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豬油=5副藥,到底健不健康?真相是這樣的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0T15:09:36+00:00

「極端的脆,輕輕一咬,咔嚓一聲,天崩地裂,小小一團豬油像噴泉一樣,猛地激射而出, 芬芳四溢,那種達於極致的酥香,使腦細胞也大大地受到了震盪,驚嘆之餘,魂魄悠悠出竅。

豬油拌麵、豬油撈飯、青菜炒豬油、豬油渣.......不管什麼食材,只要加上豬油,食物的味道瞬間產生神奇的魔力。尤其在上個世紀,家家戶戶廚房裡都備有一罐豬油,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作家尤今,寫過一段他對豬油渣的記憶——



「極端的脆,輕輕一咬,咔嚓一聲,天崩地裂,小小一團豬油像噴泉一樣,猛地激射而出, 芬芳四溢,那種達於極致的酥香,使腦細胞也大大地受到了震盪,驚嘆之餘,魂魄悠悠出竅。」





豬油雖香,但一向爭議非常多。有人覺得豬油不健康,對身體不好;有人卻持不同意見。這可讓吃貨們犯了難: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怎麼吃才好?今天八百君帶大家來科學認識一下。


豬油,到底健不健康?

曾有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在對上千種食材進行分析後,把100種最能滿足日常營養均衡需求的排了個序,其中一條讓人眼鏡大跌:豬油力壓990多種食材,進入前十,排名第八!


研究認為豬油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與羊肉脂肪和牛油相比,含有更多不飽和脂肪酸。


許多朋友排斥豬油是因為其飽和脂肪含量太高,會導致膽固醇水平上升。


的確,心腦血管疾病確實在近年來是高發疾病。但把病因直接扣在「吃豬油」上顯然並不科學。



首先我們要了解,豬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有好壞之分,其中被稱為「惡魔脂肪」是反式脂肪。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豬油中的反式脂肪非常少。


《我是大醫生》欄目經過實驗發現,相對於植物油來說豬油的煙點溫度更高,更不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就是說,豬油有耐高溫、穩定的特性,用於高溫烹炸也更安全。


豬油並非一無是處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收錄了30多個以豬油來做藥的方子,並解釋了豬油的功效:


「甘,微寒,無毒,利腸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腫,生毛髮;破冷結,散宿血;利血脈,散風熱,潤肺。」


擺出來,哪個不是你需要的呢?豬油對中國人的護佑,是像藥引子一樣潤物無聲的。


吃對了豬油,是良藥

1. 潤燥

《外治壽世方》中記載,每天晚上用熟豬油塗在臉部和嘴唇上,就能有效治療面唇乾燥。


2.潤腸

豬油滑膩,又入大腸經,正好可以潤滑腸道,使人排便通暢。所以豬油有潤腸通便的功能。


3.潤膚

豬油能補益肺陰,這就間接促進了皮膚的光滑和毛髮的生長。因此豬油固有「悅皮膚,作手膏,不皸裂」之說。


4.滋養五臟

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針對脾胃和肺。豬油味甘,可以使脾臟變得強健,有助於食物消化,所以豬油可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豬油怎麼吃才健康?

豬油雖富含多種營養,但一定要把握好 「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應超過 25-30 克,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 2 克,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進食總熱量的10%。


需要強調的是,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肉、蛋、奶、堅果等食物都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在此基礎上攝入豬油,應減量,否則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就會超標。


因此日常烹飪時少用煎炸法,儘量使用帶有刻度的專用油壺,炒菜時要有意識地看看刻度,少放些油,慢慢養成少用油的習慣。


總之,不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可以吃,但一定要控制食用量。豬油雖香,也不要貪多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