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般的千年古村重煥生機 探尋溫嶺市溫嶠鎮峨嵋山村的生態富民之路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1T17:41:04+00:00

秋末冬初的峨嵋山村,天高雲淡,古韻悠長。小橋流水,雞鳴犬吠。沿著石板路向前走,你可以看到忙於農事的村民與緩步觀景拍照的遊客時常在村頭邂逅,一幕幕常在詩畫中出現的景象躍然眼前。這座「世外桃源」般的千年古村,就坐落在溫嶺市溫嶠鎮的峨嵋山中。

秋末冬初的峨嵋山村,天高雲淡,古韻悠長。

小橋流水,雞鳴犬吠。沿著石板路向前走,你可以看到忙於農事的村民與緩步觀景拍照的遊客時常在村頭邂逅,一幕幕常在詩畫中出現的景象躍然眼前。

這座「世外桃源」般的千年古村,就坐落在溫嶺市溫嶠鎮的峨嵋山中。近年來,藏在深山中的峨嵋山村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遊客來到村中遊玩打卡。

不少初次到訪峨嵋山村的遊客,都會感嘆於它的美麗與質樸。然而,這個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曾經也有過一段灰頭土臉的時光。

曾經的峨嵋山村,房前屋後垃圾成堆,河水黑臭,讓人難以駐足。村里幾乎沒有集體收入,村民們都待不住,紛紛往城裡搬,村里只留下了老人,多以農耕為生。

峨嵋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稷俊是土生土長的峨嵋山村人,村子的過往與改變,他一路見證。眼見著峨嵋山村就要變成一座「空心村」,村兩委急在心裡。「這裡是老祖宗居住生活的地方,不能就這麼沒落了!」

大家口中的「老祖宗」,是唐朝尚書陳麟。根據典籍記載,唐懿宗、禧宗年間,尚書陳麟父子曾避難於峨嵋山村。尚書父子的到訪,給峨嵋山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歷史古蹟和傳奇故事。

在村中最顯眼的位置,坐落著有千年歷史的陳氏宗祠。宗祠前,六副旗杆石威嚴矗立,兩棵合抱的羅漢松已有上千年的樹齡,灰褐粗糲的樹幹靜靜留存時光的痕跡。

除了宗祠,村中不少老房子都有上百年、近千年的歷史。村裡的古道、古井、古溪,更為村子添了一份歷史韻味。

如何讓這座千年古村美起來、富起來、活起來?借著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和「五水共治」的東風,峨嵋山村狠下決心,清理垃圾、整治河道、關停重污染行業、拆除違建。

「我們還請了規劃設計方面的專家,為村子的未來發展好好謀劃了一番。」陳稷俊說,為最大限度還原古村落的歷史文化風貌,村兩委多次邀請相關部門、行業專家對村內極富文化氣息的古溪、古道、四合院、故居等進行保護性修繕,在留住「文脈」的基礎上推動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開發。

在全村齊心協力的一番大改造後,峨嵋山村這顆曾經蒙塵的「明珠」重新煥發出迷人的光彩。不少市內外的遊客慕名而來,花上一天時間,沿著古道緩緩探尋村中的千年時光。

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不僅承載著都市人「歸園田居」的人文情懷,也肩負起村民們「強富美」的家園夢想。眼見著峨嵋山村越來越熱鬧,村民們開始念起了「生意經」。「遊客來玩一天,總要吃個午飯吧。」村民們陸陸續續在村里開起了農家樂。

不少早年離開峨嵋山村的村民,也紛紛回到了村里。四年前,看到村裡面貌煥然一新,外出做生意的陳金蓮夫妻倆決定回到峨嵋山村。夫妻倆將老房改造為一家名為「峨嵋山莊」的農家樂,味道可口的農家小炒和實惠的價格十分受遊客和當地居民歡迎。每到節假日,陳金蓮的農家樂內總是滿座。一到飯點,店內招牌狀元飯接連不斷地往客人桌上端。

「以前在外做生意,奔波操勞,如今回到村里在自己房子裡開個小飯店,還能賺到錢,這生活幸福感太高了!」生活穩定安逸,陳金蓮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村子盤活了,村民富裕了,而峨嵋山村對「共同富裕」的探索還不止於此。多年前,村里就開始進行低丘緩坡改造工程,將一處土地改造成了梯田,承包給了種植戶,為原本零收入的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今年,峨嵋山村又簽下了一個「大單」——總投資約2000萬元,集休閒遊樂、家庭親子、野外拓展為一體的高端民宿項目正式落戶。這個高端民宿如何建?方案仍在規劃中,但陳稷俊可以確認的是,這個民宿將最大可能地整合峨嵋山村的生態、農業、人文、歷史等資源優勢,保留峨嵋山村古建築的原有風貌,以此來促進峨嵋山村休閒旅遊再發展。

未來,這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小山村,又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值得期待。

專家說

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處負責人 周才勇

古村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如何推動古村煥新顏,峨嵋山村的做法很有借鑑性。

峨嵋山村於2015年創建成為溫嶺市級精品村,2016年創建成為台州市級精品村,2017年被列入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2020年榮獲溫嶺市美麗溫嶺建設突出貢獻集體榮譽,2021年獲得浙江省「千年古村落」的殊榮。

從破敗的小山村到如今耀眼的山中明珠,峨嵋山村的華麗轉變得益於文化立村、旅遊強村和生態富民的發展路徑。峨嵋山村結合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規劃,修復自然生態,在保留村落原生態和文物古蹟的同時,改造舊房老屋、培植造綠、修繕古道古溪,使青山綠水生態得以保護性開發。

花香自有蝶飛來。旅遊業為峨嵋山村帶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也為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一幅古村復興帶動群眾共富的文化圖景正次第展開。

【來源:台州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