撥又一撥餐飲夜店的生生死死,也曾承載了不少觥籌交錯的歡樂時光。


從車水馬龍的環市東路,拐進建設六馬路,時光仿佛慢下來了一點。不寬的馬路,頂上有遮天蔽日的婆娑大樹,一下子讓心情感覺放鬆了幾分。


在還沒有珠江新城的年代,環市路以及建六一帶,就是廣州最多外籍人士出沒的區域。因此這裡也是最早的小酒吧以及咖啡館扎堆開業的地方。


從早期的大篷車,到後期的LA CITY,以及至今仍在經營的第一家HAPPY MONK,這裡曾見證了一撥又一撥餐飲夜店的生生死死,也曾承載了不少觥籌交錯的歡樂時光。



後來,廣州的城市中軸線逐漸東移,興盛路有一段時間搶過了建設六的風頭,而珠江新城的高端奢華品牌酒店,也越開越多。


但在建設六馬路與環市路的交匯處,馬路兩旁的白雲賓館與花園酒店,卻是伴隨改革開放歷程的早期見證者。


歲月悠悠,時至今日,在建六的繁華深處,又低調綻放了一座全新的奢華精品酒店公寓。這是廣州首家凱賓斯基,也是業主德安房地產歷時7年,投資打造的匠心之作。



01


這家凱賓斯基的建築設計由新加坡HBA事務所實施,特別融合了本地的嶺南特色。譬如酒店向北的立面,就以雲山珠水為靈感,把所有陽台的外觀,都設計成像波浪一樣的曲線。



而室內的裝飾更是美輪美奐,一樓大堂的羽毛水晶燈,據說是由捷克的國寶級匠人,一片一片的人工吹制,再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現場吊裝完成,不亞於是一件特別訂製的裝置藝術品。



酒店共有23層,每一層的客房大堂,都設計了不一樣的藝術壁畫。而磚雕,木雕等嶺南設計元素,也一再出現,體現出設計師根據在地設計的心思。



整個酒店共有261家不同大小的房間,最小的房型從50平方起步,由於是長租與短租相結合的公寓式酒店,因此每個房間都配有廚房設備,並且在長租期間,還可以配備洗衣機。


酒店3層還有一個室內的健身房及恆溫泳池,25米長度,池邊還有一般酒店少見的熱石休息椅,設施不可謂不豪華。



02


以上這些只是一般客人看得見的,據業主代表所說,16億的總建造成本,大部分都花在了看不見的地方。譬如整座建築的玻璃幕牆,採用了全進口的德國旭格品牌,比一般品牌價格高出30%-50%,但是在密封性及隔熱性上,都遠超同類產品。


而由於是在老城區裡的重建項目,無論是因為要照顧周邊居民區,而被嚴格限制的噪音施工時間;還是因為地下水系複雜,造成額外的地基打樁深度,都令整個項目的工期及成本都出現了大幅增加。



還有一些看不到的細節,譬如在私密性方面,兩個房間之間,酒店採用了5層的隔音材料,房門都用膠條包邊,以保證有最好的隔音效果。


譬如小到水龍頭出熱水的時間,一般的五星級酒店標準,是要在8秒以內能出熱水。但業主方為了讓客人得到最極致的體驗,在每一個房間的每一個出水口,都加裝了一套循環設備,保證了即開即出熱水的效果。


還有一重驚喜就是,酒店旁邊合作經營的法餐廳,名曰STUDIO。大廚出自澳門的米其林二星餐廳,整體出品也相當不錯。比酒店更早進入試運營階段,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取得了良好的評價與口碑。



03


酒店,往往是一座城市,迎接旅人到來的第一個居所。


比起天河的珠江新城,越秀區可以更深入地觸摸廣州的城市脈絡,在這裡崛起一座融合本地傳統與現代設計的新酒店,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而酒店用充滿巧思的設計,藝術品的裝點,又讓庸常的城市生活,抽象成一次愉悅的精緻體驗。就像從萬花筒里看這個世界,不太真實,但卻美好。


這樣的夢幻體驗,也往往是旅人在一座陌生城市,所能得到的全部印象。那些初見的美好,與初識的氣味,就這樣封裝起來,濃縮在酒店房間裡的若干個晚上了。


相信這就是一家優秀的酒店,之於一座城市的樣本意義了。


(部分照片來源於品牌主頁及網絡

特此鳴謝;如侵即刪)





We Are Co-Creators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