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發家,離不開這位前華人首富

fans news 發佈 2021-10-04T02:26:18+00:00

雅虎前一年剛上市,市值超29億美元,已是網際網路世界冉冉升起的明星。看著比自己還小4歲的楊致遠居然已是身價10億美元的華人首富,馬雲很是艷羨。

1

1997年,29歲的楊致遠作為雅虎創始人來到中國訪問。

雅虎前一年剛上市,市值超29億美元,已是網際網路世界冉冉升起的明星。

他這次來華是和相關經貿部門商談合作事宜,可惜大家對他描繪的網際網路世界還是一臉懵逼。

公務結束後,有關部門安排他去遊覽長城,派來一名算是國內最懂網際網路的年輕人給他做導遊。

此人正是33歲的馬雲。

如果說此時的楊致遠已是網際網路世界的「王者」,而馬雲只能算是「青銅玩家」。

此時,馬雲因做了「中國黃頁」網站項目被外經貿部看中,邀請到北京加盟一個由聯合國發起的項目——EDI(電子數據交換)中心。

說白了,就是外經貿部請馬雲來幫忙組建自己的官方網站。

看著比自己還小4歲的楊致遠居然已是身價10億美元的華人首富,馬雲很是艷羨。

在給人家導遊過程中夾了不少「私貨」,既請教問題,也不忘介紹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楊致遠對這位相貌奇異的「小哥哥」也頗感興趣,他的雅虎剛剛在日本設立分公司,反響很不錯,也很想了解下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

因此,楊致遠頗為耐心地和馬雲探討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倆人聊得十分投機。

臨走前,楊致遠提出讓馬雲加入雅虎,但被他婉拒。

不過,正是這次接觸,讓馬雲堅定了創業的信念,隨後帶著團隊離開北京,回到了杭州。

雖然馬雲給楊致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他還沒意識到若干年後,正是這位口才絕佳的導遊讓他說出:「感謝馬雲,讓我成為了全世界最幸運的人!」。

因為後來楊致遠投資了馬雲10億美元,幫助雅虎賺到了數百億美元的回報。

說這句話之前,楊致遠曾自嘲是「全世界最不走運」的人,因為他曾接連失去了幾次巨大的投資機會,與「世界首富」名頭擦肩而過。

一次是他從中國回到美國不久,兩位斯坦福校友希望他能收購自己的搜索技術,價格不貴,就100萬美元。

可楊致遠覺得不值,因為此時雅虎在網際網路搜索技術上已經很厲害,他不覺得這兩個校友能有啥厲害的地方。

因為被雅虎拒絕,這兩個年輕人最終決定自己創業,而他們的公司叫做「谷歌」。

另一次是2000年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IDG打算把手上一家中國公司20%的股權以數百萬美元價格轉讓給雅虎,楊致遠覺得這家公司看不出有啥盈利方向,又一次拒絕了。

這家公司名叫騰訊,按後來市值計算,這20%的股權至少價值上千億美元。

2006年,雅虎本來已和facebook商議好以10億美元將其收購,可楊致遠和股東商議後硬生生在簽約時把價格壓到8.5億美元,氣得扎克伯格當場撕了協議書揚長而去。

不知道楊致遠面對和他同樣輟學來創業的小扎,有沒有想到自己剛創業時的情形。

可能也不會想到,畢竟他創辦雅虎的過程太快也太順利了。


2

1968年11月,楊致遠出生在台灣台北,父親在兩歲時過世,母親是位大學教授。

10歲那年,楊致遠和弟弟隨母親一起移民到了美國加州的聖福塞市。

他們住所附近有所世界聞名的高校——史丹福大學,母親也因此從小就和兄弟倆念叨,希望哥倆能考上這所大學。

1990年,22歲的楊致遠終於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以優異成績考入史丹福大學電機系。

楊致遠是典型的「學霸」體質,入學才四年就相繼修完學分拿到學士、碩士學位。

讀書時,楊致遠認識了後來的創業搭檔大衛·費羅。

理論上來說,大衛·費羅算是楊致遠的老師,他1988年畢業於杜蘭大學,後來到斯坦福求學並擔任助教,因為給了成績向來全「A」的楊致遠一個「B」, 被他吐槽了一輩子。

楊致遠不僅學業優秀,還是學校的網球隊成員、社團負責人,算是「文體兩開花」。

倆人的真正結識是讀博期間,因為都對網際網路感興趣,也曾結伴去日本修學,逐漸成為一對「好基友」。

讀博期間,楊致遠在學校的圖書館兼職做圖書分類,其實就是趁機可以上網衝浪,逃避枯燥的論文撰寫過程。

大衛·費羅和楊致遠經常分享彼此喜歡的網站,可發現網上內容眾多,卻毫無關聯,每次想找到合適內容實在太麻煩了。

楊致遠於是和大衛·費羅商量,能不能像圖書館書籍那樣,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後放在同一個站點,讓用戶以索引的方式來選擇合適內容。

大衛·費羅覺得這事靠譜,答應一起合作。

1993年底,倆人靠著學校的網絡平台在全網進行搜索,整理出著名的「全球資訊網指南」。這樣就可以不必每次都輸入冗長的網址,直接點擊連結就可以打開頁面。

事實上,大部分的整理工作都是由更為嚴謹的大衛·費羅完成,楊致遠的作用就是四處搜集有什麼值得收錄的內容。

本著共享,也是一種炫耀的心理,楊致遠將這份「全球資訊網指南」放在了斯坦福的BBS里,這是全美大學生都可以看到的一塊「布告欄」。

但此事的發展令他倆有些措手不及,一年後,刊載「全球資訊網指南」的頁面突破了100萬人次,甚至直接影響到斯坦福校內網的運行速度。

雖說此事遭到了校方的不滿和點名批評,但是也受到了無數網友的追捧和好評。

思維活躍的楊致遠立即意識到其中的商業價值:原來大家都和我們一樣懶,都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內容啊,這件事有點意思!

「有點意思」的結果是,楊致遠打算做個集搜索和導航為一體的搜尋引擎,讓想尋找信息的人們在網際網路世界裡不再像無頭蒼蠅那樣亂撞。

正是這個想法催生了後來的雅虎。


3

因為「全球資訊網指南」瀏覽量激增,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

1995年初,矽谷的紅杉資本找到了楊致遠和大衛·費羅,表示願意投資他們開創一個新的網站。

倆人大喜過望,可很快發現自己還壓根沒想過網站的名字。

本著好產品得配個好名字,楊致遠很認真地開始思考此事。

因為大衛·費羅對此事完全是無欲無求的狀態,楊致遠決定將自己英文姓「Ya」作為產品名的打頭字母。

可翻遍《韋氏詞典》,以Ya組合的詞組似乎都不夠響亮和具有吸引力。

有點惡趣味的楊致遠忽然想起《格利佛遊記》中有個「Yahoo」一詞,這是故事裡一種粗鄙、低級的人形怪物,具有人類的種種惡習。

這本是楊致遠對自己長期 「遊手好閒」的一種自嘲,可倆人討論了一會,覺得反正網際網路世界都是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一本正經的詞彙可能還不如這個充滿貶義的單詞來的有趣。

倆人一致同意將「Yahoo」作為未來網站的名字,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個詞「簡直是神諭」。

為了增加感情色彩,他們又特意加上了一個感嘆號,這才有了後來的「Yahoo!」。

確實,在見慣了以各種嚴肅詞彙命名的網際網路世界,「Yahoo!」讓所有年輕人眼前一亮,直呼「酷」,甚至還影響了後來許多網站的命名。

1995年4月,27歲的楊致遠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博士學位,與大衛·費羅拿著紅杉給的400萬美元正式成立雅虎公司。

楊致遠給自己印了款名片,上面的頭銜是Chief Yahoo! (Yahoo酋長)。

紅杉不僅給錢,還找來同為斯坦福校友的蒂姆·庫格幫兩個年輕人管理業務,以便他們可以專注在技術研發上。

三人也算是「黃金搭檔」,庫格負責管理,費羅負責技術,天性活躍的楊致遠負責對外公關。

如果說楊致遠在雅虎創業初期毫無作用,那顯然是低估了這位天才創業者。

正是他開創性提出了雅虎的商業模式:免費內容+商業廣告,以免費的內容吸引流量,然後再向企業賣廣告。

換句話說,雅虎是世界上首個門戶網站,不僅最早開啟了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門,還制定了相應的遊戲規則。

後來全世界的門戶網站基本都遵循了這套模式,並發展至今。

而這套規則的設計和制定者正是楊致遠。

對於剛接觸網絡的中國網民來說,雅虎最大的功能並不是搜索(此時的中國網絡也沒啥好搜的內容),而是電子郵箱。

早期的中國網民第一個郵箱大多是後綴為@yahoo.com的雅虎郵箱。

可在全球,雅虎已是如日中天。

上線不久,雅虎日均訪問量便超過了所有競爭對手的總和,也有了盈利。

而紅杉不僅將雅虎「扶上馬」,還要再「送一程」。

1995年秋,紅杉找來了軟銀孫正義。

面對全球首家門戶網站,又有紅杉資本的背書,軟銀毫不猶豫先是買下雅虎5%的股份,隨後又陸續追投數億美元,最終拿下雅虎35%的股份。

正是軟銀的介入,不僅給雅虎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扶持,更促使雅虎從美國開始轉戰海外,首站便是日本。

楊致遠心裡清楚,想真正在網際網路世界馳騁,還需要更多的資本助力。

1996年4月12日,雅虎登陸納斯達克,開盤為13美元,但因為受到資本的熱捧,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最終收盤價為33美元,市值達到8.3億美元。

實際上,雅虎此時的營業額才區區130萬美元,其實並沒多少盈利,完全是因為雅虎開創的商業模式十分新穎。

雅虎的上市不僅預示著網際網路時代全新模式的誕生,更激發了無數中國年輕人創業的熱情。

作為首個在美國上市的華人創業者,28歲的楊致遠被所有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者視為鼻祖和偶像。


4

上市對雅虎來說可謂如虎添翼,不僅成為全世界最主流的搜索網站,更碾壓了Infoseek(搜信)、Excite等同行。

Infoseek可是當時美國最主要的網景瀏覽器的默認搜尋引擎,一度是雅虎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1997年底,雅虎日均訪問量達到9000多萬,徹底干翻了主要競爭對手Infoseek,使其不得不在一年後轉投迪士尼的懷抱,從此杳無音信。

而就在Infoseek公司,有位被雅虎逼得幾近失業的華人工程師正在考慮是不是要回國創業,他叫李彥宏。

此後的雅虎繼續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發展,陸續併購了許多公司,還斥資500萬美元做電視廣告宣傳。

與此同時,楊致遠知道雅虎單一的搜尋引擎功能並不足以吸引網友,因此他在網站陸續添加了股票、地圖、聊天室、新聞、天氣預報等多個版塊,以豐富的內容和實用性成為美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門戶網站。

國內此時也有人在做搜尋引擎,可因為要用英文和拼音來輸入查找內容,讓很多國人覺得不方便。

1998年,28歲的「紅衣教主」周鴻禕創辦了3721網站,開創中文上網服務的先河,迅速拿下國內搜索市場近9成的份額。

1999年,雅虎公司的市值高達390億美元,而楊致遠身價已達到75億美元。

同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首任CEO是來自朗訊的張平合。

這年,35歲的馬雲領著「十八羅漢」在自己家中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連個公司都還沒來得及註冊。

雖然馬雲和楊致遠算是有過私交,可倆人此時地位懸殊,彼此毫無交集。

對於馬雲來說,楊致遠的雅虎是高高在上的網際網路世界「王者」,自己只能仰望。

2000年1月,雅虎用戶數量突破5000萬,瀏覽量突破2億,股價創下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市值達1200億美元,甚至超過波音、強生、亨氏三大500強市值之和。

31歲的楊致遠身價超過100億美元,成為華人中最年輕的超級富豪。

5

此時的馬雲知道,雅虎和楊致遠的一切都只是遠在大洋彼岸的新聞,看看就得了。

資本市場中,實力才是彼此友誼的真正紐帶。

雖說楊致遠並沒忘掉馬雲,熟歸熟,可阿里巴巴沒達到投資標準,只能愛莫能助。

倆人的再次相遇是2004年,馬雲的阿里巴巴剛從非典中緩過勁,而中國的電子商務也因為這次疫情得到爆發性發展。

馬雲和楊致遠再次接觸是因為淘寶網的上線,他急於獲得資金打敗慧聰網與易趣網兩個競爭對手。

倆人商談很久,但是由於一些細節問題,最終還是沒能達成協議。

不過,楊致遠還是在這年花了1.2億美金購買了周鴻禕的3721網站,作為雅虎中國搜索的功能補充,周鴻禕隨即就任雅虎中國CEO職位。

2005年5月,中美企業家峰會期間,馬雲和楊致遠以及UT斯達康的CEO吳鷹等人相約在美國加州打高爾夫球。

期間有人起鬨,讓吳鷹跟馬雲比賽打定點,看誰打得遠。

說起來有點欺負人,吳鷹打高爾夫早於馬雲很多年,而且論體格和力氣,也明顯是吳鷹更勝一籌。

在場大部分人都覺得吳鷹贏定了,唯獨楊致遠盯著瘦小的馬雲說:「我賭馬雲贏。」

結果,吳鷹一桿打空,馬雲隨手一揮,輕鬆取勝。

馬雲這一球贏得非常值,因為價值10億美元。

楊致遠也很得意,因為自己沒看錯人。

打完球,楊致遠拉著馬雲笑著說:「行了,我們把協議定了吧。」

不久,楊致遠把10億美元跟雅虎中國的資產通通交給馬雲,換來阿里巴巴總計40%的股權和35%的投票權。

周鴻禕隨即退出雅虎中國,轉身天使投資人,並創辦了奇虎360。

說起來,阿里巴巴此時和雅虎依舊不是一個體量:一個是還沒上市,估值不到百億美元的電子商務公司;另一個是市值超過千億美元,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網民提供服務的超級網際網路公司。

哪怕今天堪稱阿里最賺錢的「淘寶」和「支付寶」業務也是剛起步的狀態,毫無盈利跡象。

因為這筆投資,讓楊致遠的投資史添上了靚麗的一筆,也算給自己無意間留了條「後路」。

自然,這裡面肯定離不開楊致遠對馬雲的欣賞。


6

遺憾的是,對馬雲堪稱大方的楊致遠在其他方面實在有些「小氣」,以至於給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原本雅虎的搜尋引擎技術是行業最強的,可隨著谷歌的崛起,已經嚴重威脅到雅虎的地位。

2002年,雅虎再次找到谷歌兩位創始人協商,打算出價30億美元收購。

可對方猶豫了下,又提出增加5億美元的要求,結果惹惱了雅虎,這筆收購再次黃了。

今天,Google的市值是4800億美元……

可以說,若是接受了對方條件,可能也就沒有今天的谷歌,雅虎也將繼續是世界上最好的搜尋引擎。

2006年,幾乎是同樣事件的翻版,只不過是雅虎這邊有些猶豫,臨時變卦砍了小扎一刀,結果惹惱了對方,錯失了以10億美元收購facebook最佳機會。

而後來facebook市值是3500億美元……

2008年,雅虎在搜索以及廣告多個領域顯示出疲態,此時微軟主動提出要以400億美元全資收購雅虎,可是楊致遠覺得錢給少了。

微軟想了想,加價到475億美元,可雅虎堅持至少530億美元才肯出售,結果微軟不幹了。

微軟本想整合雅虎搜索功能與谷歌拼一把,收購黃了後,微軟只花了1億美元,便開發出了自有搜尋引擎BING。

雅虎從此時起,基本就陷入效益不佳換CEO的惡性循環之中,可核心業務並沒有增長。

2012年1月,44歲的楊致遠宣布辭去雅虎董事會董事、雅虎日本董事會董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董事職位。

同年,阿里巴巴以71億美元回購了雅虎所持的17%股份,讓雅虎獲得了喘息之機。

再之後,雅虎基本就是指著阿里的股票苟延殘喘。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

雅虎迫不及待拋售了手中5%的阿里股票,美美賺了100億美元,但是也因此繳納了高達30億的煤油燈稅款。

沒辦法,雅虎已經入不敷出,太缺錢了。

此時的雅虎手裡其實還有阿里巴巴的3.84億股,價值395億美元。

雅虎還是很想繼續拋售,可猶豫不決。

因為雅虎的總市值此時居然已不到50億美元,如果拋掉全部阿里股份,那就要繳納高達160億的美元企業稅,實在交不起了。

稀里糊塗混了兩年,雅虎再也支撐不下去,2016年只好作價48.3億美元賣給了美國電線巨頭Verizon。

區區48億美元還不到雅虎巔峰時1200億美元市值的一個零頭,實在令人唏噓。

而僅僅8年前,雅虎估價450億美元還不捨得出售給微軟。

現在,雅虎的名字也沒了,更名為Altaba Inc,轉型成投資公司。

由於「Altaba」名字恰好是阿里首字母加上「他爸」的拼音組合在一起,被網友戲稱「阿里他爸」。

不管是誰爸,雅虎是徹底已經沒了。

好在手裡還有阿里巴巴約2.83億股,占阿里巴巴總股本的11%,差不多還有500億美元在手上。

隨後兩年,Altaba陸續將手裡的阿里巴巴股票不斷減持套現,到2020年1月,Altaba將手裡最後5%的股權也進行了拋售,套現2.29億美元。

雅虎與阿里巴巴的故事徹底終結。


7

楊致遠曾經的10億美元最終為雅虎換得了數百億美元的回報,而這些也幾乎成了雅虎後期的「養老金」。

自然,楊致遠作為阿里股票的主要持有者,也賺了不少,他得以在雅虎倒下後舒舒服服做個投資者。

不得不說,楊致遠是個充滿創意的人才,沒有他最初的敏感和決斷,就不會有雅虎的出現。

但是楊致遠在雅虎發展的過程中卻表現出缺乏魄力的一面,使得企業從輝煌一步步走向沒落。

不過,我們不能苛求每個創業者都是無所不能的商業天才,特別是企業被資本裹挾後,個人的力量有時微不足道。

換句話說,雅虎幾次錯失的機會有些未必都是楊致遠本意,背後可能還有資本與股東的意思。

原因也很簡單,2007年之前,楊致遠從沒擔任過CEO職務,直到雅虎實在回天乏力,他才接任了CEO一職。

消息傳出的那天,一直低迷的雅虎股票破天荒漲了6%。

可惜,楊致遠的回歸也只是暫時的,面對始終低迷的雅虎現狀,一年後他再次被股東逼著辭去CEO職務。

甚至在2012年9月,阿里巴巴上市前,雅虎內部同意以每股13美元的價格讓阿里巴巴回購5232萬股的股票,楊致遠極力反對。可由於他已經退出董事會,最終雅虎白白損失了數百億美元。

此事也被業內稱為雅虎最愚蠢的商業決定之一。

楊致遠離開雅虎後成立了雲雨創投公司,專門孵化初創階段的前沿科技型公司。同時,他還利用自己的身份幫助中國企業和矽谷投資機構搭建橋樑。

而這些企業中就有阿里巴巴。

20多年前,馬雲陪著楊致遠遊覽長城時,介紹了不少中國企業的情況,讓楊致遠對中國市場產生了濃厚興趣。

20多年後,楊致遠開始為阿里巴巴等企業向美國市場推介,仿佛是一個令人感慨的歷史輪迴故事。

讓楊致遠始終記掛中國市場的原因,肯定離不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趨勢。

53歲的楊致遠依舊懷念雅虎時代,表示「自己永遠流淌著紫色(雅虎)血液」。

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開拓者,楊致遠值得被尊敬,因為他不僅構築了世界資訊時代的大門,更點燃了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火炬。

1995年,雅虎上線的那年,北京中關村路邊架起了一塊巨大的廣告: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從此時起,一扇新時代的大門已經悄然開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