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新冠疫情帶來新的辭職趨勢

職場 發佈 2021-10-08T19:50:37+00:00

過去幾個月,美國和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辭職浪潮。僱主們該如何應對所謂的「大辭職」呢?9月15日,《哈佛商業評論》刊發人力資源管理分析公司Visie副總裁伊恩·庫克(Ian Cook)的文章,分析了當前辭職浪潮的兩大趨勢及原因,並提出了一個三步計劃來幫助僱主留住員工。

  過去幾個月,美國和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辭職浪潮。僱主們該如何應對所謂的「大辭職」呢?9月15日,《哈佛商業評論》刊發人力資源管理分析公司Visie副總裁伊恩·庫克(Ian Cook)的文章,分析了當前辭職浪潮的兩大趨勢及原因,並提出了一個三步計劃來幫助僱主留住員工。

  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的數據,美國2021年辭職人數在4月達到峰值,並在過去幾個月保持異常高的水平。僅7月一個月,美國就有400萬人辭職。通過對來自全球4000多家不同行業、職能和經驗水平的900多萬員工記錄的深入分析,人們發現這波辭職浪潮有兩大主要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離職率最高的是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員工。2020年至2021年間30歲至45歲的員工離職率增幅最大,平均增幅超過20%,原因可能在於疫情導致的工作方式向遠程工作的轉變導致僱主覺得僱傭新員工風險更大,這為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員工創造了需求,使他們在獲得新職位時擁有更大優勢。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許多中層員工推遲了離職時間,這意味著過去幾個月內離職的增長可能是近一年多被壓抑的辭職的結果。此外,在經歷了幾個月的高負荷工作、凍結招聘和其他壓力後,這些員工中的許多人可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導致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標。

  第二個趨勢是科技和醫療保健行業的辭職人數最多。比較而言,製造業和金融業的辭職人數略有下降,醫療保健行業的辭職人數比去年增加了3.6%,科技行業的辭職人數增加了4.5%。總的來說,那些從事因疫情而急劇增長的工作領域的員工,其工作負擔和倦怠性增加,從而導致辭職率更高。

  這些趨勢強調了採用數據驅動方法的重要性,通過數據人們可以確定有多少人辭職、誰的離職風險最高、人們為什麼辭職,以及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雖然每個公司的組織結構不同,但有三個步驟可以幫助僱主更有效地利用數據留住員工。(社會會科學報「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見社會科學報及官方網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