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鍋」里能藏著什麼國家機密

fans news 發佈 2021-10-15T13:11:00+00:00

人生似乎應當這樣:在過程中努力,繼而接受結果。過程,若是竭盡所能的過程,結果,就不會是飲憾抱恨的結果。

2021年第21期《讀者》雜誌即將上市!

人生似乎應當這樣:在過程中努力,繼而接受結果。過程,若是竭盡所能的過程,結果,就不會是飲憾抱恨的結果。

《「一口鍋」與國家機密》

全文刊載於《讀者》雜誌2021年第21期

著名的「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商代的青銅器,它們在青銅器中非常有代表性,后母戊鼎最大,四羊方尊最為精美。

后母戊鼎高1.3米,口長1.1米,口寬0.79米。你現在可以大致比畫一下,后母戊鼎比單人書桌還要大很多。

「鼎」,原本是一種鍋,裡面裝食物,下面放柴火加熱。

可如果食物太大,切割後烹飪不就可以了嗎,幹嗎需要那麼大的鍋呢?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製造這種超大型的青銅器非常困難。因為青銅汁在灌入模具的時候會快速冷卻,如果青銅器太大,後面的青銅汁還沒有灌完,前面的青銅已經冷卻了。這樣,做好的青銅器會有裂紋,容易斷裂。商周人採取了一些高超的技術手段,才製成了沒有裂紋的大型青銅鼎。至於是什麼技術,到現在人們還沒有完全破解。

總之,古人花費了大量的成本,克服了難以想像的技術困難,造了那麼一口「大鍋」,總不會是為了做飯省事吧?

當然不是,后母戊鼎是商代進行祭祀儀式時用的禮器。在祭祀儀式中,需要給先祖的神靈獻祭食物。獻祭食物需要炊具,久而久之,原本是炊具的鼎就變成儀式的一部分。后母戊鼎就是專門為祭祀製作的,已經沒有烹飪的功能了。

中國古人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製作成本很高的禮器上。有這個必要嗎?

以前,我們講的都是物質層面的東西——我們講能量、講物資、講暴力、講奴隸主對奴隸的壓迫是靠鮮血和枷鎖。現在,我們來講一講精神層面的東西。

如果沒有精神生活,管理社會只能純粹靠暴力。奴隸社會就是這樣:奴隸主不和奴隸講什麼道理,只用鞭子和刑具來控制奴隸。這麼做的壞處是:需要太多的看守,因為奴隸的勞動積極性很差,會逃跑和反抗。一言以蔽之,就是監管成本太高。

西周的「禮制」,就是要用官方指定的道德規則去統治群臣和百姓。

具體的辦法,是各種看似無用的「禮儀」。如兒子見爹要磕頭,弟子見老師要磕頭,大臣見皇帝要磕頭。這些看似無用的規矩慢慢構成了「兒子要聽爹的話」「弟子要聽老師的話」「大臣要聽皇帝的話」等道德規範,整個社會規範就建立起來了。道德規範一旦建立,政府不需要僱傭大量的人手,就可以維持社會秩序,減少人們互相亂打亂殺的混亂情況。在西周時,「禮制」系統還很粗糙,主要在貴族之間執行,平民還不大懂得這一套。後來,「禮制」被儒家發揚光大,在全國普及,成為統治者統治國家的最重要的手段。

鼎作為禮器,看似毫無用處,卻能成為「國之重器」的原因也在於此。以鼎為最高代表的「禮制」,是西周統治中國的一大法寶。

《智慧之巔是德行》

全文刊載於《讀者》雜誌2021年第21期

在《史記·孔子世家》裡,記錄著老子送給孔子的臨別贈言。

老子說:「送別,有錢的人送財物,仁德的人送教導。我沒錢,就冒充一下仁德的人,送你幾句話吧。」

第一句話是:「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

一個人聰明,明察秋毫,很好。可是這樣的人,往往比那些笨人更容易招來殺身之禍。為什麼?因為他好議人。一個人知識廣博,能言善辯,很好。可是他卻因此時時處在危險之中。為什麼?他喜歡揭發別人的隱私。

聰明會使一個人對別人的缺點一目了然,善辯會使一個人對別人的毛病一針見血。

笨人倒並不一定不好議人,不好揭人隱私,而是眼拙、嘴笨,看不出別人的問題所在,無從議起。即使議論別人,也不得要領,不至於戳在痛處。

老子想告訴孔子什麼?單純的智力如同沒有柄的刀片,讓握住它的人自己受傷,且刀片越鋒利,人握得越緊,傷得越深。

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到此時,三十而立。就是一個聰明深察、博辯廣大的人。

老子提醒了孔子,人生有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讓自己聰明起來,第二個過程是要善於把聰明藏起來。

接著,老子又對孔子講了兩句話:「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做兒子,不要太堅持自己。做臣子,也不要太堅持自己。

誰不是別人的兒子呢?誰不是別人的從屬呢?後來莊子直接說,這就是我們「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倫理之網。在這樣的網裡,我們要學會謙恭,學會聽取並欣賞別人的主張,學會服從權威。

其實,我一直想把這兩句話中的「子」和「臣」兩個字去掉,變成一句話——「為人者毋以有己」。

《自知者不怨天,知命者不怨天》

全文刊載於《讀者》雜誌2021年第21期

中秋節那天,我在微博後台看到一個孩子給我寫的信。信是手寫的,滿滿當當四頁稿紙,以圖片的形式發過來。信上的鋼筆字很清秀、很規矩。

我年輕的時候是職業編輯,因此對手寫的文字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在這四頁稿紙里,他講了自己的身世和故事,工工整整,文理通達。他所講述的人生十分不幸: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受人歧視,家庭氛圍很不愉快,甚至還有家人自殺,等等。

讀完這封信,我通過微博私信跟他簡短地聊了幾句。我問他現在的工作狀況怎麼樣,他說他大學畢業後去了一家銀行,工作了四年,不是很愉快,也不能實現人生價值。正好北京有一家公司招人,他就來了北京。那是一家做小額貸款的公司,基本是靠騙人維持運營。他心裡跨不過這道坎兒,公司允諾的工資也沒有兌現。

他是在很鬱悶的時候,給我寫這封信的。我告訴他,我們觀復博物館正在開發一個App,他可以去試一試。

幾天後,他告訴我,他試過了,覺得那些崗位都不大適合。我問他學的是什麼專業,他說統計學。我說,開發App正好需要一個學統計的人,你願不願意嘗試?他覺得自己沒能力做這份工作,很禮貌地說了「謝謝」,這事兒就過去了。

一個月後,還是在微博後台,我收到他發來的一條信息。內容是:「斯人已逝,謝謝你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給他安慰。」當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沉到底了。

如果他能夠跨過這道坎兒,他的世界一定會更開闊。所以古人說「自知者英,自勝者雄」,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生活中的英雄。

荀子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公平是相對的,當你在生活、學習、工作中感到不如意的時候,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態,了解自己在社會整體架構中不過占據很微小的位置,這樣你的內心才能強大。

《攝影是懷舊的藝術》

全文刊載於《讀者》雜誌2021年第21期

某年六一,父親單位的工會徵集職工兒時的照片。父親出身貧寒,自然沒有兒時照片,最早的影像是高中畢業時的同學合影。母親也好不到哪裡去,除了百天的留影,再往後就直接跳到了初中畢業。

與父母早年影像記憶的大段缺失相比,我的照片有幸從未斷檔。我出生時家庭條件相對寬裕,父母也有心用影像為我的人生備份。到我上中學時,大頭貼開始流行,自拍之風越刮越猛。後來隨著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再沒有比拍照更容易的事了。

影像匱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影像的泛濫。現在講究「打卡」,吃喝玩樂無一不可海量留存。蘇珊·桑塔格說,大多數遊客都感到有必要把相機擱在他們與遇到的任何矚目的東西之間。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到家什麼都不知道——有人如此總結「中國式旅遊」。「有圖有真相」地標榜自己走遍萬水千山,卻未必記得每一條河、每一座山溫暖的名字或說得出它們的故事。

美食上桌,手機先「吃」。親友聚會之際,有人興奮無比:我見美食多嫵媚,料美食見我應如是。不用這等「美圖」裝點微信朋友圈豈不可惜?雖然肉身在席間彼此陪伴,心思早就飄去了微信朋友圈,看看誰又點了贊,新冒出哪些溢美的留言。

從前拍照具有儀式感,要當成一件正經事來做,現在這種屬性被「寫真」拍攝收編,嗅覺靈敏的商家把「節慶限定」「生活儀式感」這類詞掛在嘴邊,忽悠大伙兒花錢,只因平日裡眾人拍個沒完,不進專業影棚好像都不是來真的。

攝影是懷舊的藝術,當一切變得太過輕易,懷舊也減了些分量。與其不加節制地拍拍拍,讓自己時刻活在鏡頭下,不如真切地擁抱人世,活個通透明白。過猶不及,太多與太少,都是遺憾。

《綠色的星星》

全文刊載於《讀者》雜誌2021年第21期

我和朋友漫步在丘索瓦亞河支流科伊瓦河河畔。森林仍然鬱鬱蔥蔥,兩岸仍然覆蓋著苔草,岸邊湖泊里睡蓮的綠色卵形葉子仍然沒有遮滿湖面,蜘蛛網的細絲仍然懸掛在空中。轉眼間下起了雪。

透過無聲的雪幕,世界顯得那麼畏怯,綠色的反光不停地閃爍、閃爍。而在前方,在佇立不動的白色王國里有眾多的火光眨著眼睛。我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棵披上紅裝的花楸樹。花楸樹生來怯聲怯氣,它比其他的樹木更早地預感到即將降雪,便急忙把自己染成了秋天的顏色。深紅色的羽狀葉從樹上凋落,沙沙作響,聲音哀婉淒涼,它們落在潔白但不耀眼的雪地上,感到孤獨,充滿憂傷。還不到寒冷的季節,白雪還沒有泛出銀光。

此刻,雪下得稀稀落落,愈來愈多的綠色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終於看到了森林和天宇。那是彤雲貫空的天幕,烏雲間的縫隙里露出了幾塊淡素的藍天。河兩岸是聖潔的雪地,因此河水顯得暗淡、陰森可怖。岩石也不像夏天時那樣在河面上映出倒影。

一大群一大群的水鴨在河面超低空飛行,落在光禿禿的鵝卵石上,把頭藏在翅膀底下。

雪在融化。山丘裸露出本來的顏色。白樺樹的綠葉上、冷杉樹柔軟的枝梢上有大顆大顆的水珠頻頻滴下。森林裡風聲簌簌,樹枝折斷髮出陣陣咔嚓聲。

這是什麼?我們眼前出現許多大顆大顆的綠色星星!只有在森林裡,只有在降下初雪後,才有可能看到這樣的星星。這樣的星星,像神話傳說中的蕨類植物的星狀葉片,在酷寒季節的玻璃窗上也能夠看到。只不過窗上的星星形體很小,而且是白色的,在這裡,卻是碩大的綠色星星。

更多精彩,詳見《讀者》雜誌2021年第21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