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純粹的模擬音質——Naim名SuperNAIT 3合併功放

fans news 發佈 2021-10-07T13:56:14+00:00

如果你至今依然認為英國人保守,那麼請看看今年歐洲杯上英格蘭隊的表現吧,那班年輕球員頗具「溫水煮青蛙」的球風,一度不被球迷看好,但不俗的戰績卻足夠令每一個對手膽戰心驚。



如果你至今依然認為英國人保守,那麼請看看今年歐洲杯上英格蘭隊的表現吧,那班年輕球員頗具「溫水煮青蛙」的球風,一度不被球迷看好,但不俗的戰績卻足夠令每一個對手膽戰心驚。他們均衡的實力,從小組賽直至半決賽前保持零封對手,直到半決賽才被頑強的丹麥隊破了金身,若非最後點決時刻被義大利「門神」神乎其技地撲出兩個,「讓足球回家」的夢想真的就能照進現實了。


低調奢華的精緻感


曾經在世界音響市場上占重要地位的英國傳統品牌,給人感覺和當下的英格蘭足球隊如出一轍。或許是居住條件限制,又或者是聆聽音樂的習慣,英國音響向來崇尚精緻小巧的風格,幾乎不會出現比人高的揚聲器、更不會有比人重的功放,他們追求溫文爾雅的貴族氣質、追求莊園內的典雅精緻。真正的貴族不是生活方式上細枝末節的奢華,而是沉穩的性格及守護傳統的責任。於是,現代的英國音響品牌雖然外觀依然傳統,但內里卻已經脫胎換骨。因為締造了現代工業文明的他們,最是懂得如何在傳統和創新中找到平衡。已有超過40年歷史的Naim名,就用前不久推出的SuperNAIT 3合併功放,對這種獨特文化作了準確的詮釋,無疑令人對英國人的「保守」刮目相看。


左側面板有2顆大旋鈕,靠左邊的控制音量、右邊則是調整左右聲道平衡;右側面板則有6顆一字排開的小按鈕對應各路信號源,還有1顆Mute靜音鍵以及1個耳機插孔


尤其是當今很多「財政大神」不喜歡家裡出現一大堆冷冰冰的機器,她們一直不理解男人為什麼在音箱挪動那區區1厘米、或者換上不同材料的釘腳、甚至換條電源線就能眉飛色舞,那丁點似有若無的所謂變化都能聽出來的金耳朵,反而叫他做飯洗衣服拖地板就置若罔聞。你想想,男人們想買一大堆器材的時候她們會心甘情願支持嗎?


專注於好聲音


Naim當然是看透了這一切的,他們深諳音響迷的需求,機器尺寸不能做得很大,但外觀設計和製作要足夠精緻;同時,儘可能集成更多的功能,讓玩家不需要買一堆的器材;再來,機器雖小但性能也要足夠的強悍,因為音響迷或許不是個個買得起法拉利,但GTI那種低調的「西裝暴徒」卻備受推崇也就說明了一切。


讓我們來看看作為品牌中合併機旗艦型號的SuperNAIT 3究竟有多厲害。SuperNAIT 3在前後級合併功放的基礎上,內置了高素質的MM唱頭放大器,意味著如果你暫時沒有聆聽黑膠唱片的需求,無需多了這份投資,如果以後有需求,也不用再多買一部獨立的唱放。同時,SuperNAIT 3內置了純A類的耳機放大器,那麼大家都無需擔心夜深人靜的時候無法欣賞音樂了,當然還省了獨立耳放的投資。



Naim從1983年開始推出第一代NAIT,NAIT是Naim Audio InTegrated amplifier的縮寫,在英國人傳統思維下,NAIT系列機器崇尚簡潔設計,不追求大功率和驚人的規格數據,卻為了實現小巧實用的價值,力求把成本和關注點於音樂表現上。於是Naim會把更多的心思來設計產品線路,精心調校音色,帶給用家美好的聲音體驗。至今,NAIT已經成為極具傳奇色彩的長青系列,卻依然不改初心,外觀看來依舊簡約,設計仍以易用、實用為本,甚至,給人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感覺。旗艦型號SuperNAIT最早於2007年推出,第二代於6年前上市,至今的SuperNAIT 3已是第三代。而NAIT旗下還有入門的NAIT 5(最新型號為NAIT 5si)、中價位的NAIT XS(最新型號為NAIT XS 3)等不同檔次的型號供音響迷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


或許有的音響迷會覺得奇怪了,為何在流媒體需求與日俱增的年頭,Naim並沒有讓新一代的SuperNAIT 3迎合市場呢?其實這並非Naim保守,事實上他們家是流媒體先鋒品牌的代表,很早就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流媒體播放器應對網絡音樂的需求,而且如今依然提供豐富的數播產品型號供選擇。那麼,其實在SuperNAIT 3身上,Naim更希望打造的是一款純粹的模擬音頻產品,滿足對音質有極致追求的玩家需求。


堅持原則的最佳設計


左側面板有2顆大旋鈕,靠左邊的控制音量、右邊則是調整左右聲道平衡;右側面板則有6顆一字排開的小按鈕對應各路信號源,還有1顆Mute靜音鍵以及1個耳機插孔。背板上,提供6組RCA輸入接口,而且每組都還對應提供了目前僅Naim旗下器材才比較常見的DIN接口。還提供了MM唱頭輸入以及AV Bypass直通功能,以及超低音RCA輸出和DIN後級輸入功能。另外,背板還有1個只供系統固件升級使用的USB口,大家可別以為那是用來播放數位音樂的。音箱接口也採用英國品牌傳統的香蕉插孔,因此並不能使用裸線和Y型叉連接,英國人的保守果然到了極致。



背板上,提供6組RCA輸入接口,而且每組都還對應提供了目前僅Naim旗下器材才比較常見的DIN接口。還提供了MM唱頭輸入以及AV Bypass直通功能。另外,背板還有1個只供系統固件升級使用的USB口,大家可別以為那是用來播放數位音樂的。音箱接口也採用英國品牌傳統的香蕉插孔,因此並不能使用裸線和Y型叉連接,英國人的保守果然到了極致


至於為什麼Naim堅持使用DIN接口呢?廠方曾介紹有兩個原因:1是RCA 雖然方便且通用性高,卻非最佳的傳輸界面。RCA接口的阻抗特性大概為200歐姆,線材的阻抗特性卻只有50歐姆,弱電平信號在線材上傳輸時,兩邊的接口就像兩堵牆一樣,會反射較高頻的信號,這樣將會影響信號傳遞的準確性和清晰度。相較之下,DIN的線材和接口阻抗一致。2是RCA信號線通常左右聲道各一條,每條線各有屏蔽連接地,結果這些接地端到了功放這裡則全都接在一起,於是多組RCA信號線接起來反而構成一個接地迴路。接地迴路會感染周圍的噪音,從而劣化聲音。DIN接口則是單一接地,兩個聲道單一條線而避免了這個問題。因此,如果是整套Naim設備的用家,廠家強烈建議使用DIN接線來連接器材,那才能發揮Naim設計的最佳效果。


除了堅固厚實和製作精良的雙層全鋁無磁機箱,SuperNAIT 3的外觀方面實在是沒有什麼好聊的了,我們把關注點回到內部的結構和選料上,那可是Naim一直強調的精髓所在。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小巧的機身內,居然塞進了一隻向愛爾蘭NuvotemTalema公司訂製的400VA環形變壓器,難怪機身不大的SuperNAIT 3竟然重達14公斤了,這枚變壓器大概都占了1/3-1/2了(重量和空間都是)。扁寬的變壓器表面包覆著硬質的黑色布質,或許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抑振能力。這枚環形變壓器以5組次級抽頭輸出不同電壓為相應的線路供電,結構上,Naim竟然考慮到了左右聲道後級線路極短供電路徑的方式,直接將左右聲道獨立供電的抽頭出線位置對準線路板供電點安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聲道分離度,並減少了電流的損耗。而相鄰的電源線路就緊挨後級功放線路,上面的幾個大型電解電容以極短線路為對應功率管供電,以高響應速度滿足輸出功率所需的能量。


信號放大電路設計秉持極短路徑的原則,能使所有信號以最為快速、最高效率的形式傳遞,而此種設計同樣也是這部功放好聲的因素之一。在微處理控制線路上,都採用嚴謹的電氣隔離。電路板的固定有特殊阻尼結構,強化振動隔離,藉以降低振動帶來的麥克風效應


大家是否發現了SuperNAIT 3並沒有使用常見的散熱器呢?Naim將每聲道一對日本SK山肯A1386/C3519功率對管通過陶瓷導熱片直接安裝在機箱底板上,從而利用整個機箱作散熱片,有助降低機殼與輸出功率管之間所產生的電容耦合效應,從而改善音效。事實上以AB類線路狀態輸出功率80W(8歐姆)、130W(4歐姆),即使長時間功率,機身的溫度也比較穩定,大家可以放心長時間開機享受音樂。


同樣基於最簡訊號路徑原則,SuperNAIT 3的信號輸入端子直接焊接在線路板上,信號源輸入以磁簧繼電器接合。MM放大線路板為獨立設計,或許以後可以通過更換模塊的形式作升級之用。SuperNAIT 3內置經精心設計的MM唱放線路,設計上完全可以媲美眾多數千元級別的獨立唱放。該線路包含了增益級、被動等化,增益和主動等化等完善的設計。採用插件焊接的電容,精準還原RIAA等化曲線,且儘可能提高信噪比,並提供足夠的寬裕度,避免信號經等化增益後的過載。那如何用家需要連接MC唱頭那怎麼辦呢?以我們的經驗,建議搭配一款素質足夠夠的MC升壓牛即可,這種是一種非常發燒且音質最佳的解決方案。


SuperNAIT 3的前級放大電路吸收了旗艦前級NAC 552的技術精髓,為A類放大工作狀態,採用全分立元件製作,一直到後級的電晶體功率放大輸出級,皆採用左右聲道全對稱的架構設計,使得前級電壓增益級較上一代提升電壓增益達兩倍以上,令驅動力、動態和音場等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而音量控制和左右聲道控制同樣沒有使用晶片技術,而是維持傳統的馬達驅動ALPS碳膜電位器,廠方的出發點是不希望加入太多輔助的電路,以免對音質重播造成影響。此外,機內的所有接線並沒有採用常見的接插件,Naim認為增加任何的接插件都會造成電流和信號的損失,因此他們頗費周折地堅持以手工焊接的工藝去製作,以確保最佳效果,在如今事事講求效率、成本的年代,歐洲品牌仍有這樣的堅持實屬難能可貴。另外,日後預算充足的時候,還可以選購HiCap DR供電器來提升聲音表現,循序漸進玩出更好聲音。


展現寬闊的音樂畫面



試聽SuperNAIT 3搭配的是同樣來自Naim的NDX 2流媒體播放機,以及也搭配過Rega君子P3黑膠唱盤,感受內置MM唱放的模擬音質表現。搭配的音箱則是同樣來自英國的ProAcResponseD2R櫻桃木皮版書架箱。作為旗艦級的合併式功放,SuperNAIT 3的輸出功率僅80W似乎有點不夠吸引眼球,但真正開聲後,估計沒有人再會去對SuperNAIT 3的驅動力產生顧慮,曾有音響理論認為理想的功放輸出的每一瓦都是最低失真的,從第一瓦到全功率輸出都能夠保持始終如一的好音質,顯然Naim就是這樣做的。從小聲聆聽已經能夠感受到厚潤紮實的中頻,待把音量開得很大,音質依然沒有走樣,聲音依然沒有出現任何的毛邊和開叉的情況,即使很大聲重播,即使強烈動態對比的強音處,音質依然動聽、厚實、從容。




這種Naim傳統的聲音風格,讓我們更可以把心思都放在音樂欣賞上面。比如用黑膠唱盤重播Philips出版布倫德爾演繹的《莫扎特鋼琴協奏曲》黑膠唱片,錄音的本身就為鋼琴帶上了溫潤純厚的質感,SuperNAIT 3的重播聽來琴聲的重量感出來了,清晰明快的音樂力度和動態,也顯現出演奏級鋼琴的光澤與強烈的共鳴。再比如重播Beaux Arts Trio美藝三重奏演奏的《海頓鋼琴三重奏全集》,同樣來自Philips的錄音,所呈現的鋼琴綿密的木頭共鳴泛音更為豐富,高頻的延伸也更好,顯得更有光澤,同時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合奏,主體結像與定位的呈現比交響樂團更為清晰,樂器的質感綿滑而細膩,讓音樂有著極為迷人的親昵感。SuperNAIT 3播放兩個不同年代的Philips錄音黑膠唱片,總體而言音樂的氣質同樣有柔和溫暖的特質,這是菲利普唱片一貫的風格,不過仍然很輕鬆就可以分辨出錄音當中的差異,證明Naim雖然帶有自身的聲音特徵,但依然具有很強的分析力,完全可分辨出不同錄音的區別。


具備重播大部頭音樂的能力



或許很多人會擔心,難道80瓦輸出功率的SuperNAIT 3合併功放只能聽鋼琴、室內樂和人聲這類小編制音樂嗎?事實並非如此,SuperNAIT 3居然有足夠的寬裕度讓爆棚的交響樂也像模像樣。比如用平常不敢用小系統播放的伯恩斯坦指揮的馬勒《第十交響曲》的CD抓軌文件。這首交響曲馬勒沒能來得及完成,因此只有慢板樂章出自他手。雖然是慢板,但樂團的規模和暗流涌動的能量,卻是比純粹的考驗響應速度的動態更考驗功放的內力。這個樂章與馬勒「第五」慢板樂章有著類似的特點,弦樂聲部演奏出左右「擺動」的流淌性,仿佛乘坐一葉扁舟搖曳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長的弦樂線條穿插著大小調的變化,樂團合奏之時,馬勒所標註的ff強度演奏就顯出了音樂的張力。假如功放控制力不好,此刻就容易出現聲音渾濁的情況了。


SuperNAIT 3雖然並非大功率功放,但重現的低頻穩固地壓住陣腳,將馬勒交響樂當中大量的銅管與弦樂交織起來並表現出和諧的效果,銅管的輝煌雄偉、低音的穩定從容都令人很滿意。當然了,如果換作更大口徑低音的音箱,或者是在SuperNAIT 3接上一對有源超低音,那麼音樂的氣勢勢必能夠和天價器材有得一戰,因為除了超低頻之外,我們聽到的音樂的整套美感和素質,已經完全可媲美不少貴价數倍的產品。


讓人靜心聆聽音樂之美


聆聽Naim這款全新的SuperNAIT 3電晶體合併機,感受是非常美妙的,雖然是電晶體機,但並沒有生硬的毛病,反而帶著一絲電子管機溫暖的中頻,再加上均衡厚實的推力,80瓦輸出貨真價實,即使極大聲壓輸入依然能保持非常乾淨又安靜的音質。加上高素質的MM唱放和純A類耳放,融合了電晶體機的解析力與Naim一貫的暖調中頻,這部SuperNAIT 3表現出來的效果確實不平凡。在眾多中高價位功放品牌紛紛融入數位化浪潮,紛紛追逐全球化趨勢的高分析力和清透音色的時候,維持「傳統」的Naim憑著出眾的音樂感,無疑更能打動資深音樂迷。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