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當(小說二十)

fans news 發佈 2021-10-07T03:05:38+00:00

二十、力鎖青龍石敢當又到來了青龍經常出沒的地方,等待著青龍的出現。第二天中午,青龍又一次出現在大沙河之中,巨浪翻滾,洶湧彭湃,看到石敢當站在河岸之上也沒有退縮,而是張開大口向石敢當撲來。石敢當雙掌一齊擊出,有排山倒海之勢,擊中青龍。

二十、力鎖青龍

石敢當又到來了青龍經常出沒的地方,等待著青龍的出現。第二天中午,青龍又一次出現在大沙河之中,巨浪翻滾,洶湧彭湃,看到石敢當站在河岸之上也沒有退縮,而是張開大口向石敢當撲來。

石敢當雙掌一齊擊出,有排山倒海之勢,擊中青龍。

青龍在石敢當的掌力下,被擊的粉碎,然後象雨一樣落在河水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青龍死了?石敢當正納悶兒的時候。

青龍又從遠處洶湧而來,再次張開大口向石敢當撲來。

石敢當雙掌一齊擊出,雷霆萬鈞,又擊中青龍。

過了一會兒,青龍又卷水重來……

石敢當再一次……

如此反覆,石敢當想,這裡怎麼回事?

還是找仙人指點一下再說吧,不如先回家看看娘。

天色已晚,已無人渡船了,石敢當也走了。

「娘,我回來了」,進了柴門,石敢當喊到;

「兒回來了」娘在屋裡應著。

石敢當進屋一看,娘還在燈下縫補衣服,「今天怎麼樣?」石敢當把今天斗青龍的事告訴了娘。

娘看到兒子的臉又黑又瘦,十分心痛,「人家大禹治水還十幾年,你這才幾天,不要著急」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石敢當忙問:「大禹是怎麼治水的?」

「以疏為主」,娘給石敢當出了個主意,「你可以先在河上修個橋,讓人在橋上行走,水怪就傷不到行人了,然後再慢慢想辦法降服它。」

「有了」石敢當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石敢當上山來拜泰山奶奶。

杏兒站在碧霞宮外,看見石敢當走來,氣上心頭,嘴巴一撅,舉拳打來。

石敢當雙手合什急急作揖,「對不起,對不起」

說什麼也沒用,一對小鐵錘象雨點一樣砸在石敢當身上,象急促的鼓聲。

「好了,別鬧了,帶石頭上來。」碧霞元君在宮殿內傳音。

「石頭拜見泰山奶奶」石敢當跪下;

「知錯能改,善哉善哉。」碧霞元君,「來見奶奶何事?

石頭把戰青龍之事講了。

「你想怎麼辦」

「架橋」

「好」泰山奶奶用手一點石敢當身上交叉系的牛筋繩,牛筋繩放出一閃金光,「我已把你的牛筋繩子點化為捆石索,你可系多少石頭下山到行」

「謝奶奶。」

「那青龍就不除了?」

「青龍涌浪是借水勢而下,而如果水向西流就能青龍無勢可借」

「自共工觸倒不周山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千江萬河向東流,還沒有向西流之河,流到何處?」

「瑤池」杏兒插嘴;

「沒你的事」泰山奶奶嗔怒。

「杏兒說的對,王母娘娘的瑤池在泰山以西,一直是深泉涌流,水寒至陰,近時水脈不充,何不建議王母娘娘讓青龍獻水,然後再把龍頭鎖住,這樣汶河無妖了。」

「哪由誰去」

石敢當沒敢吭聲。

「當然是你老人家去了」杏兒又播嘴了。

「真是女大不中流啊」碧霞元君搖了搖頭,「好,老身就走一趟」

駕起祥雲,向西而去。

  天界第一重天,極南之盡。乃王母頤養生息之天庭別府,名為-----別有洞天,此亦是瑤池之所在。

   瑤池上空矗立凌雲鍾乳,色彩瑰麗,下方池水平靜如鏡。凌雲鍾乳吸收天地精華,百年方得凝聚一滴聖水。聖水經過百年過濾,純潔無瑕,瑤池之水先有聖水煉化,潔淨成雲,廣布天地之間,成為天地之界。亦視為一重天。

有詩云「攜磕踏秋遍,瑤池景更幽。水澄清似玉,松老曲如虬。乍冷依山足,高眠枕石頭。忽聞青鳥唳,仿佛到昆丘。」

輕霧飄蕩之中,仙女翩翩起舞。

王母在池邊賞荷,有侍女報「碧霞元君求見」

「快請」

「王母娘娘在上,碧霞元君有禮了」

「來來來」王母娘娘拉住碧霞元君坐在池邊「你有日子沒上我這兒來了」

「上山求子的太多」碧霞元君無奈地解釋「王母見諒了」

王母指著池中的紅魚說「你看我這兒魚怎麼不長?」

「瑤池乃至寒之泉,魚與荷均喜陽,故生長極慢」

「嗯」王母娘娘沉思片刻,認為有道理「如何為好?」

「泰山腳下有汶河之水,澆灌兩岸肥沃之地,膏腴之鄉,多少黎民百姓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此水清湛,陰陽調和,可命青龍獻水,以調之」

「好」王母立即降旨「來人,召青龍獻水。」

青龍接旨後,不敢有違,天庭刑法,鬼神哭泣。只好把河水改為向西流,青龍含水獻於王母池。

青龍將頭伸入王母池入口,汶水帶著溫暖嘩啦啦流入,王母甚喜。

碧霞元君又對王母說,汶水入池須無時有度,否則池水寒熱不均,魚命難保,荷命也難說。

「阿,哪怎麼辦?」

「你問青龍,它自有辦法。」

「青龍,無時有度如何做到?」

「青龍不離瑤池,方能無時有度。」青龍答道;

「好」王母娘娘誇獎到「就按你說的辦」

青龍無奈,只好把頭伸入池口,一動不動,至今如此。

鎖住青龍頭後,石敢當用捆石索把泰山石捆住,背到汶河邊,與當地村民一道修了個石橋,遠遠望去,石橋一節一節的,極象一個石鞭,百姓都稱為「困龍橋」。

汶水獨獨向西流,東海龍王得知此事,非常生氣,他想:就連長江、黃河都乖乖地向我流來,你一條小小的汶河,竟不和我打個招呼,改成向西了,這怎麼能行?後得知是王母旨意,也只好做罷。但經常少下點雨,想讓其斷流。或者來點大雨,想讓河水泛濫。但東海龍王三公主知道後,想:如果那樣百姓豈不無家可歸?豈不有好多的人畜死於非命?怎能忍心目睹這悲慘的場面?」於是偷偷跑來下雨降露,黎民百姓無不感激三公主厚恩,便在汶河下游修了一座「三娘廟」。(肥城「三娘廟村」緣此得名)

泰山的雨下的極無章法,都是龍王搞的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