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老狐媚的詩,讓武則天重回人生巔峰,史上從此留下石榴裙傳說

fans news 發佈 2021-10-11T21:43:42+00:00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聽聞大臣武士彠(yuē)家有個才貌雙全的姑娘,便將年僅14歲的武氏招納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均訛傳為武媚娘,或許是「嫵媚娘」聽起來更有艷秀風情罷。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聽聞大臣武士彠(yuē)家有個才貌雙全的姑娘,便將年僅14歲的武氏招納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均訛傳為武媚娘,或許是「嫵媚娘」聽起來更有艷秀風情罷。

入宮前,母親楊氏痛哭不已,她深知「一入宮門深似海」的道理,倘若得不到皇帝賞識,很可能要孤獨終老,落得個白髮守空閨的結局。但武媚此時意氣風發,對母親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逝世,武媚依據唐宮守律歸入感業寺削髮為尼,從此開始為李世民力法守身。進入感業寺,就相當於孫悟空戴上了緊箍兒,等同於宣布有色彩的人生劃上句點,七情六慾從此不再沾邊。然而,此時的武媚年僅29歲,正是非常需要愛與被愛的年紀,她斷然無法忍受這般寂寞,她毅然決然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武媚作為前朝棄婦,竟然公然給當朝君王寫情書!在感業寺的四年,是武媚人生至暗時期,是她人生最失意的四年,也是她人生最詩意的四年,因為平時閒著沒啥事,愁得只能寫詩消愁了。期間,武媚寫出了自己詩人生涯中最悽美的一首詩,這就是好評如潮的《如意娘》。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此詩融合南北朝樂府風格,極盡相思之愁苦,含蓄明朗,清新絢麗,僅28字短短訴語,卻留有無窮意味,曲折之中明白有致,堪稱武則天詩歌作品中的扛鼎之作。據說唐高宗李治正是讀了這首溫婉悽美的詩後,才重將武媚迎接入宮,使其重新踏上人生巔峰,否則說不定這位名垂千古的女帝或許要委屈地做一輩子的尼姑。下面我們憑句欣賞。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起句就是神來之筆,「看朱成碧」簡單4字竟蘊含三重含義,小解私以為就憑這四個字,足以使這首詩封神,讓武則天封神!

第一重,「看朱成碧」啥意思?就是把紅色錯看成是綠色,武則天表示我這可不是患上了色盲,而是因為「思紛紛」才淪落如此。因為想你,想得眼神都不好使了,才紅綠不分的!武則天將自己思念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簡直寫進了李治內心最柔軟的深處。

第二重,為何是「看朱成碧」,而不是「看碧成朱」?這就引申出此句的比興之法,將紅花看成是綠葉,說得再深入點,即便是紅花在她眼中也不過是綠葉,因為她眼中已經沒有愛了。武則天藉此暗指春光的流逝,隱喻自己青春年華逐漸逝去。

第三重,朱與碧兩種顏色相差甚大,寓意自己的生活由昔日歡歌笑語變成了淒涼苦楚的境地,構成了感情上強烈的冷暖對比。武則天似乎在輕輕訴說:阿治啊,沒有你的日子裡,我會更加珍惜自己……錯了!應該是我再不會珍惜自己……又錯了,應該是從此再沒有人珍惜我了!

起句顯得非常含蓄,次句則直抒胸臆,情感不加掩飾:我想你想得身形憔悴,情緒破裂,精神恍惚,已經快成神經病了。這前面兩句簡直把一個思夫女人的心寫碎了,字裡行間沒有別的東西,有的只是孤獨、寂寞、悲涼與哀怨,淌滿了最恨最苦的眼淚。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日來因為思念你而留下的淚水,那就請打開衣箱,看看我落在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如果說前兩句還只是勾勾搭搭地含蓄提示,那麼這兩句就是直來直去地公然示愛。決然、大膽、不做作、不掩飾。有時候,最直白的語言往往最打動人,因為這直白之中往往蘊含著作者藏不住的真實情感。

石榴裙是唐代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但歷史上能夠留下石榴裙的美麗傳說,與武則天這首詩是脫不開關係的。

《四溟詩話》評價這首詩說:「凡起句當如曝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這話不假,因為這四句詩無一俗句,全部都是貨真價實的佳句。

《名媛詩歸》評價說:「老狐媚甚,不媚不惡。」表面上哀婉淒絕,實際上老狐媚甚,但讀起來卻是既不狐媚也不惡俗,這便是武則天此詩文字的高明之處。此處無言,只能膜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