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姬公尖,徽州的燈籠柿之鄉,秋季漫山的柿子吸引眾多遊客

fans news 發佈 2021-11-02T16:18:47+00:00

皖南,有多少座山,就有多少個村莊。那些高得仿佛看不到頭的綿綿群山中,點綴著一個個充滿著煙火氣息的村莊。山中一年四季有風韻,春花遍野,夏泉叮咚,秋葉繽紛,冬雪漫山,人們共享著大自然的恩賜,尤其到了秋天,曬秋成為每個村莊最隆重而喜悅的農事。

皖南,有多少座山,就有多少個村莊。那些高得仿佛看不到頭的綿綿群山中,點綴著一個個充滿著煙火氣息的村莊。山中一年四季有風韻,春花遍野,夏泉叮咚,秋葉繽紛,冬雪漫山,人們共享著大自然的恩賜,尤其到了秋天,曬秋成為每個村莊最隆重而喜悅的農事。

姬川村位於歙縣上豐鄉,距離歙縣中心城區大約1小時車程,相比這個有些文縐縐的名字,當地人更喜歡稱之為「雞公尖」。這裡海拔700米,交通閉塞,是一個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美麗村莊。秋天來到這座小村莊,除了大片雲海和梯田式種植的貢菊,人們還會看到最驚艷、最美味的秋色。

姬川村以盛產一種形狀類似燈籠的柿子而出名。每到秋季,鄉民們將柿子用繩子串在一起,在漫山遍野的樹枝上高掛,在房前屋後的支架上晾曬,燈籠柿黃澄澄、紅彤彤一片,這一道風景的呈現,也給了這荒涼的小山村增添了無限溫暖和喜氣。

深秋時節,天氣偏涼未冷,太陽依然有著飽滿的氣息。採摘下來的柿子削皮洗淨,成串掛在自家院中,如一串串在白晝時分依然閃著燈火的小燈籠,「燈籠柿」也由此得名。

沿著彎彎繞繞的小路在村中走一圈,眼中看到的是美景,嘴中嘗到的是美食。旅行,不正是要有味道才更完美嗎。

姬川村種植柿子的歷史悠久,據資料記載,自明朝萬曆十五年建村後就有了柿子樹,而當地特有的沙土土壤和晝夜溫差,更是柿子甘甜的秘訣。柿子成為村中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也讓村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一棵棵掛在枝頭的柿子,就是一個個幸福的果子。

柿子的種植和柿餅的製作方法在村中傳了一代又一代,即使是到了高度機械化的現代,村中依然保持著純手工製作柿餅的傳統,無論老幼不管男女,對有關柿子的一切都如數家珍。

小小的村莊白牆灰瓦,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中,被山色包圍,被秋色環繞。而這美麗的秋中,柿子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房前院中,屋角門口,眼睛所到之處總有黃橙橙金燦燦的色彩闖入。

白牆黛瓦,藍天黃柿,飽滿的色彩仿佛濃墨重彩的油畫,呈現給人們經典的徽派秋色,讓攝影師、繪畫愛好者都愛極了這裡。

村外梯田式種植的金黃貢菊仿佛在和村內橙色柿餅遙相呼應,無論停下腳步在高處俯瞰,抑或只是駕車匆匆路過匆匆瞥上一眼,好風景都能讓人念念不忘。

陽光暖暖地曬在人們身上,也曬在豐收的果實上,氤氳出醉人的芳香。人在其中如在畫中,放下身上沉重的包袱,放空身心,看秋色漫山,看葉黃果橙,好不愜意。(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