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駐北京代表:要向海外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4T19:24:20+00:00

她生於北京,成長於奧地利,父親是外交官。長大後,她投身華媒,堅守新聞戰線,立志要向海外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中國僑網

她生於北京,成長於奧地利,父親是外交官。小時候,她看著父輩們遠駐海外,為中國外交事業奉獻青春;長大後,她投身華媒,堅守新聞戰線,立志要向海外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本期「華裔青年說」,《歐洲時報》駐北京代表戴九悅,分享了她的故事和感受。

以下是訪談實錄:

Q:請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

戴九悅:

大家好,我叫戴九悅,是一個北京生,奧地利長的中國人。

由於我父母的工作原因,我從小是在學校里長大的。幼兒園、小學、初中我讀的都是寄宿學校,高中我就離開了北京,來了7000多公里外的奧地利維也納,在那裡又一次住進了當地的寄宿學校。

從小的寄宿生活,帶給我了比同齡人更多的獨立性,包括獨立思考能力、對事情做決定的能力,成為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奧地利的十年是我人生成長過程最重要的階段,使我了解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也認識到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學的都是大眾傳媒專業。碩士畢業後,回到中國,2015年進入《歐洲時報》北京代表處工作至今,目前主要負責與中國城市、省份對接,為城市提供定製推介方案。

我還多次參與涉東西方文化交流話題的電視節目錄製,比如作為奧地利城市林茨的推介嘉賓做客央視。

工作十餘年,就我個人來講,並沒有獲得什麼成就,只能說是得益於我的工作使我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觀察者、見證者。

Q:作為外交官的孩子,您的成長和生活有什麼特別之處嗎?比如可以滿世界玩、見到很多外國人什麼的?

戴九悅:

作為外交官的孩子,從小體會最多的可能是離別。

由於父親是外交官,我小時候跟父親接觸的很少。我出生後沒幾個月父親就被外派到歐洲工作,與我和母親一別就是幾年。

當年沒有手機、微信這些便捷的通訊條件,爸爸給家裡打電話都是到公用電話亭,很貴,所以幾乎很少能接到爸爸的遠洋電話。

爸爸出國的時候我還小,也不記得爸爸的模樣,只是有時候會寄回來照片,我才知道爸爸長什麼樣。

Q:小時候與爸爸之間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什麼?

戴九悅: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件事。一件大概是在我3歲多的時候,國家領導人出訪,我媽說代表團出訪的新聞里也許能看到你爸爸,然後全家人很早就圍坐在電視機旁守著等。等到畫面出來,我媽指著電視說哪個是我爸,我只記得鏡頭一掃而過,在我看來電視裡一排都是長相相似的戴眼鏡叔叔,根本沒有認出來到底哪個是我爸。

第二個童年裡有關於父親的印象就是,我5歲的時候,我爸任期結束回國,我和表哥表姐去首都機場接他。

我爸的飛機是晚班抵達,首都機場大廳人來送往的人已經不多了。我爸還在傳送帶等行李的時候,哥哥姐姐就開始往裡面跑,我跟著他們屁股後面也往裡跑。

其實那個時候我都不知道誰是我爸,我就記得當時表哥一邊跑一邊喊「二叔!」我心想,跟著他肯定不會認錯。

剛才講的是小時候的離別。2000年前後,外交工作人員家屬隨任以及子女留學政策放開後,我跟隨爸爸的工作來到奧地利維也納,那一年我16歲。半年後,在我還沒有完全掌握語言,對環境也沒有完全適應的情況下,父親接到了回國工作的調任,而我既然已經踏上了留學之路,卻不得不繼續前行。

所以,父母也是做了一個不得已的決定,把小小的我一個人留在了異國他鄉。

雖然之前十多年的寄宿生活為我打下了基礎,但當時,我煎熬了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也是一種歷練。

我相信所有外交官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都與我的經歷相似。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外交官、尤其是老一輩外交人員,其實為工作做了很多犧牲,比如不能陪伴在愛人身邊,以及無法參與子女的成長過程。

Q:您從小在國外生活,從您的角度觀察到的華僑華人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戴九悅:

我覺得,有這些(聚少離多)經歷的不僅僅是外交官這個群體,在華僑華人群體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

比如說那位在大英博物館裡修復中國文物的邱錦仙女士。她30年前為了將中國的古書畫修復技術帶到英國,而不得不選擇與她在上海生活的女兒、丈夫離別。所以說在華僑華人這個群體中也有很多人為了某種事業、或是為了中國的某一項技藝的傳承在做出自己的犧牲,這個是任何物質上的彌補都代替不了的,我覺得他們特別偉大。

Q:您為什麼想要投身傳媒領域?

戴九悅:

我之所以會選擇進入媒體行業,是跟我在使館生活的一次難忘經歷分不開的。

2008年春天,北京奧運聖火在歐洲傳遞時受到很多阻撓。當時我跟父親住在奧地利使館內,親眼目睹很多不法分子的破壞行為。由奧地利學聯組織了一場奧地利史上規模最大的華人遊行活動,那個場面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我在人群隊伍里和大家一起高舉五星紅旗,和寫著「2008,北京歡迎您」的中德文橫幅,用吶喊和歌聲表達自己的抗議,當時我的感受是:我從未如此熱愛我的祖國!

也就是這件事,促使我後來申請面試了當地一家華人報紙,《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前身——《歐洲聯合周報》。我希望通過這份工作,能讓我在有華人的重大事件發生時親歷第一現場,可以為當地的華人帶來更多的資訊,更完美的理想是讓奧地利人和當地主流媒體聽到我們的聲音。

Q:在從事媒體行業之後,您觀察和記錄華僑華人的視角、您對這個群體印象和感受與小時候相比,有沒有變化呢?

戴九悅:

在讀書時,我接觸的華人群體相對比較窄,除了外交官就是留學生。而在從事了媒體行業後,採訪以及接觸到了各行各業的華僑華人。華人涉足的領域之廣這是我在讀書時不了解的,我發現華人在很多行業內都是佼佼者。

另一個感觸就是,海外華僑華人是一個非常熱愛祖(籍)國的群體,雖然他們身在海外,很多中國發生的大事不能親身參與者,但絕對是見證者。

比如之前提到的支持北京奧運會,還有汶川大地震後,有很多僑胞希望能通過報社把自己的錢捐給中國,其實他們都是很普通的打工人,比如中餐館打工的廚師上班前特意到報社來捐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前期,華僑華人通過各種渠道給中國捐款捐物等等。

Q:多年來您的工作一直深耕於「如何向海外僑胞、向外國人講中國故事」這個領域,您可以分享一下您在這方面的經歷和感受嗎?

戴九悅:

事實上,一直以來就有很多人都在為此努力,奉獻著力量。《歐洲時報》2005年時與法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巴黎競賽周刊》合作出版過「中國特刊」。整個團隊為此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每一個法文單詞都要仔細推敲,因為一個詞的疏忽可能就會有損中國的形象。

曾經我們做過一篇有關雲南風土人情的報導,法國記者選用了一張幾個雲南小腳老奶奶圍坐在村口的照片。我們的編輯部老師希望調整,便與法方交涉,同時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到了雲南方面,找到一張老奶奶打保齡球的照片,表現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現代化生活和人民的新面貌。

類似的故事有很多,我們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相互學習。(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李明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