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科技新聞|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3星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6T13:25:40+00:00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3星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0日9時5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97次飛行。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3星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0日9時5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97次飛行。

(來源:央視新聞)


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發現球狀星團NGC6712首顆脈衝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與國內外合作者利用「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發現了球狀星團NGC6712中的首顆脈衝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球狀星團是由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顆恆星密集匯聚而成的集團,從外圍至中心其恆星密度快速增大,因外形呈球狀而得名。球狀星團平均恆星密度比太陽周圍高几十倍,到其中心則可達上千倍。因年齡老、恆星密度高、碰撞頻繁,球狀星團是脈衝星存在的富礦區,也是天文學家熱衷搜尋的重要區域。至今,已在36個球狀星團中發現了230多顆脈衝星(約占已知脈衝星總數的7%),其中不乏獨特性質的脈衝星。

NGC6712是一個距離我們約23萬光年、總質量約為10萬倍太陽質量的球狀星團。2019年,上海天文台與國內外合作者利用「中國天眼」調試期共擔風險觀測時間,找到了該球狀星團方向上脈衝星的「蛛絲馬跡」。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27.36億人次參與 我國線下線上科普活動增長138%

記者23日獲悉,科技部日前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度,我國共有27.36億人次參與全國線下與線上各類科普活動,比2019年增長138.21%。其中,組織科普(技)講座84.66萬次,吸引16.23億人次參與,比2019年增長484.68%;舉辦科普(技)專題展覽11.01萬次,共有3.20億人次參觀;舉辦科普(技)競賽2.82萬次,參加人數為1.84億人次。

  2020年,全國科普工作經費籌集規模為171.72億元,較2019年減少7.44%。其中,各級政府部門撥款138.39億元,占全部經費籌集額的80.59%,比2019年提高0.97個百分點。2020年,科普活動支出規模為81.63億元,占科普經費使用總額的47.47%;科普場館基建支出共計41.43億元,占科普經費使用總額的24.09%。

  數據的背後,呈現了全國科普工作經費總量有所下降、政府投入占比持續上升的特點。與此同時,科普人員隊伍結構持續改善,專職人員數量持續增加。

  統計數據還表明,各地積極開展科普抗疫,助力疫情防控和生產兩不誤。比如,通過線上線下宣講、資料發放等方式,向社會各界及時宣傳防疫知識;通過微信、微博、直播、短視頻、電視、電台等渠道積極開展動態線上科普,宣傳科技戰「疫」最新進展和成果;調動各領域科普力量,圍繞復工復產、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進行全媒體科普宣傳。

(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科技文化場館聯合體在京成立


中國科技文化場館聯合體11月22日在京宣布成立,將致力於推動科技類場館、文化類場館、社會組織和研究機構之間跨界合作與融合發展,推動營造開放共享的科技文化生態,助力我國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提升。

記者從當日舉行的聯合體成立大會上了解到,中國科技文化場館聯合體是由中國科協倡導成立的非獨立法人的社會組織,首批成員為具有引領作用的16家科技文化場館和科學文化領域的社會組織,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科技館、敦煌研究院、中國公眾科學素質促進聯合體等。

據介紹,聯合體今後將圍繞4項主要任務展開工作:一是推動科技與文化的關係、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發展、科技類場館與文化類場館的跨界合作等方面的理論研究。

二是推動聯合體及成員縱橫聯動、聯合攻關、優勢互補,推出跨界融合的科技文化資源和公共服務產品。

三是推進與世界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進行交流與合作,發揮科技文化在不同文明互學互鑒中的紐帶作用。

四是推進場館服務智慧化,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推動聯合體及成員數位化內容共建共享、相互融通。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張玉卓在大會上表示,期待聯合體創新內容形式,深入挖掘科技創新的文化底蘊、文化瑰寶的科學價值,打造互學互鑒平台,提供更多公眾喜聞樂見的高質量科學文化產品和服務。

(來源:新華網)記者從當日舉行的聯合體成立大會上了解到,中國科技文化場館聯合體是由中國科協倡導成立的非獨立法人的社會組織,首批成員為具有引領作用的16家科技文化場館和科學文化領域的社會組織,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科技館、敦煌研究院、中國公眾科學素質促進聯合體等。

據介紹,聯合體今後將圍繞4項主要任務展開工作:一是推動科技與文化的關係、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發展、科技類場館與文化類場館的跨界合作等方面的理論研究。

二是推動聯合體及成員縱橫聯動、聯合攻關、優勢互補,推出跨界融合的科技文化資源和公共服務產品。

三是推進與世界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進行交流與合作,發揮科技文化在不同文明互學互鑒中的紐帶作用。

四是推進場館服務智慧化,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推動聯合體及成員數位化內容共建共享、相互融通。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張玉卓在大會上表示,期待聯合體創新內容形式,深入挖掘科技創新的文化底蘊、文化瑰寶的科學價值,打造互學互鑒平台,提供更多公眾喜聞樂見的高質量科學文化產品和服務。

(來源:新華網)


「雪龍2」號起航奔赴南極 我國再次開啟「雙龍探極」


11月23日,中國第38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第二批101名隊員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上海起航奔赴南極。這是我國自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之後,第二次派遣兩艘破冰船在同一個「考察季」奔赴南極。

中國第38次南極考察隊的第一批154名隊員,已於11月5日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先期起航,目前正日夜兼程航行在前往南極途中。

中國第38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開展大氣成分、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監測任務,並對南極中山站、長城站進行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兩艘破冰船將分別前往南極不同區域開展科考作業,預計2022年4月中旬返回國內。

「雪龍2」號是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於2019年7月交付使用。此次起航,也是「雪龍2」號自參加中國第36、37次南極考察之後,第三次奔赴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來源:新華網)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構建微生物催化生物陶瓷用於骨再生

近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團隊提出微生物催化活性礦物誘導成骨的構想,並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構建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納米結構用於骨組織再生。研究成果發表於《先進材料》。

吳成鐵告訴《中國科學報》,受自然界中微生物礦化現象的啟發,研究團隊通過微生物催化作用在傳統陶瓷材料(矽酸鹽)表面生長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納米碳酸鈣礦物,將傳統陶瓷材料與微生物基活性材料相結合,用於骨組織工程。

骨骼是一種複雜的生物礦化組織,由微納米尺度的有機和無機材料組裝而成。理想的生物材料需要具有優良的骨傳導性與骨誘導性,能高效促進新生骨的形成。生物材料植入體表面的微納米形貌及其化學特徵能有效調控細胞的成骨活性。然而,傳統三維列印陶瓷支架的表面改性主要基於水熱法、有機模板法等化學方法,這種非生物調控的礦化過程不利於晶體尺寸與結晶度的控制,從而限制了其生物學效應的高效發揮。

為此,研究團隊利用產脲酶菌的代謝作用,在陶瓷材料表面誘導出均勻的生物礦化層。其間,微生物首先黏附在基底陶瓷表面,在脲酶和碳酸酐酶的催化下提升微環境中的pH值與CO32-濃度。同時,細菌細胞壁表面的負電性基團吸附Ca2+,促進碳酸鈣顆粒的結核與生長。微生物在陶瓷材料表面構建的納米碳酸鈣礦物明顯抑制了矽酸鈣陶瓷的快速降解,並對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黏附、鋪展、增殖、遷移和分化等細胞生物活性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在皮下植入和大塊骨缺損修復動物實驗中,微生物催化的表面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現出顯著的促骨組織再生的優良生物活性。

研究者認為,微生物催化的生物活性材料用於骨組織再生是一種微生物與組織工程相結合的新方法,這種策略為生物醫學材料製備提供了新思路。

(來源:中國科學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