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曾經的甜水井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9T15:28:34+00:00

甜水井鄉作為蒲城原三十六鄉鎮之一,轄區基本是一馬平川,水利發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蒲城的主要產糧區。

作者:玄空飛

甜水井鄉作為蒲城原三十六鄉鎮之一,轄區基本是一馬平川,水利發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蒲城的主要產糧區。曾經擁有廣闊的地域,該地域曾經的歷史和人文在蒲城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的宣化中學,渡米中學,培養出了無數的棟樑之才,也承載了無數人美好的回憶。雖然現在已經劃歸了荊姚鎮,但這塊區域尤其有以杆火而聞名的雷坊村,有起源唐代的千年古村甜水井村,有蒲城近代革命搖籃宣化村,有源自漢代的鹵陽湖北岸的渡米村,渡李村,還有設有火車站的鐘家村和集北村,這些地方的故事與傳說一直來說都是我們當地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關於甜水井這個名稱的來歷卻要從一千多年的唐朝說起,縣西南原荊姚鎮有個村子名甘泉坊,井水鹹鹵,不能飲用。但附近卻有一口水味甘美的井,這口井,始於唐朝。傳說唐順宗李誦,因染病在身,無法處理朝政,即位半年,便禪位於憲宗李純。元和元年,憲宗襲位,立即給朝不保夕的父親修築陵墓,墓址選在富平縣東北的金瓮山。半年後,李誦晏駕,唐憲宗親自扶靈送葬,人馬車隊行至荊姚以東時,既渴又困,便就地休息。可是,這一帶水味鹹鹵,無法飲用。方士柳泌,善察地形,觀看風水,回報憲宗說:「臣看此地有異水,陛下可令人掘之。」說也奇怪,果得清冽透澈、甘甜味美的泉水。憲宗奇之,命名「甘泉」。從此,這裡的群眾都從這口井汲水飲用,稱這口井為「甜水井」。歷代相傳,便成了地名。清康熙年間所立《甜水井碑記》載有其事。(93版蒲城縣誌記載《甜水井碑記》石碑原在甜水井村,後損毀)


甘泉坊在原荊姚鎮,但甜水井村卻在原甜水井鄉,甜水井鄉就因為原鄉政府設在甜水井村而得名。根據上面的記載唐代挖掘的這口甜水井應該在甘泉坊村。不過《蒲城縣地名志》記載甜水井村村名來歷是因為唐代這口古井。而甘泉坊村名來歷卻不是因為甜水井,是因為該村以前有一個釀酒作坊用這口井釀的酒比較鮮美,所以得名甘泉坊。而現在甜水井村的唐代古井為縣級保護文物。孰對孰錯,我想就是當地人也是各有各的道理。個人推測甜水井附近村落應該就如坡頭安王村,橋陵村,是一個方圓數里的片村,時間久了,有的村就繼承了甜水井的名字,有的村就繼承了其他的名字。如十里安王坡中只有原坡頭轄區內幾個自然村成立了安王大隊,其他的如武家,邢家單獨成了村,沒有劃入安王。

除了甜水井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之外,其原轄區內的宣化村也是比較有歷史的村落,也是近代革命的搖籃。據歷史記載,唐時為了拱衛橋陵,在蒲城境內設立了相原、孝德、宣化、溫泉、懷仁五個折衝校尉府進行駐兵。歲月流逝,最後就在當地留下了宣化這麼一個地名。宣化村又以九天聖母廟而聞名,縣誌中保存的清代舉人景慶雲的《九天聖母靈佑一方序》中稱「宣化聖母廟,由來已久」可見聖母廟歷史悠久,建造時間已不可知。當地人稱為娘娘廟,也叫二姑娘廟,相傳大姑娘廟在縣北堯山,人們又叫堯山聖母廟。根據當地人傳說,廟裡的建築屬於元代建築。娘娘廟在解放後就成為學校,很多人都見過「清咸豐十年重修聖母廟」的石碑。學者原海涵先生認為特殊的宣化「九天聖母(玄女)廟」的鐘、鼓樓是蒲城縣境內唯一。宣化村的不同尋常,聽當地老一輩人傳說,以前北馬村在舊社會叫衙道堡,擬建縣城,因為風水先生看了,說沒有殺人的穴位,就放棄了這一打算。宣化村由馬家,范家,許家,車王等多個自然村落構成。

蒲城被稱為花炮之鄉,除因為興鎮盛產花炮外,更是因為甜水井雷坊村的杆火。現在的蒲城杆火就起源於雷坊村,杆火為蒲城獨創,在全國花火藝苑中獨領風騷,譽滿中外。因而,蒲城焰火七進北京,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的高度讚揚。它的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各地,表演千餘場次。還曾為《人生》《西安事變》《彭大將軍》《神鞭》《大刀王五》等中外30多部影視片做焰火配景。在法國燃放時,法國總統密特朗題詞:「焰火放異彩,神州燦光輝!」

在《蒲城縣誌》中就有相傳甜水井雷坊村焰火起源於南宋時期的記載。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據傳,早在唐初孫思邈就曾利用硫磺、硝石煉丹。他所著的《孫真人丹經》中,最早記錄了火藥的配方。蒲城盛產硫磺、硝石,又有孫氏火藥配方,製作煙花爆竹,得天獨厚,所以,最早在甜水井雷坊村一帶,就開始製作。這裡每逢農曆正月二十三是「火神會」。這天,敬火神,放焰火,鳴爆竹,流傳至今。而雷坊村並沒有姓雷的,據說,掌握「焰火」技術的「李」姓人還是明代「大槐樹」移民時才到村裡的。那麼為什麼把這個村子叫雷坊村呢?有學者曾帶著這一疑問到村子裡造訪,村民們對關心「焰火」因而涉及他們家史的人十分熱情,給出的唯一解釋是村名可能因為所造的焰火燃放時聲音像「雷鳴」一樣。此外,村裡的李姓村民不僅展示了其祖先的譜系「影軸」,還詳細地告訴近代去山西洪洞「大槐樹」尋蹤問祖的資料檔案和鄭重出版的《李氏家譜》。據說他們村口原來還有一通「李代遷此的紀念碑」,不過早些年時候已經被盜了。


人常說,「蒲城縣,十四站,站站不過蒲城縣」,蒲城南站和北站在以前來說都是遠離縣城,蒲城當地並沒有享受鐵路帶來的便利。據說鐵路勘察人員到蒲城來勘察火車站地點,到了縣裡食堂吃飯,拿的是全國糧票,人家服務員說,我們蒲城全國糧票用不了,只能用陝西的。工作人員被這個愣勁傷到了,失望之餘,就把火車站選到了遠離縣城的竇家村,這只能算是個傳說,也可能是蒲城人對於火車站偏遠故意編排出來的。而原甜水井境內卻設有集北和鍾家兩大火車站,承載貨運和客運,為當地人們的出行以及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附近人們東去韓城,西到西安,上學辦事都是非常方便。很多學子從這裡走出了家鄉,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集北村傳說是處於古槐花集之北,所以得名集北,但古槐花鎮沒有看到其他相關記載。

渡米村和渡李村傳說漢代時期屬於鹵陽湖北岸的渡口,稱為渡鹵堡,後到了明初米姓和李姓居多,米姓居多的村名改成了渡米村,李姓居多的村改成渡李村。又在前代縣誌看到該村又記載為渡蘆寨,屬於是明初設於蒲城的軍寨之一。所以渡米村的歷史遠可以追溯到漢代,近可以追溯到明代。而同屬於軍寨的還有吳家寨村,據傳是明初吳姓將軍在此屯田立寨而得名。另外郭村舊稱廣宜寨,附近還有甜水井寨子,常家寨子,應該都是明初屯田的軍寨,這些村落雖然沒有看到明確歷史記載,但都應該為明初軍寨。在蒲城來說叫寨子的村子比較多,為了區分前面都會加上一個附近的村名,比如北姚寨子,化木寨子,基本上都是當年的軍寨,也是明初軍戶屯田的印記。到如今老人都還把吹鼓手稱為樂戶,就是說百姓以前有民戶、軍戶和樂戶之分,歲月流逝,只留下了一個樂戶的稱呼。

白楊村蒲城有三個,縣東有一個,甜水井有一個,都是因為村中的白楊樹而得名,不知是巧合,還是有共同的淵源,據甜水井白楊村村里老人講縣跟前的白楊村和他們李姓是一支人。而花園村因為是清代川東道張鐸的花園遺址,所以村名得名花園。唐莊子因唐姓從寨子村分遷,因此得名。另外甜水井村的四娃莊因為遷徙首戶有子四名,遂得名四娃莊。而許家莊是由清末民初山東許清懷遷入,初稱清懷莊,後同族相繼從山東遷入,後遂改名許家莊。

甜水井區域,同蒲城其他地方一樣,也是名人輩出。遠的有清初名將許占魁父子,近的有宣化許家的抗日英烈許維善,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的原縣長許尚志,馬家的馬康候,雷坊村的李俊英,渡米村的同盟會員米峻生,米森若等。科技界還有清代郭村的天文學家許來儀,他愛好天文學。他根據《尚書·堯典》和《呂氏春秋·月令》等有關記載,結合《夏小正》與《河圖》、《洛書》等古籍,精心探求,並仔細觀測星宿運行的度次、分野以及在早、晚、正午不同時間的位置,自立一說。

白楊村的清初將領許占魁,明末流落遼東,後隨滿清入關,征戰南北,尤其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中,率部駐守榆林,平定王輔臣部朱龍叛亂,為國家統一做出了貢獻。其子登龍,也在平定朱龍叛亂中有功,授雲南知府。據村中人傳說,其子為清朝駙馬,當年從北京到他們白楊村還修有一條御路。民國縣誌收錄有皇帝給其致祭的聖旨。

另外民國年間還有一位李雲龍,也是白楊村人,名李滿江,字雲龍,為南姚村韓子芳表弟,曾任其團副等職務。韓子芳回鄉後,因李俊英與李雲龍相好,通過他做韓子芳的工作,後韓接受我黨教育,通過馱隊來往陝北邊區,運送彈藥槍枝等物資,而李雲龍就是馱隊的直接負責人。後因為給蘇區運送物資被國民黨當局在富平發現,韓子芳被殺,李雲龍也受牽連,不多久也因病而亡。雖然英年早逝,但也為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做出了一定貢獻。

辛亥革命時期,在井勿幕的影響下,蒲城曾有五十六人參加了同盟會,占了陝西籍同盟會員將近六分之一,而渡米村的米峻生和米森若也是這三十六人中的一員。「蒲案」發生時,米峻生和米森若都在縣高等學堂讀書,是直接的受害者。

米森若,字天霜,同盟會員,行八,人稱「八縣長」。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回陝。歷任省議員,渭南縣長,河南新野縣長,西安留守辦事處主任,富平縣長。民國21年(1932),中共富平地下組織發動「驅米」運動,數萬農民上縣「交農」。農民包圍縣城,他被逼寫出「豁免加征錢糧、浮攤款項」布告。事後,調任戶縣縣長。29年(1940)因揭發蒲城縣長王夢洲貪污被押,後經孫蔚如營救出獄。

米峻生,字登岳,同盟會員,北京高等師範文學系畢業,後留學日本,曾任華陰,佳縣,彬縣等縣長和堯山中學校長等職務,1940年,受李元鼎之邀,任縣誌館編纂,解放後任政協委員,工書法。

除以上兩位外,渡米村還有一位米天申,急公好義,督造修築村中城堡,籌捐村中學校經費,任勞任怨。民國九年,大總統徐世昌獎給黃綬銀質章一枚,題褒「至性過人」四字。在民國縣誌有傳記。

而同時期參加舊民主革命的還有宣化村的馬康侯,馬康侯生於1884年(清光緒十年),早年求學於堯山書院,師從清末翰林院編修周政伯(爰諏)。清末頗受陝西布政使樊增祥器重,與清末韓城知縣、同盟會員張瑞璣,臨潼知縣吳庚被譽為「三傑」。陝西西安辛亥起義爆發後,追隨富平胡景翼聚義藥王山,參加西路拒升允清軍諸役,奔波於渭北,投身民主革命。民國十六年,西安解圍後,曾在國民革命軍第十路第三混成旅任職。抗戰爆發後,解甲歸田的他送子參軍,血戰中條山。後蒲城縣誌館成立,任採編。解放後,被特邀為蒲城縣政協委員。1966年去世。

宣化村同時也是近代革命的搖籃,除了姚誠德和許樂善兩位抗戰英烈外,還有以許尚志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

姚誠德烈士,宣化繩王人,其早年參加宋哲元的西北軍,後在張自忠的八十六師任排長,參加了1933年的喜峰口抗戰。後來全面抗戰爆發後,參加了徐州會戰的台兒莊戰役,因為抗敵英勇,後被升為騎兵團團長。1938年,在跟隨張自忠的三十三集團軍在湖北隨縣,鍾祥一帶抗擊日寇中壯烈殉國,年僅35歲。後被葬於湖北荊門,也正應了「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這句古話。

許樂善烈士,宣化許家人,中共黨員。曾在天津讀書,1926年回到家鄉,用教師身份掩護做革命工作。1934年,經過王菊人的舉薦,加入楊虎城將軍部隊,不久參加了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後,主動請纓,在團長閻揆要等指揮下率部英勇殺敵,多次打退敵人進攻,受到戰地指揮官衛立煌的5次嘉獎,後在忻口會戰中以身殉國,時年31歲。

許尚志,原名許維善,與許樂善為本家兄弟,1925年在南開中學讀書,加入共產黨。後遵從組織安排到唐生智部隊當兵,16年(1927),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政變,國共分裂,他退出唐軍,從湘西奔至南昌,任賀龍二十軍炮兵營政治指導員、黨代表,參加「八·一」起義。也是我們蒲城唯一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的。17年(1928)1月,回到陝西,4月任中共蒲城縣委書記。曾經被反動當局以貪污的罪名關押數年,後被組織營救出獄,在蒲城繼續主要做原十七路軍團長韓子芳的工作,在他的影響下,韓子芳思想有了轉變,經常以做生意的名義通過馱隊經常來往邊區運送物資。後韓子芳被國民黨暗殺,其和組織其他人員通過努力將韓部主要力量王振邦等拉入邊區。解放後曾任蒲城縣人民政府縣長,文革前夕蒙冤,文革結束後平反,不久去世。原蒲城縣副縣長劉友珊輓聯「俯首為牛終生奮鬥壯志未酬君先逝,剛正不阿運籌帷幄今後諮詢將依誰」悼念,以懷念這位他的親密戰友和我黨傑出的地方工作者。

另外同一時期還有朱雷村的朱文煥烈士,其1935年在堯山中學讀書期間加入學校組織的抗日劇團,1936年參加共產黨,1937年,受蒲城特支委派遣參加「蒲白澄三縣保衛團」,開展抗日宣傳活動,1945年參加渭北游擊隊,1947年與新參加的隊員北上時,被當地地主武裝保安團逮捕,後在朱雷村就義。1999年追認烈士。

在我們當地屬於傳奇人物的莫過於雷坊村的李俊英,他在九龍塬下槍打白軍軍官,隻身破敵的故事都在我們當地廣為流傳。李俊英家中是當地富戶,後投身革命,把好好的一份家業都貢獻革命了。早年為了出人頭地,在舊軍隊當兵,先後在楊虎城部,井岳秀部當勤務兵,警衛員,1936年秋天受原739團副團長高智凱(地下黨員)介紹回蒲城與當時蒲城地下黨員許尚志聯繫為黨秘密做地下工作。1942年加入共產黨,回蒲做統戰工作時,變賣家產籌集活動經費。1945年成立渭北游擊隊,任隊長,奉命策劃了縣西南「剿匪司令」韓子芳的反蔣起義,雖然因韓子芳被殺沒有完全成功,但將他的主要部下王振邦等拉入了解放區。解放前夕做國軍統戰工作,很多重要情報由他轉送到西北野戰軍司令部,被彭德懷元帥稱為「無價寶」。解放後任蒲城縣警衛隊長等職務。

而甜水井常家還有一位民國陸軍少將,其少時投筆從戎,入成都講武堂。畢業後,任陝西靖國軍第三路第一支隊特務長。後被楊虎城保送黃埔軍校學習。1924年5月至1924年11月30日在黃埔軍校就讀,畢業後服務陝軍,任國民革命軍十七路軍陝西省警備第一旅旅長。1935年7月2日,紅二十五軍主力在山陽縣袁家溝口與陝西警備第一旅發生激戰,將警備一旅全部殲滅,斃傷官兵300餘人,旅長唐嗣桐以下1400餘人被俘,繳獲各種槍枝1600餘枝。警一旅被殲,唐嗣桐被俘震動了陝南,震驚了東北軍和西北軍。唐嗣桐被俘虜後,不久被殺。楊虎城知悉,悲痛不已令其部屬收其遺體葬於蒲城縣甜水井甘泉坊村附近,並親書墓碑「陸軍少將唐嗣桐之墓」,該碑現存蒲城博物館。這也是比較罕見楊虎城陝西主政時期與紅軍進行的正面衝突,1935年12月,毛澤東主席起草的致楊虎城將軍的書信中提到「寧不計唐嗣桐、張漢民之覆轍」之句,後受此戰直接影響,再加上我黨的統戰工作,楊虎城將軍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從一個舊軍閥轉變為一個愛國將領,直接導致了一年後「西安事變」的爆發。

曾經的甜水井鄉,是蒲城西南一個比較大的鄉,隨著行政區域的調整,最終成為了歷史,但這塊地域曾經的歷史和人文也都是蒲城縣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值得紀念和書寫的。讓每個人都能夠了解故鄉的歷史和過去,能夠引以為豪,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也希望能夠以此為基礎,就如境內的集北和鍾家火車站一樣,讓我們的故鄉的人和故事能夠通向遠方,能更為廣為人知!

說明:

1、史料參考《蒲城縣誌》《民國三十七年蒲城縣誌稿》等

2、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3、資料有限,歷史和人物了解只限於自己知道的,歡迎大家補充

4、相關名人論述,前有多篇文章專門講述,有興趣者關注一下,閱讀更多精彩部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