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1.2萬億基礎建設投資,無法改善美國基礎設施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3T07:36:55+00:00

11月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1.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最終投票結果為228票贊成,206票反對,CNN大肆宣傳,說這是拜登的勝利云云。

11月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1.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最終投票結果為228票贊成,206票反對,CNN大肆宣傳,說這是拜登的勝利云云。


我這麼說:就這點錢,毛毛雨都算不上。


這個基礎設施的預算計劃為2700頁,當然我沒辦法給大家看2700頁的計劃到底如何的,美國政治項目的計劃書向來就是又臭又長,簡單說一下資金的分配比例:


1100億用於道路橋樑。

110億用於交通安全

390億,公共運輸。

660億,鐵路建設

75億,電動汽車

港口,170,機場250億。

500億,水利建設

650億,寬帶。

210億,環境保護

730億,電力基礎建設


有人疑惑了,這加在一起不過5000多億,還剩下的呢?

注意,這是新的支出,也就是這些開支你可以建新的東西,新的道路,新的管道。

而剩下的6000多億,屬於維護過去的老舊基礎設施。


把那些什麼網絡,環保,醫護之類的去掉,但看硬基礎建設,比如說修路架橋,公共運輸建設,港口建設等等加起來,約為2680億美元。


而浙江省在十四五規劃中,關於綜合交通發展的投資為2萬億人民幣左右,換算成美元3125億美元,比整個美國投資的都多。


而美國現在的基建成本遠高於中國,就這點投資分攤在整個美國,說毛毛雨一點都不過分。


很多去過美國的國人都非常清楚美國基礎設施的破爛程度,比如說基本不能看的紐約地鐵等等, 平心而論,儘管紐約地鐵老鼠多,骯髒,由於過於老舊頻繁誤點等等問題,但是畢竟紐約地鐵還是能用的,坐紐約地鐵不會導致你的健康受損,至少不會死。


但是有些東西,用「基礎設施老舊」都不足以形容,更確切地說,會讓你得病或者死亡,舉個例子,鉛管。



這就是鉛管,美國人用鉛管來製造管道已經好幾個世紀了,鉛管有很多優勢,比如說便宜,防鏽,容易焊接,很多美國家庭迄今為止還在用鉛管來進行供水。


老舊的鉛管不會直接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鉛管表面會形成一個氧化層,防止水直接接觸到鉛管的鉛,有時候為了防止這個氧化層被腐蝕,市政當局有時候會故意在水裡面投放一些物質用來保護這個氧化層。


那麼可能有人覺得奇怪:難道美國人的水安全,就寄托在這一個薄薄的氧化層上嗎?


沒錯,真是這樣的,所以去美國留學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家裡面該加裝濾水器的還是要加裝的。


美國曾經發生過破壞氧化層的事件,2014年4月25日,密西根的弗林特市為了節約開支,決定不再從底特律購買休倫湖的水,改為從當地弗林特河取水。


水源切換後,當地居民立即發現水的顏色,味道和氣味不太對,水以肉眼可觀察的方式變得渾濁,水裡面檢測的大腸桿菌嚴重超標。


密西根州環境質量部做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平常」的舉動:建議居民在飲用水之前煮沸,供水中加大了氯消毒劑量,用以殺菌。


很快,又發現弗林特市的供水被發現三鹵甲烷(THMs)超標,這是氯消毒的副產物,長期接觸可致癌


由於水的腐蝕性太強,當地的通用公司工廠宣布不再使用城市供水,因為這些水的腐蝕性已經足以損害發動機配件。


連發動機配件都能腐蝕,供水管道的氧化層自然也別想逃脫。


挖出的供水管道長這樣



從2014年4月開始切換水源,一直到2015年10月1日弗林特市才開始停止供應這種污染水,現在回頭看看,當時所謂的大腸桿菌超標問題壓根不是事,最可怕的是管道氧化層被破壞,導致水的含鉛量暴增,超標880倍,基本可以歸類為工業廢水。


12000名兒童接觸這些廢水。


此後該地挖掘和檢查了27133條供水管道,更換了10059根鉛管。


可能有小夥伴擔心:那中國的供水管會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不會,因為美國的基建是百年前修的,一直沒有更換才導致這個問題,中國的基建搞得很晚,由於晚所以也沒用鉛管


在美國,鉛中毒是一個很頑固的問題,而且幾乎不可能解決,除了遍布全美的供水管道外,老房子也是個問題。


美國的住房已經很久沒有大規模更新了,20年的房子算新房了,五六十年的很常見,七八十年的不是沒有,問題不出在房子上,而是出在油漆上。在過去有粉刷房子的油漆含鉛量巨高。


僅僅把全美含鉛的供水管道更換一遍,按照弗林特市那種規模,所花費的錢就是天文數字,至於老房子的含鉛油漆問題,唉。


所以各位在美國的朋友,能買新一點的房子儘量買新一點的房子,老房子雖然便宜,各式各樣的污染物實在太多。


所謂的「美國基礎設施老舊」,可見一斑了,硬要辯護:"美國這不是有自來水嗎?管道不就是舊一點嗎?"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這水你喝嗎?



資金不足


美國人工比較貴,但是人工貴也並非是美國基礎建設破爛的理由,關鍵還是支出實在太低了,從2007年到2017年,美國基礎設施支出不增反減,從每年4504億美元下降到4405億美元,問題是這十年內的材料費用大大增加了。


在過去,美國基礎設施支出占GDP的2.5%左右,然後一路下跌,VOX公布的每年基建支出占GDP的1.5%左右,布魯金斯學會的數據是2.3%,但是都好不到哪去,畢竟2021年美國軍費占GDP的3.7%。


資金減少不說,用來維護和運營的費用占整體支出反而下降了,過去運營和維護的費用占美國公共基礎設施總支出的60.5%,近十年來僅為54%,資本支出從46%下跌到39.5%。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新建的基礎設施費用暴增,美國各式各樣的基礎建設項目是世界上最貴的,紐約第二大道地鐵每英里耗資26億美元,舊金山中央地鐵每英里耗資9.2億美元,洛杉磯紫線每英里造價8億美元。


相對比美國的基礎設施,歐洲的基礎設施都顯得那麼便宜,巴黎地鐵造價每英里1.6億美元,馬德里地鐵每英里3.2億美元。


而有一些項目,都已經近乎於扯淡,最典型的就是波士頓輕軌綠線延長線,其扯淡程度可以寫一本小說。


波士頓輕軌綠線建造於1897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地鐵,綠線按其軌道及使用車輛,分類為輕軌而不是地鐵,但麻薩諸塞灣交通局和波士頓居民為簡便,將其與紅線、橙線和藍線統稱為波士頓地鐵


綠線延長線項目,麻薩諸塞灣的輕軌延長到薩默維爾和梅德福德


說起來,這個項目屬於「傳奇」級別項目,對比它,德國備受詬病的布蘭登堡國際機場項目,斯圖加特火車站改造項目都顯得「高效率」了。


這個項目早在1922年就開始構思,1926年開始正式提案,但是一路拖到了1990年,拖了大半個世紀,然後從2006年開始規劃,預期完工時間2014年,然後拖到2015年,再拖到2018年,到現在還沒完工。


可能你會覺得,這項目必然很大吧?

實際上也就4.3英里,合計6.9公里。


基建材料缺乏,沒有有經驗的施工公司,美國基建熱時期的施工公司早就不存在了,各式各樣的NGO搗亂,政客在基建項目的上下其手,基建費用昂貴,資金少,就這1.2萬億美元能達成什麼效果實在很難說。


時間不等人,連接紐約和美國東部的北河隧道都快塌了,因為這條隧道已經有113年歷史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