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一張民國廣東省政府訓令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2T23:55:53+00:00

這件1945年11月由大埔人羅卓英省長簽發的派令,是在本省,由本梅州人簽批紿梅州人的「三本地」紙證,甫一出現,就讓我眼前一亮。

開宗明義,昨天我不是說梅州地區人傑地靈,入相拜將的名人多,省長廳長一大批嗎?偏偏我不是那種吹牛皮的人,所以今天就又上一件解放前梅州籍的省長簽發存檔的公文一同欣賞,以茲佐證……這件1945年11月由大埔人羅卓英省長簽發的派令,是在本省,由本梅州人簽批紿梅州人的「三本地」紙證,甫一出現,就讓我眼前一亮。強烈地鄉土情結促使我投下重金,一頭撲進拍賣場。經過十數輪血雨腥風的激烈博殺,熬過半個多月的焦急等待,終於得償所願,收入囊中。查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8月至1947年9月,戰功顯赫的羅卓英將軍受命於百廢待興之際,卸下戎裝,出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開始主政南粵兩年。他制訂《廣東省政府施政綱領》五大方針,有效療治戰爭創傷,促進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業切實步入正軌。其間,他非常重視解決南海諸島紛爭問題。他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具體接收事宜,並以「艱險定疆」四字為此項任務命名。從1946年底而至翌年初,「太平」、「中業」、「永興」、「中建」四艘軍艦毅然奉命啟航,衝破驚濤駭浪,費時51日,歷程2000海里,先後成功地將西沙、南沙、東沙諸島嶼再次歸入我國版圖。捷報傳來,舉國歡騰,民眾揚眉。為了紀念、表彰其對此壯舉所建樹的勳業,國民政府還將其中一個島礁正式命名為「南威島」(羅卓英別號慈威)。如此「整軍經武,屢建殊勛」的梅州籍抗戰名將相關的紙證,在經濟能力許可的前提下豈能錯過?至於受令者羅立儒本人,除了圖片中介紹的一般資料外,還查到他於1938年秋天,被推舉增選為豐順縣「湯坑青年抗敵同志會」理事。也是一位熱血的抗戰青年,令人尊敬!這倒是我意外的收穫了。






關鍵字: