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跑敵人1個師,彭老總氣的大罵梁興初:我斬馬謖的本事還是有的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2T10:22:49+00:00

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在朝鮮北部大榆洞召開的中共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上,通報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的戰果,一一表揚了第39、第40、第42軍,對於被給予厚望的第38軍和軍長梁興初,他則委婉提出了批評:「特別是熙川戰鬥,南韓的2個團本來被我軍截了退路,可113師遲遲不來,結果讓敵人跑掉了,有些軍動作太慢,白天怕敵人飛機,夜裡是本是殲敵的好機會,可又對敵人估計過高不敢大膽出擊,延誤了戰機…

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有一幕令觀眾印象極為深刻的鏡頭。

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在朝鮮北部大榆洞召開的中共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上,通報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的戰果,一一表揚了第39、第40、第42軍,對於被給予厚望的第38軍和軍長梁興初,他則委婉提出了批評:

「特別是熙川戰鬥,南韓的2個團本來被我軍截了退路,可113師遲遲不來,結果讓敵人跑掉了,有些軍動作太慢,白天怕敵人飛機,夜裡是本是殲敵的好機會,可又對敵人估計過高不敢大膽出擊,延誤了戰機……」

鄧華說到這裡時,旁邊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氣的大拍桌子,怒從中來,指著梁興初,狠狠批評了他!



影視劇中,將彭老總火燒火燎的急脾氣刻畫得入木三分,而旁邊的梁興初將軍低著頭攥緊拳頭的樣子,隔著屏幕都能令人感受到他追悔莫及的沉痛心情。

這一幕不是電視劇藝術的改編創作,而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司令部會議上真實發生的歷史,被還原在了《跨過鴨綠江》中。


出身鐵匠的梁興初,是我軍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虎將,也是被盛讚為「萬歲軍」的第38軍的老軍長,自1930年參加紅軍後,他從新兵到團長,8年連升了9級,與此同時也負傷9次。

梁興初的小兒子梁曉源在回憶父親時曾深沉地說:

「父親一生曾9次負傷,直至去世,頸下和前胸還有4塊彈片沒有取出,僅在朝鮮戰場就受了3次重傷。」

確實,作為「鐵打的金剛,勇猛的虎」,梁興初自打參軍起就在戰場喋血奮戰20餘年,大大小小經歷數百仗,長征時期攻克天險臘子口到達哈達鋪後,他從繳獲的敵人的報紙中知道了陝北還有劉志丹,為確定長征目的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寧夏固原,他身先士卒,殲滅敵軍一個騎兵部隊,成為了我軍第一支騎兵連得連長。

在淮海抗日根據地,他指揮獨立第一次配合新四軍作戰,經過一夜激戰就將敵人全殲,被羅榮桓將軍盛讚為「虎將」。

在黑山阻擊戰,在他的率領下擋住了廖耀湘十萬大軍的進犯……

可以說梁興初場場打的都是硬仗,聽到的也基本都是表揚,而這一次在進入朝鮮打的第一仗他便出師不利,戰後就在如此高級別的會議上被彭老總點名批評,這對梁興初的觸動極大,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起因是入朝之後根據志願軍司令部的部署,第38軍的任務是奔襲熙川地區,配合39軍、40軍打擊西線的敵人。

出發之前,梁興初還特別對38軍幾位高級將領說:「這是進入朝鮮打的第一仗,一定不能掉鏈子,必須打好!」

可就在各路部隊行軍途中,38軍112師向離熙川尚遠的軍部報告,發現熙川地區有一個美軍「黑人團」,一千多人,考慮到對方裝備好火力強,不宜輕舉妄動,38軍的1個團就開始猶豫,想偵察清楚了再動手。

等到第二天黎明時,38軍112師向熙川發起總攻,結果卻撲了個空,除了幾十名外圍俘敵,根本沒有什麼「黑人團」,守城的南韓第8師早就撤離了熙川,逃的沒了蹤影。

放跑了敵人1個師,又推遲了向軍隅里、新安州猛進的時間,這令梁興初懊悔不已,雖然最後完成了守備飛虎山,掩護全軍後撤的任務,可還是因為自己的猶豫才影響了整個戰役的效果。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在總結會上,急脾氣的彭老總非常失望地指出:「指揮上布置得再好,如果底下戰士基本上不積極,也是沒有法子的。」

接著他一拍桌子,氣地指著梁興初:

「毛主席三令五申,打好出國第一仗,你38軍一再拖延時間,放跑熙川1個師,這是延誤軍機,按律當斬!我彭德懷別的本事沒有,斬馬謖的本事還有的!」

在場的都是司令部的高級將領,特別是在對第39軍、40軍、42軍進行表揚,只有他是被指著名批評,這讓梁興初的心裡非常不好受,這在他以往的征戰生涯中也是極少有的。

梁興初心裡也非常窩火,怎麼就弄錯了情報,可是他作為軍人他只有服從。

彭老總越說越來氣,又說了句:「你梁興初打得不好,我就要批評!」

面對彭老總的怒火衝天,整個會議的氣氛也特別凝重,會議結束後洪學智看到連飯也沒吃就準備回去。

他知道梁興初的心情十分沉痛,便上前安慰道:「老梁,這次沒打好,下次好好打嘛!」



洪學智,人稱洪大個子,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後勤部司令,兩人交流了下關於這次的熙川之戰,梁興初深刻的意識到這次戰鬥自己過于謹慎保守才延誤了戰機,這對於自己的打好下一仗的意義特別重大。

面對洪學智的勸慰,梁興初擲地有聲地告訴他:「我梁興初是打鐵出身,三十八軍也不是紙糊的!下一仗打不出三十八軍的威風來,我就不是梁興初!」

洪學智點了點頭笑著說:「下次一定會打好,要爭取打出威風來!」

1951年11月下旬,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後,志願軍司令部將西線的任務交給了梁興初和38軍,副司令員韓先楚鄭重的告訴他:

「你們軍先打德川,整個戰役就從你們這裡開刀,拿下德川非常重要,毛主席曾多次電示,要把在西線迂迴的任務交給三十八軍。 彭老總相信三十八軍能打好,所以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德川你們一定要打下來!」

為了保險起見司令部準備派42軍1個師過來助戰,梁興初卻斷然地拒絕:「打德川我們包了!」

彭老總聽聞後說:「梁興初的口氣不小嘛,可不能趕得敵人放了羊,我要的是聚殲!」

軍中無戲言,梁興初知道這次拿不下德川,彭老總就要斬馬謖了,他牟足了勁命令38軍主力分3個方向出擊,將敵軍第7師5000多人包圍在了一個狹小的河谷內,全殲敵人,並生俘了美軍7個顧問,1個上校、1個中校,5個少校。

這一仗原本規定3天拿下德川,結果梁興初只花了5個小時,打得實在漂亮,彭德懷又驚又喜連連拍掌:

「38軍打得好,打得好!」

德川之戰後,38軍又奉命趕到三所里,三所里雖然只是一個小鎮,但它是敵人北進南逃的必經之路,為了搶占這個要道,39軍113師一夜之間奔走140多里,終於比敵人早了5分鐘趕到三所里。

接著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其中松骨峰戰鬥慘烈到不忍直視,38軍一個連打得只剩下了7個人。

他們頂住了巨大的戰場壓力,一邊要面對南逃美軍3個師的進攻,同時又要擊退了北援的美騎兵王牌師第一師和土耳其旅,南北兩面的敵人最近的地方連1公里都不到,可他們死也不能會合,38軍牢牢卡住了美第9軍的南逃之路。

等到志願軍後援部隊趕到時,整個芥川地區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肉搏戰場,萬般無奈下美9軍只能拋棄全部重裝備向南逃去。

整個二次戰役38軍擊斃敵軍1萬1千餘人,繳獲各種火炮239門,汽車1500多輛,這場戰鬥取得了重大勝利!



捷報傳回志願軍司令部後,彭德懷激動不已,連連說著:我們的戰士打得太好了!太好了!」

洪學智和其他幾位司令員也喜笑顏開地說:「上次梁興初沒打好,受了彭老總你的批評,這次憋足了勁兒,打得這麼漂亮,這支老部隊身上那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令人佩服!」

彭德懷大聲地宣布:「我們要電令嘉獎他們!」接著拿起筆親自起草了給38軍的嘉獎令,寫完以後洪學智、鄧華看過都說可以。

可突然他又將嘉獎令拿了回來,在上面加了這樣一行字:「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 38軍萬歲!」

由此,38八軍獲得了我國軍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萬歲軍」稱號。



當嘉獎令傳到梁興初手上後,他看到那最後一行寫著「38軍萬歲」的字眼雙手忍不住地顫抖,熱淚滾滾而下!

想起在二次戰役出發前,洪學智將軍勉勵他的那句「老梁下次好好打嘛」,又念起德川之戰時立下的「軍令狀」,如今一雪前恥,實在是萬分的痛快!



很快38軍的輝煌戰績經過戰地記者的報導傳回了國內,全國人民都為之振奮,大家都知道了38軍是「萬歲軍」,梁興初是「萬歲軍」的軍長。

1955年懷仁堂授銜,梁興初被光榮的授予了中將軍銜,這位久經戰場的將軍大名將永遠鐫刻在紅色軍史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